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的厚度

2015-06-18宋秋珍

文理导航 2015年16期
关键词:构建教师

宋秋珍

【摘 要】 构建语文教学的厚度可以从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形成教师自己的个性解读,注重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质量,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五个方面实施,以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师;构建;语文教学厚度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天空并不晴朗,教学功利性形成的浅薄化阴云挥之不去,但一些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语文教师,探索语文教学更具语文味、构建语文教学厚度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的厚度,使语文教学更具语文味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和文化性

首先,要发掘作品中文学形象的美,散文中的物象,由物象产生的意境之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卜算子 咏梅》写梅花凌寒独开,百花凋谢后的笑,表现出梅花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品质,从而表达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顽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紫藤萝瀑布》写藤萝遭遇不幸后开得旺盛,表达生命的美好顽强之情。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塑造,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重要作用,如“保尔”这一人物形象,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为革命事业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学生的奋斗情怀。其次,要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或优美或质朴或犀利,都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范本。朱自清《春》的隽永、《背影》的质朴,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运用联想、想像,进行仿句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感悟作品语言特点。教师要突出教学的文化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如都市文化、胡同文化、小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等等,教学这些文章,教师首先要对这些文化有比较广博的了解,然后将这些文化现象融合进课堂。

二、形成教师自己的个性解读

新课程强调对作品的个性体验,这种个性体验不光指学生对作品的个性体验,也包括教师对作品的个性体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或者将过多的时间用在了对教参的阅读上,强迫自己去接受编者对作品的理解,而缺乏自己对原作的阅读和理解,或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课件制作、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安排上,没有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木兰诗》一文的主题,教参上用的是歌颂木兰这一古代女性的勇敢智慧、爱家爱国。如果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似乎更多地是在表现木兰的孝顺。《我的叔叔于勒》一般认为其主题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认为它表现小市民的悲惨人生也很有道理。《论美》教参上认为是“把美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起来才是美”,反复阅读后可以发现,其论点应是“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作出这样的质疑,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渐渐地就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甚至创新思维是大有好处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厚度。

三、注重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质量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思维的长度。对于词语的理解、主题的辨析、写法的领会,学生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质量和思考的空间,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要让学生有情感体验的深度。情感体验是学生在静思默想中体悟的,是在学生全身心朗读中产生的。追求表面形式的热闹只能削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学中教师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教师适度加以引导,为学生情感体验牵线搭桥。教学《相见欢》要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给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背景,让学生在朗读或静默中化文字为形象,想像出种种真实的画面,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情感体验,想像和联想十分重要,教师应在这方面给学生更多的指导。要让学生有语言训练的宽度。语文是品味语言的教学艺术,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语句、词语进行鉴赏,同时将语言运用落实在教学中,达到读与写的结合。

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语文是以文选的形式呈现,通过文选学习,提高语文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因而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则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学生能说出的只能是学了哪几篇文章。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两类作品阅读的重点。一是经典作品的阅读重在学习权威专家的解读,一定程度理解作品的内涵。二是一般作品阅读应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形式、人物形象等,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作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圈点批注的方法,读、品、悟的方法,整体感知、抓住主要段落分析、进行适当联想生发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如圈点批注可以批注语言使用的精妙、修辞手法的生动、语句含义的理解、不同角度的写法、作品的思想感情等;整体感知可以从文题入手,可以抓开头、结尾,可以找中心句子,可以找文章感情变化或线索等;作文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形成素材库,在此基础上讲一些作文的技法;而名著推荐阅读则要让学生读原著,读评论家的评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

五、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将课本挖掘较深,却忽视了课外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有厚度的语文教学就是要经常地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情感,使语文由单一静止转向多样动态。魏书生老师给学生读报告文学,使这一时间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教师可开展五分钟演讲、书法比赛、赛诗会、习作比赛、佳作推荐等方式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活动开展要经常,形成制度;活动要切合实际,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

语文教学厚度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要有指导的能力,要做到这,读书学习、反思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做一个读书人,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厚实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才能有厚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构建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