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巧设问题情境
2015-06-17李莉
李莉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自己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通过名人典故、有趣的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人们对名人一向都十分崇敬,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讲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让学生感觉数学家并不是那么神秘,数学也不是那么难学。
处理习题时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求1+2+…+100=?其实这是属于高中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问题。但题目既然出现了,而且利用初中知识可以解决,我就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九岁时,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求1+2+…+100=?这对于刚刚学习数学的小朋友很难,其他的小朋友正在一个一个地把数字相加,高斯就给出了答案。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高斯用了什么方法才能算得那么快,我能不能算出来呢?于是产生想要试一试与数学家比高低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这样才能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的展开”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并观察归类。学生非常感兴趣,动脑筋想办法,得出多种形状的平面展开图。然后老师再把学生得出的不同类型的平面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并指导学生把它们归类,并找出规律。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找出规律、归纳其特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在学习《平方根》的第二课时,认识■有多大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1.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dm的正方形纸片,经过裁剪,能拼成一个面积是2的正方形吗?
2.面积是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动手量一量,猜一猜。
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动手操作、测量,对 ■到底有多大产生了一个感性认识。再通过夹逼法估算■的值,使学生充分体会了这个无理数有多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严谨的数学态度、数学思维。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如,在《三视图》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呈现学校教学楼等建筑物的照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到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入教学内容。在学习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几何图形;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又能为新课的讲授做好有力的铺垫。
四、创设层层递进的“阶梯式”问题情境
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探究二”这节课时,如果让学生直接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组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探究内容,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并提出问题:
1.把长方形纸片折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长方形,有几种折法?
2.把长方形纸片折成面积之比为1∶2的两个小长方形,又有几种折法?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答案,再让学生总结归纳:按面积分割长方形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分割边长的问题。
然后继续提出问题:
3.把一块长2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土地分成面积比为2∶3的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应如何分?
这样给学生搭“梯子”,降低了题目的难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一道大题分解成比较好解决的几个小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便于学生理解难题,让学生拥有“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有很多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但无论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都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编辑 王团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