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重在早发现、早治疗

2015-06-17王永军

食品与健康 2015年6期
关键词:个体化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王永军

精神分裂症被医生称作“精神顽疾”。之所以称其为“顽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病常常发生于青壮年,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且逐渐加重;二是该病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只能是对症性的治疗。因此,精神分裂症一旦确诊很难痊愈。但是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系统、全程治疗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早发现、早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神经发育性、致残性的疾病。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患者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风险是常人的十多倍。这些高危个体即使没有发病,其脑功能和结构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某些类型的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一些精神、行为的异常,而这些异常往往会被家属所忽略。如果这些患者在表现出异常之后能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减缓患者病情的进展、维持社会功能、减少疾病残疾具有很大影响。

“早发现、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患病数年,没有治疗或不正规治疗的患者,最后才来到精神专科就诊。这样既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又耽误了治疗,对患者而言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个体化治疗

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个性特征、成长背景、表现形式等各不相同,其治疗也有很大差异。同一种药物不一定对所有患者有效,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患者使用剂量也不同。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个体化。在出现精神异常后,家属要尽快送患者到专科医院接受正规的专业治疗。

全病程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性的疾病,其治疗也需要持续长期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

急性期治疗常常需要4~8周,本期主要是尽快控制精神病性症状、改善情感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防止患者出现伤人或自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残余症状,为巩固期与维持期治疗打下基础,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巩固期治疗需要3~6个月,本期主要是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反复,预防自杀,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维持期治疗一般2~5年,本期主要是预防疾病的复发或预防原已比较稳定的病情恶化,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进一步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回归社会。

综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疾病,其治疗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任何治疗方式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是必需治疗手段。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可以合并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地适应社会,提高对药物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应对应急的能力。

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把身体锻炼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规律生活节律,形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形成不熬夜、不赖床、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要戒除烟酒。长期酗酒容易损伤神经,而吸烟则容易降低部分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复杂业务,治疗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全病程、综合治疗的原则,需要患者和家属与专科医生之间建立互动信任的协作体,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个体化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