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区一品”品出民政工作新滋味

2015-06-21徐富海柴一凡曹京山

中国民政 2015年4期
关键词:救助养老社区

徐富海 柴一凡 曹京山

“一区一品”品出民政工作新滋味

徐富海 柴一凡 曹京山

民政工作创新来源于基层。

为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创新和发展,鼓励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创立民政工作品牌,北京市民政局从2013年开始,在全市十六区县推进“一区一品”建设,即每个区县都要创建一两项民政工作亮点品牌。为此,北京市民政局分别与各区县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市民政局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各区县根据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创造潜力,就一两项重点工作集中资源,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探讨惠民利民政策和措施,创建民政特色品牌,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救助由保障生存向实现发展转型升级,社区建设由注重管理向提升服务转型升级,社会福利由低水平补缺向适度普惠转型升级,社会组织由追求数量向打造品牌转型升级,双拥工作由军地共建向军民融合转型升级,婚姻登记从单纯的行政登记管理向和谐婚姻家庭建设转变……为民生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共同呈现出现代民政工作的时代最强音。

东城区社区综合服务:从“管理”到“治理”

如何推动社区综合服务工作,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利实惠的民政服务,一直是民政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在健全表达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促进良性互动等方面,北京市东城区坚持以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先导,形成了“网格议事会”“开放空间”讨论会、“6631工程”等一系列品牌,孵化培育了“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美好家园”居民自治院等一批社区组织,诸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社区治理效能明显提升。东城区荣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和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其创新做法和经验,对全国其他地方民政工作不乏借鉴和启发。

北京市东城区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聚焦模式创新,推动社区建设从单一动力向复合动力跃升。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综合政府、社会、公众等多维因素,东城区立足社区,顺应社会民主意识的觉醒,充分落实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尤其是把保障决策权作为重点,构建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社区自治模式。该模式以“社区议事厅”为平台,以“开放空间”“社区茶馆”等新型会议方法为技术手段,以六大委员会及与其对接的六类社区社会组织为服务支撑,将居民反映的急、难、热问题,以议题形式提交议事厅讨论协商,引导居民有序、有效参与社区事务。通过“还权”“赋能”“归位”,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强调平等和公平、集体决策,改变了以往政府对社区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将政府为民所想与民之所需有效衔接,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聚焦治理创新,推动社区建设从“善政”向“善治”跨越。一是推进工作理念转变。相关职能部门、街道转变理念,制定服务民生政策要顺应社区居民意愿,出台举措要借重社区居民智慧,评价工作成果要征询社区居民意见。二是推进政社互动,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2012年,东城区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投入资金50余万元,培育了建国门等8个街道16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2013年,东城区又将孵化培育工作引向深入,实施公益创投,挖掘公益种子,培育公益项目。公益创投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面向全区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征集创投项目,并通过制定《北京市东城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创投实施,从而涌现出了“纳百川”亲情志愿服务等一批百姓亟需、创新性强的优秀公益服务项目,成功注册了“平安星防震减灾教育中心”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为基层社区工作创新思维方式提供了支持。此外,在统筹市区两级资源,在现有网格基础上加载民政社会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第三,聚焦服务创新,推动社区建设从有限空间格局向无限发展内涵延伸。社区治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东城区提出“社区有限,服务无限”的理念,着力推动服务供给由政府提供向市场调节转变。一是构建立体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全区17个街道中有1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占全区总数的76.5%;187个社区中有164个社区用房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占总数的88%。在部分街道建立千米邻里中心,助推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要求,十大类180项服务在社区落地,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二是社区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由96156社区服务平台、“7+1”社区便民商业服务体系、“181”菜篮子便民服务平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等组成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其中“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已建成84个服务圈,覆盖169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90%以上。三是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制定出台了《东城区社区志愿者管理办法(暂行)》《东城区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实施细则》《东城区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东城区社区志愿者激励回馈制度》等七项制度,区、街道、社区三级贯通上下联动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全区注册社区志愿者已达10.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47%。四是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制机制。按照“政府牵头、专业支撑、社区参与、居民受益”的原则,在区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区级社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7个街道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在187个社区培训205名心理健康辅导员;组建了由心理专家教授为带头人的专业咨询团队、205人的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19人的专职社工队伍、社区网格员队伍和社区志愿者五支专群结合服务队,在全市率先形成了“3+5”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五是探索建立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和邻里服务中心,实现“吃饭有餐桌、托老有床位、活动有中心、精神有关怀、养生有中医、家政有热线、管理有专人、呼叫有帮手、残疾有扶助”的“九有”目标。

怀柔区农村社区服务:“1+1”式特色创新模式

“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我们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早在2006年3月5日,作为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这句话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农村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期盼和愿望。如今,“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已经在很多农村成为现实,北京市怀柔区农村社区创建工作走得更快、更好、更远,那里的农民正逐步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社区服务。

针对山区面积广大、农民居住分散等特点,怀柔区全力构建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管理服务网络。2007年1月29日,怀柔成立了北京市首家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截至2008年10月,全区已建立区、镇(乡)和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17个、村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284个;镇(乡)还在各村分设驻村工作站,每个村也组建了3~5个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等构成的服务组。2008年10月,京郊第一家社会工委、社会办——怀柔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怀柔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农村实行社区化管理服务与建设在该区全面推行。

2014年,怀柔区与北京市民政局签订了《共建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示范区和合作框架协议》,区政府成立了由3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区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建设具有怀柔特色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品牌。

在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上,怀柔区形成了“制度+贤人”式民主管理、“快捷+贴心”式便民服务和“主导+融入”式社会组织参与的“1+1”式特色管理服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怀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启了农民新生活。

第一,“制度+贤人”式民主管理。怀柔区民政局着力从全区层面对村级事务管理进行制度规范,编制了《怀柔区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公开时间“四公开”,并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意见、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八步工作法制度,增强基层自治工作的执行力和透明度,让村民广泛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第二,“快捷+贴心”式便民服务。怀柔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出管理网格化、服务便民化、资源集约化和致力多元化的“四化同步”策略。从2011年起,怀柔区投资在全区28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站,选配了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快捷+贴心”式便民服务。以农村社区服务站为主体,搭建起集人、地、物、事、组织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内容以及便民服务向农村社区覆盖和延伸。现在各村的农村社区服务站基本上都具备承接公共、公益、便利三大类70余小项服务的能力,村民不用出村,就能在农村社区服务站办理完各项事务。

第三,“主导+融入”式社会组织参与。近年来,怀柔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在充分发挥乡(镇)域内经济类社会组织主导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职能转移、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动员乡(镇)域外各类社会组织融入农村,尤其是深山区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卫生医疗、文体娱乐等方面服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桥梓镇凤山大枣协会以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打造名优品牌、创建国家大枣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切入点,给会员提供种、产、销一条龙服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汤河口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等镇乡的种养殖产业协会,走“农户+协会+龙头企业”的规范产业化发展路子,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引导当地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协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丰台区军休服务:“中心制”运行模式

北京丰台是驻军大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数量较多。现有31个军休所、5个安置点,军休干部近万人。面对人数多、范围大、分布广的特点,近年来,丰台区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东片、南片、北片和中片各设中心的管理格局,具备了构建综合化保障体系的功能,为丰台区深入探索“中心管理、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以所带点”的服务管理新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

“中心制”管理服务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一)文体活动中心制模式。构建分中心后,可以借助分中心的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不同军休所的军休干部一起到分中心活动,打破原有封闭的环境,促进军休干部之间的交流融合。依托分中心的场地优势,设置多处老年大学教学点,根据各处军休干部的需求、爱好,针对性的设置课程,进一步丰富军休干部的文体生活。

(二)财务管理中心制模式。按照现行的制度规定,每个军休所都要配置出纳、会计,近几年丰台区军休干部、军休所迅速增加,但受制于编制、资金等支撑条件,会计、出纳人员数量不足。而且,各军休所休干数量差距大,财务会计的工作量难以平衡,苦乐不均现象严重。分中心收归军休所部分财会功能,设立财务管理分中心。军休办财务管理中心进行综合管理,行使经费预算和下拨、调资调标、审核账目、财务监督等职能,直接对应各分中心财务,分中心财务对应所辖各单位财务,实行层级管理。

(三)车辆保障中心制模式。实行中心制管理后,军休办成立车辆管理中心,对车辆按片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下设分中心车队,将大、中、小车辆按保障人数等科学分配到各支车队。军休办机关的用车需求由车辆管理中心进行保障,所点的用车需求由各分中心提供服务,大型、集中活动则由中心领导、分中心联合进行保障,进一步提高军休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车辆保障能力。

(四)文化宣传中心制模式。分中心建立后,将覆盖所点的文体团队进行整合,提高队伍规模、质量。利用分中心的资源优势,成立更多类别的文体团队,进一步丰富文体活动形式内容。

(五)医疗服务中心制模式。分中心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的整合,向医疗服务社会化方向不断迈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撤销现有几个所医务室,取消巡诊制,减少使用退休返聘人员。将医疗服务就近纳入当地社区医院或邻近医院,争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入驻,就近保障军休干部的医疗需求并服务周边居民。

(六)社会资源集约化模式。分中心成立后,将原先所点分散的社会化服务进行整合,由单一所点普及到分中心覆盖区域,并利用规模优势开拓新的项目,更多惠及军休干部。借鉴社会上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围绕分中心积极构建军休“一刻钟”生活圈,使社会资源的引入多样化、多元化,满足军休干部不同需求。

不仅如此,丰台还进一步规范落实双拥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双拥工委全会制度、区领导联系部队制度、牵头部队轮换制度、军地互办实事制度、成员单位报告制度、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及时调整区双拥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制定出台并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军地双方共同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主导、双拥机构协调、军地齐心共建、职能部门配合、人人广泛参与的双拥共建良好格局。

门头沟区养老服务:虚实结合的新模式

全区60岁以上的老人不出社区、不出家庭,就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形式享受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老年教育等6大类50个服务项目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北京市门头沟区从“实体”与“虚拟”服务出发,构建养老服务综合系统平台。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门头沟区也不例外,截至2013年底,全区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5万余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0%以上,且每年以近1%速度递增。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速度及老年人家庭空巢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北京市门头沟区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立足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落实优老惠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推进老年福利事业适度普惠发展,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对全区5万余名老年人生活现状和养老需求进行了普查,并依据调查分析数据与区为民服务信息中心联合,统筹实有人口管理系统、养老服务企业管理系统、养老服务机构信息系统、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信息系统等多方资源,培育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各类服务项目和签约服务商,建立全域覆盖、全程跟踪、全天候服务的虚拟养老院。

门头沟区民政局长、老龄办主任张翠萍介绍说,“虚拟养老院”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广的为老服务模式。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为载体建立的长效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将推动居家养老事业科学化发展的进程,并带动社区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将对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头沟区与北京首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虚拟养老院系统,承担养老服务政策集成、信息集散、服务商管理、服务质量跟踪评价等功能,面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护理、老年教育等6大类、22小类、50个服务项目。各项服务将严格按照老人在家预约-为民服务中心向加盟服务企业派单-服务企业上门服务-用户评价-为民服务中心回访的流程进行。区民政局、老龄办和便民服务协会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考核,确保老人们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门头沟区民政局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投入专项资金近100万元,启动《门头沟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4—2020)》和《门头沟区养老服务业管理规范及养老照料中心管理规范》编制工作。二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做专机构养老。以区老年社会福利中心为试点,成功引进社会资本运营管理政府办养老机构。三是发挥综合照料中心作用,做强社区养老。在全市率先出台《门头沟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养老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加快龙门新区、石门营新区综合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四是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做精居家养老。投资11万元,为500名高龄空巢老人安装紧急医疗救助呼叫器。投资7.9万余元,为5270名老年人免费参保意外伤害保险。投资90.9万余元,在桥东街等4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院试点工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精神关怀、医疗康复等九个方面服务。

石景山区优抚帮扶:从“最可爱的人”到“最需要帮助的人”

2014年,我国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和各地政府隆重举行首个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氛围,也进一步推动了各地优待安置工作。

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做好烈士纪念和褒扬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烈士遗属优抚帮扶机制,着力提高“一老一小”烈士子女的生活水平。“一老”是指石景山户籍的老年烈士子女,“一小”是指石景山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烈士子女。

2014年3月,石景山区民政局会同街道、居委会,对全区烈属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出台了《北京市石景山区关于加强“一老一小”烈属优抚工作的意见(暂行)》,建立了“四个保障机制”:一是搞好生活、教育补助。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烈士子女每年给予3000元的生活(教育)补助,保障其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二是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针对“一老一小”医疗方面的困难,其在一年当中所发生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在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内由社保按规定比例报销后,在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报销上限以内的剩余部分由民政局按70%的比例进行二次报销,超出门诊和住院报销限额以上的部分由民政局按70%的比例予以报销,每人每年由民政局报销的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总计最高限额为5万元(含)。三是加强定期走访慰问。每逢“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在对享受定期补助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的基础上,重点走访慰问“一老一小”烈士子女。四是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各街道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采取入户走访、爱心捐赠等形式,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石景山区围绕转型发展和服务驻区部队建设,按照“发挥地区优势、创新模式手段、丰富活动内容、创优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一是开展“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月”,召开随军家属就业辅导会,组织随军家属参加社会工作者考试,协助承办北京市驻京部队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为自谋职业随军家属发放政府补助金324.5万元。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驻京部队军人子女入学问题。保证了70名军人子女进入优质中小学,对9名总政治部协调的驻京部队军人子女入学也进行了妥善安置。三是圆满完成军转复退军人安置任务。对2014年度报到的40名军转干部进行了岗前培训和安置,积极做好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接收。完成拟移交180名军休干部档案审定工作,已接收军休干部164人、无军籍职工165人,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落实政治生活待遇。

不仅完善烈士遗属优抚帮扶机制,解决“最可爱的人”的后顾之忧,而且石景山区民政局还下大力气,解决“最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之需。石景山区将创建养老机构品牌建设作为“一区一品”的内容。这项工作起步较早,2005年初,区社会福利院在全市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化认证,并被确认为3A级全国服务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2006年,该院被评为全市首家3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为了进一步推动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发挥辐射作用。石景山区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创建,2013年被北京市评为全市首家社会办五星级养老机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据统计,从2012年2月至今,全国有50批次的参观团到寿山福海养老中心学习考察,辐射作用明显。二是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石景山区出台了《石景山区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进行星级评定(含复评),在市民政局奖励的基础上,根据星级给予1~5万元的再奖励。目前,该区8家养老机构共有星级机构6家(其中五星级1家、三星级1家、二星3家、1星级1家),占75%。三是注重发挥专业培训作用。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实现操作规范性。全区入住老年人1103人,养老护理员与入住老人比例为1∶5.1。

顺义区社会救助:从“保障生存”向“实现发展”转型

走进北京市顺义区的社区,都会在显要位置看到一块LED显示屏,定期发布生活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天气、菜价、就业等信息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更重要的是,顺义区不断开拓创新,深入调研,大力推进分层、分类、分责救助的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框架、救助标准、补差水平、救助管理、城乡统筹等方面走在前列,较好地为困难群众编织起基本生活保障网。

建立科学社会救助体系并不是一帆风顺。前几年,顺义区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救助制度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救助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现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解决了收入型贫困问题,却容易忽略因疾病等大额支出而导致贫困的中低收入家庭。从收入型贫困到支出型贫困的转变需要进一步转变救助观念,及时进行社会救助政策的重大调整。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救助信息互通共享、统一处理还存在很多困难。政府救助地位突出,公益组织、商业保险、企业、个人等社会救助力量未充分发挥作用,救助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顺义区自2005年起,就探索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经过多年完善发展,现已形成涵盖生活、医疗、住房、教育、取暖、临时等领域的救助制度。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与顺义区政府签署了“建设科学救助体系一区一品”合作框架协议。顺义区民政局以此为契机,构建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大病、助学、住房、救灾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科学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为全区贫困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第一,研究制定“支出型”贫困群体的救助制度。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在一个医疗保险制度内,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灾难性卫生支出过大,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经各类保险报销后的自付金额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其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困难家庭,按照现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标准给予救助,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第二,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机制。在民政局设立区级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在全部25个镇(街道)政务大厅、办事大厅设立镇级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明确部门职责、办理时限,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除此之外,还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通过“北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申请救助家庭信息进行核对,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

第三,建立主动发现和快速处理机制。发挥村、居委会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村民片长、社区楼门长每周与住户见面,时时掌握各个家庭情况,由坐等群众上门求助逐渐转向主动发现并给予救助。调动社区志愿者、社区组织、老党员的力量和积极性,对发现的急难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向基层组织或民政部门提供线索。对于情况紧急需要迅速处理的,简化救助审核审批流程,予以先行救助,解决急难问题。

第四,拓展“一卡通”金融功能。“凤凰民政社保卡”的一卡通服务,是由区民政局与北京农商银行共同合作推出,区民政局定期将各类低保金、救助金、优待金等通过统发系统发放至民政对象卡中。民政服务对象持“凤凰民政社保卡”,可以在全区33家定点医院就医时进行即时结算,可以办理存取现金、转账汇款、自助缴费、消费结算等金融业务。

第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将医疗救助药费单据核算和困难家庭未成年人陪伴成长等工作交由社会组织办理,提高救助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商业保险投入保障机制。投入400余万元为居民投保自然灾害公共责任险、低保人群意外险、农房家财保险等多个险种。

通州区农村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工作机制

“社区科普文化服务基地”“社区信息化服务基地”“社区规范化建设基地”这些基地建在农村社区,“农机专业服务”“便民电工组”“布衣工作坊”等专业服务项目设在农村社区,这是通州区通过建立“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通州区社区建设工作结合“城市副中心”定位,以统筹城乡建设为指针, 以城乡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健全运行机制、完善项目设置、规范服务标准、整合资源调配为基本思路,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通州区项目化运作农村社区建设,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项目运作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模式,立足于当地居民需求,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深化社区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社区。项目化运作农村社区建设分为四个步骤:

(一)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上,通过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监管责任,真正做到以项目落实目标,按项目支付经费,基本形成了完善的项目运作体系。在资金使用上,加强长效管理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管,与财政局、银行等相关单位紧密联系、共同协商,规定使用方向、明确资金用途、细化资金分配,共同建立有效使用农村社区长效基金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业务培训,除了定期开展常规性的授课式培训外,还通过创建农村社区科普文化服务基地、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基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基地、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基地等实训基地,注重实地培训和锻炼,确保每名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的相关培训,切实提升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推进项目制运作。推进项目制运作是通州区社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农村社区服务站在满足基本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围绕涉及扶困救助、扶老助残、家政服务、文化建设、生产指导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建设项目;此外,还积极加强农村社区志愿组织建设,重点发展服务生产的专业经济组织协会、服务生活的互助性服务组织、活跃群众精神生活的文体组织,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的能力。

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

(四)完善项目评估机制。通州区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由区民政局牵头在相关成员单位抽人组成验收小组,按照申报表的相关标准、规定和程序,对申报项目采取现场查看、检查档案等方式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达标项目,出台书面认定证明;对于不达标项目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未实施或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的项目,取消其参与资格,力求做到通过评估来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通州区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可示范推广的镇级社区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品牌。同时,也倡导各农村社区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围绕在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建设项目。镇级项目主要有:于家务乡通过开展“惠民饮水服务网”项目来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驹桥镇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工作等,共涉及17项内容。村级项目针对不同群体服务需求,开展了“流动人口温馨驿站”“情暖老人心”“燃气便民服务”等为老服务项目;组织了“文艺嘉年华”等各种文娱活动项目;实施了社区志愿服务、驻区单位互助共建项目等志愿服务项目。涉及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妇幼保护、法律援助、促进就业等10大领域31项内容。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海淀区军休养老:“文化养老” 新模式

“我人老心不老,让家乡人民能吃上文化大餐是我晚年的幸福。”15年前在家乡创办了图书文化室的海淀区东翠路军休所干部廖长南这样说。

永定路军休所干部任士荣自2002年6月起,自告奋勇担任了社区学校手风琴班的义务教员,自愿为“盲人合唱团”教唱歌曲和手风琴演奏,每周半天从不间断。

二里庄军休所干部张起燮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义务为社区生活有智障的孩子送去他亲手做的万花筒,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未间断。

…… ……

这一切皆源自于“文化养老”理念的开展和实施。“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以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线,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愉悦身心为基本内容。

6年来,海淀区始终把推进“文化养老”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把统筹、组织、实施“文化养老”列入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基本上做到了“人员上有保障,时间上有安排,资金上有投入”,具有海淀特色的军休文化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了军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丰富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打造一流队伍。注重发挥军休队伍的人才优势,为推进“文化养老”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着力打造了人才队伍。一是组建了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的各类组织。2010年注册成立了海淀区军休文体联合会及其下设的31个文体联合会分会,包括书画研究会、诗词研究社、钓鱼协会、摄影协会等,搭建了践行“文化养老”理念的平台。二是加强了宣传报道队伍。海淀军休办通联站和军休所通联组是两支活跃在海淀军休系统的宣传报道队伍,他们借用内部刊物《同心刊》、海淀军休网等传播媒体,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休养生活,为推进“文化养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基础建设。近年来,海淀军休系统在文体活动上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在20多个军休所建立了军休干部活动中心,开设了阅览室、棋牌室、桌球室等多个独立的学习、活动场所,有的军休所还建立多功能厅和门球场,配置了娱乐健身器材,满足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满足硬件设施需求的同时,还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条件,广泛组织开展了棋牌、摄影、游艺等军休干部喜闻乐见的、有益健康的小型文体活动,基本实现了所有军休干部都能“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的目标。

(三)搭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开展适合军休干部特点的知识型、保健型的文化学习平台。海淀区正式注册成立了军休老年大学,并配建了一个藏书1.6万多册的军休图书室,还在有条件的部分军休所建立了老年大学分校,先后开设了钢琴班、电脑班、舞蹈班、书法绘画班等14个专业,累计注册学员达2200人,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全方位的教学体系。继续完善和提升“海淀军休信息网”《同心刊》杂志的编辑水平和质量,使“一刊一网”成为交流“文化养老”经验体会的主阵地。

(四)开展特色活动。以各类文体组织为依托,组织开展了具有海淀军休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军休人员践行“文化养老”理念创造了条件。一面精神旗帜、一首军休之歌、一个军休标识,引领着海淀军休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积极鼓励军休人员自创自办、自编自演文艺作品,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继续组织筹办大型活动,在举办好每年一次的“五月鲜花”“广场舞”“文艺展演”等深受广大军休人员喜爱的传统节目的基础上,还根据军休人员的新需求和新特点,每年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点举办一次主题活动或精品创作活动。

大兴区婚姻登记:从单纯的行政登记管理向和谐婚姻家庭建设转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12年,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离婚率增幅明显异动,分别达到15%和12.6%。在深受现代经济社会变革、思想观念变化影响的北京市大兴区也不例外,“闪婚闪离”、离婚率过高等现象,已经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和谐稳定产生冲击。面对这些现实困难,大兴区民政局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一手抓软件内涵提高,扎实开展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推动婚姻登记服务管理工作由单纯的行政登记管理向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转变,很好地回应了这一热点问题。

一、强力推动,和谐婚姻。大兴区政府高度重视5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把创建5A级婚姻登记机关作为打造为民优质服务的形象品牌,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基本实现了规划上有安排、组织上有领导、经费上有保障。一是装修改造了硬件场所。为满足5A级婚姻登记机关对场所面积和布局的要求,2012年下半年,对婚姻登记处重新选址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论证,并提出了装修改造方案。2013年,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建成了面积达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婚姻登记场所。二是打造了服务品牌。北京市民政局与大兴区政府拟签定《共建和谐婚姻家庭建设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以创建5A级婚姻登记机关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将打造和谐婚姻家庭建设示范区作为创新品牌。

二、统筹兼顾,形成合力。 婚姻家庭服务工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兴区民政局在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一是注重提高婚姻登记员素质。鼓励婚姻登记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习,定期参加民政业务培训,为婚姻登记员考取各类从业资格证提供支持。目前,婚姻登记员中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已占到75%。二是妥善应对登记高峰日。加强与公安、城管、消防、电力、通信等部门的协调,完善婚姻登记高峰日各项应急预案。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圆满完成2月14日、5月20日、9月9日、12月12日等登记高峰日的工作任务。三是加强婚姻文化建设。在登记处西侧建设了一个38米的婚姻文化长廊,收集了《婚姻法》、国内外婚俗、婚姻文化常识、婚姻保鲜技巧、爱的表达方式等13篇宣传展板,让前来登记的新人们从中领悟婚姻的真谛,启迪他们在新的人生征程中如何携手同行。

三、服务为本,突出特色。随着群众对婚姻登记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大兴区在依法履行办理结婚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和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等传统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化服务。一是有效开展离婚调解。设立了婚姻家庭辅导室,抽调婚姻登记处和全局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开展有针对性的离婚调解辅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人才,开展离婚调解辅导;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对非政策原因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实行婚姻家庭辅导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颁证服务。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中、西两种风格的颁证厅,并积极开展免费颁证服务,增强新人对婚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观念、节俭办婚事。三是开展“银龄婚姻家庭建设”活动。与区老龄委、林校路街道等部门联合成立“银龄婚姻家庭建设俱乐部”,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交友、文体、健康教育、婚姻家庭知识讲座等公益活动,为空巢、单身老人提供走出家门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

大兴区民政局在规范和提升现有登记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工作内容、丰富服务手段,更好地发挥引领社会风尚、调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推动婚姻家庭领域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婚姻管理工作从单纯的行政登记管理向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发展转变。

西城区综合减灾:风险治理进入新常态

2014年12月18–20日,一场由国际“大”专家在普通“小”社区举办的“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培训班在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进行,该培训班由亚洲备灾中心灾害管理专家蒋玲玲女士设计并主讲,采用专业授课、互动参与和实地练习的方式。在开班仪式上,民政部救灾司备灾处处长来红州表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新理念,也是当今灾害管理的新趋势,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培训,将促进社区灾害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提升基层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不仅有国际专家授课的培训,西城区还有立足全局的“大动作”。2014年5月12日,在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务委员王勇、国务院机关党组纪检组长阎京华、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北京市副市长戴钧良等有关领导来到西城区,现场指导和观摩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演练实施了灾害预警、转移安置和应急救助工作流程,从街道层面全程、全方位展现了基层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工作。其中,除使用社区紧急广播、紧急救援站外,还首次使用了智能报警(风险点监控)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社区应急管理技术实力。

自从与北京市民政局签署综合减灾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西城区建立了综合减灾智库,出台了《西城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标准》,建成了区及15个街道救灾物资储备库,开展了以什刹海、白纸坊为代表的综合减灾示范街道创建项目,构建了以灾害信息员队伍、社区救援队伍和公益宣讲队伍为基础的基层防灾减灾救援体系。同时,西城区还立足社区,着眼全局,推进综合减灾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随着西城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普通居民主动介入,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减灾实力。

背景介绍 >

“一区一品”创北京民政特色品牌

李 健

为使首都民政工作进一步在特色化、区域化、差异化等方面突显优势,发挥各区县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重点支持作用,2013年北京市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为推动形成有创新、有突破、有示范的首都民政事业发展格局,北京拟在各区县创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有示范效应的民政工作品牌,即打造“一区一品”发展模式。各区县委、政府普遍把该项工作列为区县重点工作任务来抓,9个区县成立了“一区一品”建设协调机构。

市、区县发挥各自优势,很快完成了18个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工作。西城、朝阳、石景山、门头沟、房山五区县着力在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方面主动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改革,全力打造首都综合养老示范区。东城、海淀、通州、怀柔、密云五区县则不断推进民政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加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不断提升民政社会治理能力。顺义区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昌平区认真落实“一区一品”框架协议,不断提升双拥优抚工作水平,积极推动“五项创新”。西城区和延庆县在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富有“预防文化”的“学习型”综合减灾社区。大兴区、平谷区和丰台区通过规范民政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提高了婚姻登记便民服务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以及加强了流浪乞讨救助工作。

经过努力,民政工作“一区一品”建设取得的成绩显著,但是与首都民政工作的地位、与全国一流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一区一品”建设存在着经费不足、品质以及创建的主动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北京市民政系统还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切实提升“一区一品”建设层次和水平,全力打造全国领先、国内一流的精品项目。

猜你喜欢

救助养老社区
养老生活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社区大作战
水下救助抢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救助小猫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