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ou+的“无穷动”

2015-06-17王廷飞

首席财务官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洋车库雷军

王廷飞

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You+国际青年社区做的事却是“将线上场景搬到线下”的逆推。通过将“虚拟”工具实体化,将大量年轻人黏合到一起。

在音乐术语中,“无穷动”是指以快速的音符演奏的器乐曲,从头到尾贯穿急速节奏。2014年8月,互联网风云人物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宣布领投You+国际青年社区(以下简称You+)的A轮融资。此后,在2011年就已正式启动的You+由于被贴上“小米公寓”的标签而进入了无穷动的旋律。You+创始人刘洋也坦承,其实You+已有多家投资者,但确实是“被雷军送到了风口”。 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忙,或许是速度过快时本能的“自我保护”,刘洋的采访已经很难约到。You+的创业故事、You+和雷军的故事、You+和车库咖啡的故事、You+公寓个性居住细节的故事、You+号称“三不租”的故事……已经统统被媒体翻了个底儿掉。我们希望从这些故事里剥离出一些You+最真实的价值所在。显然,本刊关于“三不租”的认知引起了刘洋的兴趣——我们意识到,所谓“45岁以上的不租、带小孩的不租、不爱交朋友的不租”,并不是一个为吸引客源而打造的花哨噱头,实际上它是一个战略定位。听本刊记者简要解释一番采访目的之后,刘洋笑起来,“那我们就拣干货聊。” You+象限 刘洋喜欢用“象限”一词来描述他的创业思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条坐标轴,可以让我们迅速理解You+目前的基本轮廓: 坐标原点——为大城市里的青年漂泊者提供一个“挡风遮雨、有爱陪伴的家”,降低漂泊者生活、工作的综合成本。 空间坐标——You+国际青年社区将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战场,快速进行连锁扩张。 时间坐标:2011年10月,You+签下了位于广州海珠区凤凰街道的原高露洁牙膏厂厂房,开始长达8个月的公寓改造;2012年6月,You+的第一个门店广州凤凰社区正式对外营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全部133间客房即已满租;2013年6月,You+接受第一笔天使投资;2013年8月,You+广州白云新市社区启动,12月正式开业,一个月之后100间客房满租;2014年6月,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全力加入You+,成为联合创始人之一;2014年8月,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领投You+的A轮融资,冯波的策源创投跟投;2014年9月,You+密集签署一系列租赁合作协议,半年内北上广三地将投入3000多间客房;2015年,You+国际青年社区将同时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开业10家门店,目前广州海珠宝岗社区、北京海淀苏州桥社区已开业。 时间坐标点上很清楚地显示,2014年下半年开始,You+进入了爆发增长期,门店和客房总数远远超过创业前三年的总和。刘洋给了一个很实在的答案,“有钱和没钱,干的事儿肯定不一样啊。”但他也同时强调,资金并不是提速的最重要原因,“我们采取连锁模式,需要建立可复制的模板,前期一直在打磨,这个很重要。” You+是酒店吗?是房屋租赁吗?是创业孵化器吗?You+仅仅提供住宿吗?仅仅提供开放式的大客厅和健身房吗?仅仅提供个性化的房间装修方案吗?如果不是,那You+到底是什么?以任何一个独立的业务要素来定义You+,显然都无法客观描述出其互联网化的特质。我们现在可以回到“三不租”的话题,以这个让刘洋颇感得意的战略开始,梳理You+独特的互联网骨架。 互联网化的两点论 “三不租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个性化营销,而是我4年前刚刚开始做You+的时候就已考虑的人群划分,其实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曾在大城市漂泊过的刘洋通过这三个象限精准界定出了他最想得到的客户群。“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需要可以挡风遮雨的房子,而仅仅有房子还不够,有爱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家。”这是刘洋的创业初心,也成为You+最广为人知的口号——“给城市漂泊者一个挡风遮雨、有爱陪伴的家”。You+给了入住者一个统一称呼叫“家友”。 将这两点转化为商业语言,便是You+之所以被视为互联网化典型案例的原因:一、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给用户高品质居住场所;二、将这一场所变成线下社交工具,以频繁互动来放大资源价值。 “互联网企业的特性就是前期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希望把基数做大。”刘洋说,“信息不对称才产生了商业价格差。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瞬间掌握不同地方的价格信息,中间商就没有了转手余地。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还原了商业本质。砍掉中间环节之后,我们在同样的产品品质和成本之下做到价格最低。”You+没有销售部,也没有销售激励。“我们的价格是锁定的,并不是业务人员销出的价格越高,提成就越高。”刘洋很肯定这一点。 也许所有创业者的创业梦想都会糅杂了曾经艰辛的个人经历。刘洋说他也曾长期在北京和上海漂泊,雷军也曾经住过地下室。“你痛苦的时候需要有人倾听,快乐的时候需要有人分享。社交不能仅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我们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需要有肢体语言的交流。”外形魁梧粗犷的刘洋在很多时候却用了这样文艺而细腻的表述。在You+社区,鼓励家友将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卧室之外的客厅、食堂、健身房等公共区域。社区还会频繁组织各种活动,并对入住者的参与积极性进行KPI考核,如果不达标,可能会“被退租”。将各种各样的线上社交场景搬到线下,You+用逆推的方式激活了线上和线下的全面互动。这个反其道而行的过程,却恰恰完全地体现出了其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不断解决痛点 找到愿意去帮助的客户群,然后去解决他们的痛点,这是刘洋想做的事。刘洋坦言自己是个“跟着感觉走的人”。他毫不讳言创业之初对未来的商业模式并没有清晰的设想,只是直觉告诉自己大方向是对的。幸运的是,目前为止,刘洋的直觉一直被验证为“正确”。不过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一定存在某些必然性。痛点即意味着市场,刘洋花费了大量心血去追踪客户的动态痛点,并据此随时矫正业务象限。 You+的第一家门店定位是生活社区,但在第二家门店开张之后,刘洋就敏锐发现,30%以上的入住者都是创业者。基于此,You+新的客户象限增加了“创业”要素,在青年生活社区之后打造了青年创业社区。在前文所述的近半年内的新启动项目中,有60%将是后者。“You+青年创业社区将成为种子孵化器,但又不同于其他的孵化形式。”刘洋说,“我自己本身也是创业者,有深刻的感受。创业者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天使投资人,而是一起共同成长的伙伴,可以随时随地交流、碰撞想法。” 刘洋认为,资源对接整合过慢以及沟通成本过高是创业孵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创业者很难去快速融入一个可以互动的、能给你提供帮助的圈子。同时,现在所有的创业办公场所都需要特意抽时间去参与。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你可能需要付出昂贵的交通时间成本去一个类似车库咖啡这样为创业者提供的开放式办公环境。但创业者的生活和工作本来就是不分开的,24小时中的任何时段都可能有想法需要沟通交流。刘洋希望You+可以将壁垒全部打通,这样的设想让他很兴奋:“我们要为创业者提供全天24小时无缝的沟通平台。创业者‘边同居边创业,最快速地对接资源。随时随地的高频碰撞才能产生核裂变,这才是种子孵化器最重大的意义。” 这一想法让刘洋和车库咖啡的创始人苏菂一拍即合。“苏菂也正在考虑怎样将创业者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咖啡馆之外。我俩算一见钟情。”刘洋调侃道。2014年5月俩人在广州偶遇,6月份苏菂即已将车库咖啡交接给专门的运营团队,全力加入You+。事后来盘点这一合作的意义,刘洋也认可,车库咖啡的用户数据导流正是You+所迫切需要的。“但一开始没有想这么多,就是觉得大家互相吸引,都想去帮助一些人。”刘洋笑言这仍然是凭直觉的结果。 “我们要去不断地挖掘新的痛点。”刘洋认为,You+提供的工具必须要越来越多。他随口举出最近的一个案例:在创业社区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创业者的交流还是不够,异地的交流成本昂贵。目前,北上广三地的创业社区已全部安装了网真系统。借助这样的工具,三地的创业者可以便捷地实现异地交流,“有很多前期的创业项目沟通,都可以在网真系统里实现,不用在不同城市之间飞来飞去出差了。” 网真系统是一种将视频通信与沟通体验融为一体的远程会议技术,具有真人大小、超高清晰、低延时的特点,其注重的是真实面对面沟通的效果,实现过程涉及到网络、通信、会商环境、功能应用等多个方面,最终呈现给会商参与者的是一种与事务应用相结合的一体化真实沟通体验。在技术和工具方面,You+会不断地做加法,完全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时空。 和苏菂的合作、雷军的投资,是刘洋认为的到目前为止You+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里程碑式的节点。“当然,最重要的事件还是最初我从无到有把You+创造出来。”说完这句话,刘洋自己先笑了。创业者对自己得事业总会带有“抚养亲生儿子”的殷切感和自豪感,此言非虚。采访的最后,刘洋仍然坚持“You+核心竞争优势就是有爱陪伴的情怀”。他给了一个“任性”的总结:“未来和家友之间会有哪些可能成功的商业合作,我相信再过两年会有很聪明的人来告诉我。”

猜你喜欢

刘洋车库雷军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娘等你回家
What Is a Garage1 Sale? 什么是车库大甩卖?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刘洋作品
车库
一人分饰三角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印度演讲蹩脚英语遭王思聪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