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利用经典,提升语文教学
2015-06-17刘广茹
刘广茹
我们语文教师,每天都在经历语文教学。我们每天很认真地备课,熟记了课本内容,熟练地掌握教法,甚至有的老篇章因为教过很多次,早已经烂熟于心,登上讲台便能如鱼得水,收放有度。我们每天又很认真地上课,倾其所有,都给了学生,因为常年的倾吐,累坏了嗓子,有的教师甚至不用麦克上不了课。我们每天不断地训练批改,小条、卷子摞成了山,颈椎后背一起疼,不去按摩就无法继续工作。一学期结束之后,我们研究一下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真的进步了,真是欣慰。但冷静一会之后,我们又悲哀地发现,这种进步与我们的付出相比,只是沧海里的一点水。现实中,我们也都清楚,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缘由有很多,或大或小,或主或次,但我今天只来谈其中的一小点看法,那就是关于我们的教学内容,把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不太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十分诚挚地恳请大家给予我批评和指导。
我们的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教材,其次是由各校教师自己选择的成型的训练内容,比如大本卷子、阅读读本和作文训练专集。因为每本教材内容的教学不能够填充整个学期,所以一学期中还有很多的教学时数是由以上提及的其他学习内容来补充的。所以我将从两方面来谈我们的教学内容,一个是教材内容,一个是补充内容。
我想,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补充内容,我们都要选择“经典”去学习和教学。“经典”这个词在词条上是这样解释的,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近年来,“经典”的用法又有所发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加了一个新义项: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如“经典影片”。新增加的意义是原有意义的引申。那么在广义上来讲,除了历史上文学上我们公认的“经典作品”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判断,来界定我们所认为的经典。比如说,我个人认为梁衡的一些文章是散文中的经典,您可以认为某些文章、某些歌曲或影视作品是经典等等。又因为我们所谈的是语文教学内容,所以,还是要倾向于文字经典的。之所以选择经典来扩充提升我们的教学,是因为我们教材所选内容本身就有很多是经典,如《论语》《老子》《儒林外史》《西游记》《再别康桥》《陌上桑》等。我们对这些经典的挖掘和利用,实际上是从课文出发,不脱离教学实际,又因为“经典”本身就是经得起推敲、品读、鉴赏和研讨的,无论是从语言特点、意境风格、立意选材等哪个方面,都是精粹。用经典填充我们的全部教学内容,将犹如带领学生游历文化世界的瑰丽长廊,那种欣赏接触经典过程中所产生莫大的享受感和精神满足感,那种广博深邃的人文性的浸润和濡染,将是随便在哪本卷子哪本书上找篇文章,随便做几道习题所远远不及的。就如同小沟渠内赏景偶有所得与饱览名山大川之后的心胸震荡是无法比拟的一样。在这样经典的太空沧海里徜徉,学生怎能不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积淀文化底蕴,净化精神,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感悟呢?登临过这样的高山之巅吐故纳新,学生又怎能不去依赖向往阳春白雪的纯美世界?
那么,具体如何挖掘经典提升语文教学呢?如果分成两部分说,那么挖掘经典主要针对教材内容,利用经典主要针对教材外的内容,让它们作为教材的补充。先说第一部分,对教材经典的挖掘,这种挖掘,是想以教材经典为契机,进行挖掘,扩充知识面,然后形成知识的一个专题系列,让这个系列成为教学内容,这种挖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连珠式,也就是由一个经典文章内容,线式地连带出其他与之类似的相关的经典内容,比如说针对我们教材中的诗歌《再别康桥》,我们在教学完成之后,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了解更多徐志摩这个人和他的诗歌,可以牵引出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比如《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赠日本女郎》,如果我们想以徐志摩的诗牵带出二十年代新月派的诗风,让学生了解到那个时期这一派别的特点,就可以扩充诗人闻一多、卞之琳、梁实秋的诗歌。这种连珠式线性的扩充,主要针对教材中内容稍深刻的部分,因为就学生的阅历和心智年龄来说,这部分内容不太容易完全体悟,就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在知识面上进行扩充,形成一个小的系列,主要侧重于知识性和内容的了解和背诵,以达到量的积累。我们教师平时就已经通过这样做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了,而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对扩充的内容如何处理。如果真正想达到我们设想的扩充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翻翻看看,而是要进行预习、讲解和背诵的,把它们当作教材内容来处理,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来完成。
第二种方式是涟漪式。以教材的内容为一个基准点,仿佛一石击破井中天,荡出一圈圈涟漪,是对经典内容本身的扩充和挖掘,目的是为了加深感悟理解,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思想内涵深刻,适合学生心智年龄,能够指导学生生活,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德行情操境界的内容,这样的一系列知识注重感悟性。以长春版的《论语》九则为例,我个人觉得这几则论语选得特别好,如果非要做比较的话,无论是在内涵上、实用性上、提升思想认识上都要比人教版的十则更实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历史和现实中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们需要用今天的思维去重新理解圣人的温厚教诲,城市大,危险多,社会复杂,我们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做事的时候,要向父母请示汇报,让她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了解我们的动向,一切都只为不让父母牵肠挂肚地忧心,我们就是最大的孝子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样的教诲,我们听起来多么的震撼心灵。包括我们成人,有多少人都是认为给予父母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尽孝了,而且可能还把给父母吃喝穿戴作为一种孝道来在人前人后去炫耀。可能大家有时间去给宠物花钱洗澡,没时间为父母搓背。我们应敬重他们、关怀他们、体贴他们,抽出时间来陪他们。我们现在本就靠父母供养,谈不上供养父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孝子呢?这种孝道是平时我们忽略掉的,相信学生听后也是豁然开朗。这种联系生活的挖掘,对于孝道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生活中行孝,它的意义远远超过枯燥的说教以及会默写背诵这句话。同样,《论语》中教材没有选编的其他关于孝道或是对中学生指导意义强的语句,便可以找到,适时地进行补充和利用。比如,“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从一个人在家表现来窥视这个的人品和人格。孔子认为从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父母尽孝,才能为国家尽忠。拿今天的话讲,你只有对父母能行孝,才有可能对工作认真负责,并做好其他的事。它强调家国相连,血脉相通。如果学生能对孝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相信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油然而生,他们便好教育了。儒家伦理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相亲。如果我们把上述这些特点赋予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新意义,对于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实现人的精神的现代化将有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