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异地支教适应性问题研究

2015-06-18

亚太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适应性大学生

唐 旭

大学生异地支教适应性问题研究

唐旭

摘要:对于大学生来讲支教既是一份意义深远的使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调查发现,大学生用青春与激情为当地教育注入活力与希望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众多困境,譬如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困难、教学过程中受自身知识技能等因素的制约而面临的教学工作困难、跨文化适应性困难,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支教活动的效度。政府和高校应该做好大学生支教者的岗前培训和心理调适工作,切实为他们解决困难打消疑虑,为其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从而保障支教活动达到最优化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异地支教;适应性

一、概念界定与情况简介

支教活动是针对教学环境差又缺少老师的山区中小学、福利院、聋哑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女所在学校而开展的教育支援活动。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财政部、人事部的支持下联合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计划的开展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正式化及规模化拉开了序幕。2005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鼓励大学生到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教育支援活动。从2003年至今约有8万余名大学毕业生被动员到西部基层进行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支教大军的涌入,支教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出现了支教者质量参差不齐、支教时间短、流动频繁、支教准备工作不足、对支教者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支教实践活动的主体,大学生支教志愿者本身也陷入了众多困境,譬如由学生身份到全职老师身份的转变与认同,如何融入支教地区及文化,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等一系列的困难。本来大学生异地支教就是短期实践,志愿者再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这就直接影响到支教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文章就大学生支教者的社会适应问题就行剖析研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和困惑。社会适应指的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并对改变做出行动。社会适应的过程,就是个体逐渐地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即个体对于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的过程。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应了社会,其实就是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文章选取个案的基本情况如下:小A,男,23岁,回族,宁夏人。大学本科就读于首都某高校民族学与社会学专业,支教保研,为期一年。支教学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高级中学。该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80名,教职工114名,专职教师89名。小A担任高一年级5个班级共311人的思想政治课程。

二、大学生异地支教适应问题探究

(一)教学之困

教学活动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因而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作为新手上岗的大学生教师,面临着众多教学难题。

1.教学零起点

大学生支教者初入教师队伍,对于课堂对于教授学生十分陌生。他们大多因缺乏专业技能和必要的教学经验,而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不熟悉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积淀不够,讲述比较枯燥,课堂教学不能做到深入浅出,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给支教大学生分派教学任务时,校长会咨询大学生各自擅长的科目,依据其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来就近分配相关学科。但是在遇到一些较为冷门和非主流的专业学生的时候,就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只能勉强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支教大学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和失落感。

2.角色转换困难,磨合期长

小A谈到真正融入教师角色,需要半个学期,也就是2个月左右。本来就只有一年的支教时间,花费半个学期的时间来适应角色的转变。另一个方面,学生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教师,较长的适应期容易导致学业的耽误。

3.管理真空,无人求助

小A谈及学校给分配的所谓的带队老师主要负责一些常规事务的管理,而对于工作上的内容没有发挥太大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支教者遇到问题都是自己同伙伴私下探讨解决。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支教大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经验摸索道路,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没有专门的组织或人员来对其进行指导,使之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4.与当地家长教育观念的冲突

在谈及与家长沟通的问题时,小A特意讲述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学生B不爱学习,不做作业,屡教不改,非常不配合,学习没有动力,认为家里有钱完全不用为未来考虑和努力。于是小A找到他的家长,希望配合教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B的家长说“你也别管了,我也不指望他学习,你就给我像养羊一样养着,别让他跑到社会上学坏了。”可见,如此重要的家庭教育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变成了教育的对立面,扼杀了学校教育的意义,也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里植入了教育无用的思想。“学习无用论”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至于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二)生活之患

异地支教对于大学生来讲,首先需要接受的是一个全新环境的挑战。

1.语言不适

小A表示,刚去的时候在跟当地人的沟通上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的。“刚去的时候有些困难,就是你得问当地人。大多数词能够听懂,个别的说道你没听过的词,你可能会卡壳。当地学生也都讲乌审旗普通话,有的时候发音可能不准确,但你大概能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上课时候我用普通话讲,他们在下面用方言再讲,惹得全班学生大笑。”

2.气候及饮食习惯不适

小A是宁夏人,他说家离那里不是很远,从家到那只有5个小时,因此语言风俗气候都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几个人(同一批去的支教大学生)在适应气候方面很不适应,掉皮,口干,他们因此很痛苦,特别是刚去那段时间。虽然小A表示他从小就在西北内陆生活,基本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但是他也提到因为那边温差大,特别冷,经常扬沙,他也生病,被冻感冒过。小A谈到“饮食以西北特色为主,爱吃肉,爱喝酒,不爱吃辣。”关于吃的,土豆土豆还是土豆,炒土豆烩土豆,土豆泥萝卜炖土豆。”“食堂门前有块小黑板,写着每天的菜单,但大部分时候是不变的。“今日供应:炒土豆丝、烩土豆、土豆泥、土豆炒猪肝”,大家只好出去改善伙食。我是自己做饭。就在自己寝室做。”

3.业余生活枯燥乏味

小A的一天使这样安排的,6点钟起来看英语听广播做饭,8点回来吃饭,然后去上课。课间备课看书看资料,第二个大课间跑步锻炼身体,再上课,中午做饭睡觉。

4.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小A谈到“假期不多,严格意义上一天都没有,因为周日晚上要上晚自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吃完饭洗衣服洗澡,闲下来看看书,或者出去吃顿肉,然后写写日记啊给家里人打打电话,或者到操场上锻炼锻炼,宿舍里没电脑没电视,有钱没处花。”

(三)心理压力

1.支教初期—教学压力

第一份沉重的压力:“刚去的时候面对这个教学不知道怎么办,只想一心的把课教好,其他的都没有,这就是第一份非常沉重的压力,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了。”

2.支教中期——忙碌、孤独侵袭

“除了教学还有就是给学生补课,还查课,就是做教务行政这一块,所以我事情非常多。时间非常紧凑。每天下午基本吃的是剩饭中午做好的那顿下午热一下就吃,因为下午5点10下课,5点半学生来补课,我得在这之前把饭吃完碗洗掉,晚上给学生补课到7点,然后上晚自习7点到9点。”

3.支教末期——就业压力、失落感

小A:“快离开的时候,我们就想该怎么办了。我们(支教的同伴)有好几个,看到公务员报名,有这个意向的就在准备了。我也在想,我要不要就不读研了,回去直接工作。支教完了之后会怎么做,会想很多。”支教大学生多带着理想和抱负而奔赴支教地,希望给当地的教育带去自己的价值。在调查中小A描述了自我的愿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小A:“我去之前就想着要把自己这种方法,学习的方法和不放弃希望努力的劲头教给学生。争取让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希望不断的这么前进,争取在我带的这门课都掌握了,考得很好,单科成绩我带的班要排到年级第一。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现在还有2个月就结束了,感觉对他们人生观的影响方面,可能这方面没有达到既定的效果。”

三、成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造成支教大学生的适应困难有诸多因素,首先是支教者本身准备不足,缺乏持续的职业动力,心态问题导致消极情绪滋生,部分大学生支教动机复杂以及支教地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跨文化的影响等等。根据上文分析,支教大学生的适应困难表现共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教学之困所占比重为整个比例的80%,涉及到缺乏教学经验、缺少知识积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跟教学紧密联系,特别是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此外,对于造成支教大学生适应困难问题的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支教大学生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是造成众多适应困难的首要因素。

解决支教大学生适应困难问题有多条途径,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出努力来改善支教大学生适应困难的现状。譬如国家应该考虑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人才库、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人才招聘信息、吸纳企事业单位提供工作岗位等方式,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就业服务,并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让他们能安心投入到支教活动中去。政府应组织协调支教活动并提供经费支持。支教学校应该对支教大学生的高度重视,派专人给予专业教学工作上的指导,对支教志愿者的生活提供起码的保障,确保教师能有一个安定、合适的工作环境。

作为教师输出地和支教当地之间的桥梁,高校义不容辞应该在支教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具有科研人才密集、教学资源丰富、研究能力较强等显著优势及学生众多、师资力量强大、对外联络便利等潜在优势,因此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可以进一步务实有效地开展支教工作。①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高校应对支教大学生开展岗前培训的建议,加强对支教大学生的指导,为支教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专家式”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一)肚里有墨——知识的传授

知识是课程的内核,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缺乏知识传道授业解惑无从谈起。建议学校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优秀的大学思政教育学院的老师为即将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教学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还有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解决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如何调控课堂、如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等众多方面的问题。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拥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有相关文化背景的讲解,即跨文化适应的培训。现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支教大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还可以邀请来自支教地区的人为支教大学生介绍当地的基本文化背景,以帮助支教大学生更好的适应和融入这个新环境,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必须明白,教育是深深地植根于它所服务的当地文化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当中的。不了解文化,教育似空中楼阁。笔者还建议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最好是当地的教学案例,使支教大学生充分了解当地教育发展情况,使支教生了解掌握支教学校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准备的奔赴支教地区。

(二)胸有成竹——方法的传授

光有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育活动充满了动态性与复杂性,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而掌握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至关重要。此类教学任务也可由教育学院的老师来担任,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遍布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备课到课堂组织和管理等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技巧。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一系列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既科学又艺术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举个例,譬如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在熟悉学习者的特点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运用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规律,选择使用学生学习并能促进能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来呈现课程。设定的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何把握这个度就在于教师的功底了。另外,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期望效应”和“强化”理论。支教大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学活,如何学活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试讲。熟能生巧,熟悉讲台把握课堂是熟练运用教学技能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在这里推荐一门课程——微格教学课,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是10至20分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新入门的教师一方面熟悉了整个教学流程,另一方面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地特色、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他们此时此境的兴趣、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预期等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心中有光—心态的培训

大学生首先在支教过程中要不断检验、完善自我,虚心、广泛地汲取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完成由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角色转变。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取真经,虚心求教。其次是应当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一颗平常心,正视自己、直面困难,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挫败感和心理落差,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自我调节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术语,指个体受到环境的作用而促进原有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自我调节是在自我意识的作用下,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内在潜力而实现的,是人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己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促使因挫折而导致的不良情绪得以解脱,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②心理学老师可以传授给大学生如何面对和消除诸如孤独、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通过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放松、倾诉等方式来预防和消除。

培训应软实力与硬实力双管齐下,与知识技能相对应的,培训大学生支教者的另一方面是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理念的塑造。支教地区大多条件艰苦,需要我们的大学生有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当年所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奉献精神和教育情怀。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理解教学活动、充分理解人的发展规律、充分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这些基础之上才能建立理想的的教育理念,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使得支教大学生不仅做到敬业,还能乐业。

(四)脑中有网——人际交往的培训

大学生支教者面临的教学之外的重大煎熬是内心的孤独寂寞难题,因此构建大学生支教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迫在眉睫。建立不同批次大学生支教者之间的沟通体系可以邀请以前支教过的学生为新一批支教大学生进行交流,传授经验和给予建议。也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支教大学生的联系网和支持圈。使得所有的支教大学生能够获得归属感,能够随时相互交流答疑解惑。不仅同去的支教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团体,同时,笔者还认为应该促进教师间合作,使我们的大学生支教老师和当地教师合为一个整体。社会学认为合作是在工作、闲暇或社会关系中,为追求共同目标,享受共同活动带来的快乐,或只为了加深彼此关系,而以一种协调的方式一起行动。通常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要素:动机、协调、互助、交流、分工。③值得一提的是,支教活动不仅仅是一群大学生参加并且关心的活动,还应该是全体公民关心的活动。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可以动员身边的朋友和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来关注他所在支教学校的发展,如:将自己班上的学生介绍给自己的同学、朋友,通过书信或电话的方式使他们结成对子,让更多优秀的人能够深入到教育援助的活动中来,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习、心理甚至是资金上的帮助。

(五)心中有数——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鉴于一些大学生支教动机复杂以及在临近支教结束时对未来的忧虑问题,笔者认为对大学生支教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非常必要。首先,要对自身的个人特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可以由心理学老师为支教大学生做卡特尔人格特质量表或者是其他个人特质量表,以及职业倾向的分析。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认为职业兴趣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从教师职业本身来看,职业兴趣类型为“社会型”的人更容易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社会型”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乐于助人、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其次,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最好把支教纳入到大学生个人的人生规划里面去,五年之内,十年之内,二十年之内,自己有怎样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要通过哪些途径等等,通过规划对自身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也使得支教大学生能够有信心有希望有目地地进行支教活动。

综上所述,高校在大学生异地支教志愿者方面大有可为,通过方法与知识的传授、心态的准备、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做规划这四个步骤分别展开系统和专业的培训之后,相信我们的大学生支教者势必会更有自信地迎接支教生活,目前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困难、教学无经验、文化适应困难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只有高校认真履行和发挥育人功能,才能使支教活动与支教者完美的契合起来,促进支教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实习模式比较[N].中国教育报,2009-1-6.

[2]许智宏.大学生支教应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N].中国人大网,2009-01-12.

[3]邓希泉,曹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4,9.

[4]徐柏青,徐海霞.短期支教弊病多[J].学校管理,2005,3.

[5]郝运.大学生支教“熔炉”中锤炼时代“好钢”[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8,9.

[6]崔允郭,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

[7]张旭东.应付方式解析[J].教育研究,2001,1.

注释:

①教育实习模式比较[N].中国教育报,2009-1-6.

②张旭东.应付方式解析[J].教育研究,2001,1.

③崔允郭,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作者简介:唐旭(1988.10-),女,籍贯:四川,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辅导员、团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适应性大学生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