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湖北黄石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5-06-19胡国祥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黄石传统产业信贷

胡国祥

作者名片:中国工商银行湖北黄石分行行长

湖北省黄石市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拥有采掘、冶金建材、轻工、纺织、机械等众多传统产业。黄石的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实现产业升级,来保持传统产业在区域中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金融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发,探讨黄石地区的传统产业如何借力金融支持,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一、黄石地区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黄石地区的主要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迅速,由2009年的54.53亿元增长至2013年199.52亿元,增速高达265.89%;制造业中,食品饮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13年超过100亿元,通用、专用及交通运输组成的设备制造业累计172.4亿元(见表1),增长均非常迅速。

黄石市传统产业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有三家,分别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从以上统计分析说明,黄石地区传统产业是黄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最重要的支柱。因此,研究黄石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很有必要。

二、工行支持黄石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一)工行支持黄石地区传统产业升级现状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银行主导型间接融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型直接融资金融体系两种,即金融支持包括银行信贷支持与资本市场支持的有机统一。

1.传统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大。工行黄石分行在近6年公司贷款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末公司贷款余额477348万元,大冶有色、新冶钢、华新水泥三家企业贷款总额86292万元,占比18.1%;201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余额805173万元,大冶有色、新冶钢、华新水泥三家企业贷款总额180801.85万元,占比22.5%;相比2010年末,公司贷款余额增长68.7%,三家企业贷款总额增长109.5%。截至2015年6月末,公司贷款余额851524万元(见图1)。从工商银行2010年至2015年6月有贷户排名统计情况看,工商银行的贷款主要流向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华电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湖北阿深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黄石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等,涉及的传统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基础建设、建材、能源。其中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在工行黄石分行的贷款余额长期在50000万元以上,占据当年对公贷款总额约10%,2012年末,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贷款余额达168105.10万元,占比高达22.5%。

2.信贷产品品种多样。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为例,截至2015年7月15日,该公司在工行黄石分行融资余额为103963万元;其中:周转限额贷款37253万元(含美元现汇贷款)、固定资产贷款16500万元、信用证项下押汇折人民币19999万元、信用证折人民币16363万元、黄金租赁13848万元。近三年总体融资品种、余额变动情况见表2。

同时,统计表明,自2012-2014年,工行黄石分行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提供融资品种有:(1)周转限额贷款,主要用于该公司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工程;(2)固定资产贷款,主要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3)出口订单融资;(4)进口押汇;(5)进口信用证;(6)进口代付;(7)现汇贷款;(8)黄金租赁业务等。工行黄石分行一方面通过传统产品,执行信贷政策,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另一方面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经营转型,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服务,缓解企业在出口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走出去。

(二)工行支持黄石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信贷调控政策的制约。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在“新常态”下运行,经济增速放缓在短期内仍将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各家商业银行贷款额度和投放节奏的控制都更加严格,造成信贷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放贷节奏与客户资金需求的匹配难度加大。尤其对产能过剩行业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并逐步压缩、减少信贷存量。工行黄石分行根据总行信贷结构调整的指令计划和刚性控制要求,对钢铁、水泥等5个产能过剩行业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制定符合工行黄石分行实际的限额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使工行黄石分行对本市一些传统优势企业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以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度在工行黄石分行的授信额度分别为150000万元、260000万元和 290000万元,而2014年最高授信额度压缩为200000万元。

表1 2009-2013年主要工业行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图1 2010年-2015年6月公司贷款余额及三家企业贷款总和占比(单位:万元)

2.信贷产品创新不足。从客观上看,黄石当地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传统的信贷产品已基本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客户对创新的信贷产品需求不足。另外,银行之间竞争没有发达地区激烈,各家银行对产品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动力不足。从相关统计看,工行黄石分行对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仍以担保、有形资产抵押等传统信贷方式为主,具体的业务品种则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截至2015年6月末,工行本外币表内公司贷款余额85.15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23.78亿元,占比28%,在公司业务贷款品种中的比重较大。而流动资金贷款在各项资产中资产质量相对较差,一是流动资金贷款的产品特征决定的,即流而不动,长期占用;二是企业挪用资金造成风险,银行对企业的识别,把握和判断,存在较大难度,三是一些企业因为在其他方面盲目扩张,导致困境,最终造成信贷风险。

表2 近三年总体融资品种、余额的变动情况(单位:万元)

3.信用风险防控难度大。在今年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传统行业大多面临着成本高、产能过剩和环保等方面的压力,一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贷款违约率高、缺乏合格抵押等弱点会被放大,造成信用风险上升,侵蚀银行的经营利润。当前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传统行业,有些企业在过去基本上都是发展很快、效益很好的,因此也一度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例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包括工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然而,当产能过剩问题出现后,企业的效益便开始下滑,甚至有些会逐渐失去偿债能力,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但这些问题在形成的初期容易被各种表象所掩盖,不易被察觉,因此银行想要预先识别并及时地采取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形成不良,势必会影响到新增贷款规模的投放,挫伤银行支持,进而影响到本市传统行业的健康发展。

4.服务效率有待提高。目前,以工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呈现的特点是准入条件较为严苛,审批环节多、流程长,业务办理手续相对繁琐。以支行报送一笔省行权限内的贷款为例,从支行受理项目起到省行行长签批同意,涉及到的部门环节和领导签字较多。在流程中,贷前调查、项目评估,尽职调查、贷款审批等环节都要写出相应的报告,经过多次调查和评审,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效率服务客户,而且由于环节多不利于分清责任,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也极易因效率低下,而失去客户和市场。

三、工行支持黄石地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实行差别化金融信贷政策,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控制,提高新开工项目和增量资产的准入门槛,对项目审批(备案)、用地预审、节能评估、环境评价、劳动安全、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

黄石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黄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围绕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和“两圈两带”战略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工行黄石分行应牢牢把握银监会对传统产业贷款政策的基础上,对不断变化中的传统行业进行持续跟踪和关注,实行差别化的金融信贷政策,鼓励黄石地区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绿色金融信贷结构占比。首先,工行黄石分行应对黄石地区能耗、污染不达标或违反国家有规定的企业不予贷款,已经贷款的,及时清收。其次,对能耗、污染虽然达标但不稳定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的贷款企业,要调整贷款期限,压缩贷款规模,从严评定贷款评级,压降不良贷款风险敞口。同时,诸如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华电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等黄石地区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和重点污染防治工程,工行要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监督款项投放方向,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对于信用评级好的优质客户,可以适当下放或放宽贷款审批权限,放宽准入条件,建立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金融创新,支持企业提升发展品质

一是挖掘信贷融资需求,刺激金融产品创新。深入企业调查融资需求,对产业集群内部及产业链为载体或购销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企业,开发对应信贷产品。二是探索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技术创新。打破原先主要以流动资产贷款为主的融资品种单一的信贷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行对黄石地区传统支柱型企业的授信支持和技术指导,开拓对行业集群或购销关联度高的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方式创新,将关联企业信贷资金供给进行通盘考虑与整合,实行整体授信和封闭式资金注入模式。三是启动银团合作,提升管理创新。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以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华电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黄石传统大中型企业,产业设备等固定资产转型升级改造资金需求大,采取银团贷款或联合贷款方式,将黄石地区符合规划的重大项目向商业银行进行集中推介,推动银团贷款,提升信贷融资能力,实现管理创新,分散金融风险。四是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发展趋势,实现市场转型。以互联网思维,加快传统实体经济金融电子产品渗透,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企业产品、业务、流程、服务的网络系统应用。

(三)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企业集群式发展

黄石地区大型传统企业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资源和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工行应充分利用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为大冶有色、新冶钢、华新水泥等传统产业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金融服务,支持强企业做大做强、集群式发展。同时产业链延伸也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由此带动的先进设备更新、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及落后生产能力淘汰等重大项目建设,是工行黄石分行切入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进一步推动行业重组,能有效壮大产业集群,为银行提供稳定收益的优质客户群体,支撑传统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更加有效支持企业转型发展

一是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工行黄石分行将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主动研究产业政策调整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强化信贷投向的行业风险管控,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变化情况的监测。二是做好贷前调查,明确效益与责任担当。对于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传统行业,即使是信用评级很高的优质客户、存量客户,也应在投放每一项贷款前,做好全方位调查,明确效益与责任担当,把好贷款投放第一道关。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细化贷时风险审查。对企业现金流、物资流、产品竞争力、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调查评估,增加信贷监管检查频率,完善贷后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贷后的早期预警和信贷组合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的风险信号,确保在出现风险萌芽时做到快速响应保全银行信贷资产。

(五)改进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一是整合项目贷款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将评级、授信、项目审查审批合并,一次性完成调评报告和年度评级授信方案。对于客户在授信有效期内的项目贷款新需求,可在原年度授信基础上直接追加项目贷款授信额度。对优质客户和地区重大项目,工行系统内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审批,缩短审批等待时间。二是加大客户经理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信贷融资业务知识专业性强、流程复杂、风险大、系统更新快,对于大型企业配备专职客户经理,提供全方位的“一对一”金融服务,加大对客户经理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和转培训,每年定期分层举办客户经理培训班,及时下达新的贷款流程和资料收集工作要求,确保优化流程执行到位,提高服务传统产业的效率。

猜你喜欢

黄石传统产业信贷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孙泽慧: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探路人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