国内辊锻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下)
2015-06-22洪涛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文/洪涛·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蒋鹏·北京机电研究所
国内辊锻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下)
文/洪涛·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蒋鹏·北京机电研究所
《国内辊锻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上)》见2015年第5期
典型件的辊锻工艺
铝合金控制臂辊锻技术开发
铝合金控制臂锻造工艺流程为:中频加热→四道次辊锻→弯曲、压扁→二次加热→预锻、终锻→切边、冲孔、校正。在工艺模拟中发现,第四道次中间段的厚壁两侧出现飞边,该飞边会在后续模锻中形成折叠或其他缺陷,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通过分析辊锻过程,并检查相应的模具,发现第四道辊锻模具厚壁处型腔过于狭窄,不足以容纳足量的金属,因此将该处型腔底部和侧面加大,利用修改优化后的模具进行模拟,在其他参数未改变的前提下,模拟得到辊锻工件与实际生产中得到的辊锻工件吻合得很好。采用优化后的辊锻件进行弯曲、压扁、终锻,得到的零件飞边均匀,成形饱满,这说明辊锻工艺设计合理,材料分配效果显著。
销轨锻件的特点和典型锻造工艺
目前国内与采煤机配套使用的销轨型号有多种,如126型、147型等型号销轨,图6所示为126型销轨锻件图。材料为40Mn2,锻件重量约为63kg,锻件总长745mm,最宽处161mm,锻件有五个齿孔,销排端头带有较深的耳部型腔。
图6 销轨锻件图
辊锻制坯—摩擦压力机上模锻工艺流程为:中频感应加热→辊锻制坯→模锻→切边→冲孔。销轨辊锻工艺采用150mm×150mm方坯料三道次制坯辊锻,第一道辊出菱形转90°进入第二道,第二道辊出方形回转45°进入第三道,第三道将中间齿形基本辊出。图7所示为辊锻工步图。
图7 辊锻工步图
超长辊锻件的自动辊锻工艺
超长辊锻件的辊锻工艺是这样实现的,即第一道辊锻是后半部分压扁,先在第一道辊锻模中辊锻坯料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不变形;第二道辊锻是后半部分辊圆,把第一道压扁的部分在第二道中辊圆,前半部分不变形;第一、二道辊锻后的部分已经达到制坯的尺寸要求,在第三、四道辊锻过程中不参与变形;第三道辊锻是前半部分压扁,后半部分已经成形不参与变形;第四道辊锻是前半部分辊圆,把第三道压扁的部分在第四道中辊圆,后半部分已经成形,不参与变形;图8所示A端为机械手夹持端,在整个辊锻过程中机械手的前后位置保持不变。
以φ460mm辊锻机为例,辊锻机要求辊锻件长度小于710mm,辊锻件的最大坯料直径为φ75mm,对于辊锻件长度超过辊锻机的最大允许值,而其他参数没有达到辊锻机要求的最大尺寸,即装模空间小于锻辊可使用宽度,辊锻件直径小于最大坯料直径等,这种情况就可采用分段辊锻工艺。
大型内燃机连杆掉头辊锻工艺
280连杆为铁路内燃机车用柴油机连杆,锻件材料为42CrMo,锻件重量约49kg,连杆体和连杆盖的结合面不与连杆主轴线垂直,倾斜45°。形状比较特殊,所需坯料两头较小,最大处在中间,需掉头辊锻才能完成。根据生产线的情况,确定工艺过程为感应加热→辊锻制坯→弯曲→预锻→终锻→切边→热校正。
辊锻工艺方案的选择确定:
⑴4模4辊工艺方案。受辊锻模宽度的制约,φ1000mm辊锻机的锻辊上只能安装4副辊锻模,因此,设计了4模4辊的工艺方案,见图9。该方案中,使用4副辊锻模,进行4道次辊锻。在第一、二道辊锻后进行掉头,再进行第三、四道辊锻。
图8 辊锻工步图
图9 4模4辊辊锻工艺方案
按该种工艺方案,连杆毛坯和小头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辊锻后变为φ130mm,延伸系数较小,因此该部分用2道次辊锻成形,本工艺方案安排在第一、二道辊锻成形,辊锻孔型为圆→椭圆→圆,辊出φ130mm小端后掉头,以该端作为后续辊锻工步的机械手夹持端。连杆毛坯和杆部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辊锻后变为φ87mm,延伸系数为3.82,该部分应该采用4道次辊锻成形,在本工艺方案中,第一、二、三、四道次辊锻过程中每一道都参与变形,辊锻孔型为圆→椭圆→圆→椭圆→圆。
连杆毛坯和开口弯头大头部位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辊锻后变为φ102mm,延伸系数为2.78,该部分应该采用2道次辊锻成形,但平均每道次的延伸系数较大,若采用圆→椭圆→圆的孔型进行两道次辊锻,极易失稳,有可能造成整个工艺的不稳定。若采用圆→椭圆→方的孔型进行两道次辊锻,可保持工艺稳定。
⑵4模6辊工艺方案:4模4辊方案有许多优点,但最终辊锻制坯后大头部分坯料的产品截面形状为方形,和原设计不符,所以另外设计了4模6辊方案,辊锻工步图见图10。
该方案中,仍使用4副辊锻模,但进行6道次辊锻。在第一、二道次辊锻后进行掉头,辊锻机械手回到起始工位,利用第一、二道次辊锻模的孔型进行第三、四道次辊锻,即第一、三道次辊锻合用一副辊锻模,第二、四道次辊锻合用一副辊锻模,然后再在其余2道辊锻模上进行第五、六道次辊锻。该种工艺方案的第一、二道次辊锻和4模4辊方案相同,连杆毛坯和小头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2道次辊锻后变为φ130mm,辊锻孔型为圆→椭圆→圆,辊出φ130mm小端后掉头,以该端作为后续辊锻工步的机械手夹持端。连杆毛坯和杆部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辊锻后变为φ87mm,该部分采用4道次辊锻成形,在本工艺方案中,第一、二、三、四道次辊锻过程中每一道次都参与变形,辊锻孔型为圆→椭圆→圆→椭圆→圆。连杆毛坯和开口弯头大头部位对应部分坯料外径由φ170mm经辊锻后变为φ102mm,该部分可采用4道次辊锻成形,第三、四道次辊锻完成后随辊锻模的形状变成台阶形,该形状经第五、六道次辊锻后最终变成φ102mm的圆形。
4模6辊方案在用户工厂现场调试过程中,经工艺、设备、电控三方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该方案的复杂性,工艺在调试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图10 4模6辊辊锻工艺方案
铁路货车钩尾框锻件的精密辊锻工艺
铁路车辆17型钩尾框展开后的锻件三维造型如图11所示,该锻件具有以下特点:⑴锻件重量约100kg,锻件展开长约为2000mm,锻造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大吨位设备来模锻成形;⑵锻件主轴线上下部分形状有较大不对称性,而锻件主轴线前后的形状是对称的;⑶钩尾框属形状复杂的、异形长锻件,局部很薄,形状难以控制,在两端金属较难填充成形;⑷锻件纵向截面起伏变化较多,某些部位具有较大的高度落差。
图11 17型钩尾框锻件三维造型图
锻造钩尾框工艺路线为:下料→中频感应加热→φ1000mm辊锻机上4道次部分成形辊锻→3150t以上摩擦压力机或高能螺旋压力机上锻造→切边→在通用设备上用专用工装或用专用液压折弯机折弯→整形,工艺流程图见图12。图13是用精密辊锻—模锻复合成形技术生产出来的17型锻造钩尾框辊锻成品图。采用该工艺后比采用传统的自由锻工艺每件产品节约成本220元以上,经济效益良好。
图12 钩尾框辊锻—模锻复合成形工艺流程
图13 17型锻造钩尾框成品图
φ1250mm辊锻机的开发
16型锻造货车钩尾框,需要将φ180mm圆棒料辊锻制坯,而国产辊锻机最大型号为φ1000mm,最大可辊锻坯料尺寸为φ160mm,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发展大型自动辊锻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满足市场对大型辊锻机的需求,开发了φ1250mm大型辊锻机,沿用传统的整体式结构,主要包括飞轮系统、电机、减速箱和锻辊系统。
为保证足够的输出扭矩,φ1250mm辊锻机采用四级直齿轮减速,转速为8r/min,最大输出扭矩1000kNm。由于辊锻过程上下轧辊是反向旋转的,最简单的传动形式是两锻辊间采用一对标准齿轮传动,利用单偏心套调节中心距,中心距调节量为上下10mm,中心距调整后,会产生齿侧间隙,为克服齿侧间隙,采用浮动齿轮配以气动平衡装置。经过有限元计算和实际现场测试,辊锻机的主要振动形式表现为左右摆动,φ1250mm辊锻机加厚了左立柱,同时加长了锻辊轴承,以增大辊锻机的低阶固有振动频率。飞轮由于是悬臂放置,并且飞轮较小,辊锻机重量增加不少,因此φ1250mm辊锻机设置了飞轮卸荷套,使飞轮脱离于传动轴,保证传动的平稳,也保证了辊锻机的安全可靠。表2为φ1250mm辊锻机参数表,图14是安装在现场的辊锻机照片。
图14 安装在现场的φ1250mm辊锻机
表2 φ1250mm辊锻机参数
近期发展展望
⑴小型辊锻机将进入更多的工厂,替代空气锤为轴类锻件制坯,在提高效率,降低料耗和能耗的同时,还可为自动化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⑵大型辊锻机经历了前轴、钩尾框、销轨和刮板等典型锻件的制坯辊锻技术发展后,在大型叶片、大型连杆等锻造工艺中有望取得更多的应用。
⑶小型伺服驱动辊锻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应用需求,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辊锻新装备。
⑷辊锻模具设计计算过程复杂,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专用辊锻模具设计软件,开发此类软件非常必要,对推动辊锻机的应用推广,减轻技术人员的设计工作量,乃至减少辊锻模调试时间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