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客户端路在何方?
2015-06-22
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喻国明:传统媒体过去的思路中,没有入口式的终端概念,每个媒体都是一个终端,都是一个入口。过去一报在手,走天下。今天社交媒体构建起来的移动互联背景下,这样的概念成为过去。如果大量的传统媒体今天还热衷于做APP、客户端,做入口级平台,其实基本上都是一种无效的努力。
@袁培培:地方媒体新闻APP产品做还是不做,各有各的理由。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之下,地方媒体争夺本地信息入口甚至场景入口,搭建新闻APP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不做,传统媒体本地信息入口丧失的劣势将进一步放大,彻底被其他媒体抢占。搭建本地新闻APP产品也是媒体融合发展、占领主流舆情阵地的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有一款承担、体现、展示媒体融合和舆论引导功能的新媒体产品,互联网天性崇尚平等,这就要求我们深度挖掘用户兴趣,让产品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栾春晖:在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研发的APP产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产品研发出来,无论其产品体验如何、内容生产流程如何,都未能展开真正的所谓运营,唯一的推广运营就是靠苹果商店的自然下载,以及在报纸上发软文稿子或者加个二维码等这些动作,再无其他。
传统媒体的移动APP起步较早,却因为缺乏全面的规划,以及客观市场环境的不成熟,无法实现其大发展和商业价值,直到更多的门户巨头投入到新闻APP产品的竞争,才引发了这个行业的真正迅猛发展,使得整个行业的商业价值实现机会得以显露出来。
@詹新惠:传统媒体踟蹰于新闻客户端门槛主要在于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客户端的开发运营成本与收入之间的落差。目前,基于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客户端多达百万,但是,用户量超过100万的移动应用不足1%,96%的移动应用用户在50万以下,超过60%的手机应用开发者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手机资费和网速两大问题困扰着移动应用商业模式的建立,移动客户端的用户市场还处于培育期,但是运营一款新闻客户端的成本如技术开发的资金、编辑人员的投入、市场推广的费用等,都需要真金白银。面对这样一种境况,传统媒体运营新闻客户端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确实需要决策和判断。
@陈光锋:传统媒体一直会活着,永远不会消失。看新闻、读书等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有时候在家用电视看,有时候用手机看,载体发生了变化而已。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传统媒体只需要用好微信、微博等信息聚合平台,把优质的内容更广泛地传播开即可。制作优质的内容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只是大部分传统媒体在使用这些新型平台需要一段时间的接受和摸索,一旦用熟了,还是会活得很光鲜的。
@刘夕铭:到了新媒体时代,境况变得大不相同。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媒体,以网站或客户端进行的信息推送,虽然依旧是一种组织化的行为,但相比过去,往往扁平化程度更高,组织化程度相应有所弱化。一篇稿件的推送,不再需要经历复杂的审核和刊载流程,而是在编辑进行修改后就可以动动鼠标点击上传。而在通讯极为便捷的今天,有着固定地理位置的编辑部的重要性也在下降。在微信或视频会议就能满足信息沟通和指令传达时,统一时间和地点的会议相形之下效率并不算高,甚至坐在办公室里也不再那么必要。
@传媒老王:某报一年前启动了媒体融合项目,两个月内,微信、微博、客户端全部上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做新媒体热情很快就熄灭了,微信微博的更新速度越来越慢,客户端几乎无人问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下,新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两微一端”成为一些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标配”。当下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基本上都采用的是新闻化的运营模式,即以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作为其产业链的核心,围绕新闻产品进行产业链的开发。这种新闻化的运营模式实际上是传统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的延续,局限性很大,我认为发展方向应以基于内容为基础的“观点为王”。
@郭全中:传统媒体为了更好地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大力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中,新闻客户端无疑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目前新闻客户端的数量已经突破200个,更有“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说法,正可谓“东西南北中,端端向前冲”。不过客观评价起来,大多数新闻客户端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已经进入“休眠”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是对新闻客户端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不清楚,导致深陷误区而难以自拔。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战略误区重重,核心依然在于从业者对互联网的规律不了解、不熟悉,或者仍然按照自己的老套路出牌,而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具备互联网思维,按照互联网规律办事。
@张涛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就像家禽与野生动物竞争。家禽被圈养习惯了,野生能力退化了,野外捕食能力跟野生动物没法比。虽然说,做新闻客户端,传统媒体在内容上有既得优势,但技术和市场劣势是两大短板。更何况,在原创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优势很快成为“野生动物”的口中之物。因此,传统媒体不可盲目出手。与其盲目出征,铩羽而归,不如慢下来,退回来,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新媒体战略。若没有精准的用户洞察,不明晓新媒体的代谢规律,一味地盲目试错,只会把可怜的残山剩水赔光的。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搏命,哪怕能获得短期的成功,也可能行之不远。眼下的新闻客户端泡沫一定会破灭的。涨潮的时候,大家都在戏水狂欢。只有到了落潮时,才能看清谁没有穿衣在裸游。
@温静:传统媒体转型中最常做的就是开发新闻客户端,那么问题来了,传统媒体开发的新闻客户端,靠什么在网易、搜狐、腾讯中突围?
对于传统媒体发展的新闻APP来说,优质的内容是最大的竞争力,原创性、有思想、内容优质是很多用户对澎湃新闻的印象,例如,一则消息出来之后,澎湃新闻专门负责读报的“读报团队”便会从消息里找“爆点”,重新分类、整合后再推出,从而引起较大的反响和高转发度。
并读新闻由南方都市报推出,如果说这个APP有何吸引人的独特亮点的话,那当属其开创的“用户分成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新闻+社交+分成的形式,读者可通过阅读新闻和参与评论获得广告分成。在读新闻、写评论中获得收益对于用户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体验,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引发用户刷屏,破坏整体客户端的大环境。
传统媒体转型之路虽然难走,但是找准自身定位,利用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成功转型也是很有可能的。
@陈国权:现在,几乎全国所有的传统媒体都运作了新闻客户端,都是做新闻的同质媒体,又如何从中出类拔萃呢?数字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媒体这种对新闻无限崇拜的自恋情结。首先,必须弄明白一点,新闻并不是人们接触传媒的全部。人们与媒体接触的需求是多元的,看新闻绝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娱乐、社交、表达、通讯、群体认同……新闻,甚至沦为最不经意的需求。这一点,在新媒体上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媒体也不仅仅只传播新闻。新媒体可能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QQ的主要功能是即时通讯,弹出新闻页面只是它的辅助功能;百度的主要功能是集纳,只是个信息搜索的平台;微博主要满足的是人们表达的需求;购物网站只提供购物平台,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