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目标
2015-06-17王婷婷
王婷婷
课程目标是教学运作的方向和灵魂,它标示课程的范围,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政治新课程在带给政治课教师全新的期盼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制订好三维目标并落实到位呢?下面就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集体备课,定准三维目标
备课是教學中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备课充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备课的实效性,除了备好重点考点和易混易错点以及学情和教学方法、过程外,还应精准定位一节课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具体制订三维目标时可以分别制订,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的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二、编写优质学案,注入学习目标
在学案编写中加入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什么方法,需要通过什么过程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在设计学案内容时应从总体教学过程设计每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相对的题目等。课前预习案的编写注重基础,以问题的形式将教材内容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掌握基本问题,并提出疑问。课堂探究案是教学案的精华部分,决定课堂效率的高低,该部分的编写要求对探究材料的选择,设问的层次、角度、深度的把握,既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学有所获,也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让学生经历情感的感受。课后拓展案要精选习题,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巩固课堂知识,还要求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三、精心打造课件,重视创设情境
将与本节相关的最新的时政图片、漫画、数据、视频引入课堂,为学生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让学生结合这些素材去思考问题,通过对这些素材分析的过程,体验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借助部分素材内容,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构建新知的必要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由纯知识问题入手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也可以由生活实际问题入手,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理,感受知识的价值。
四、自主合作学习,重视知识形成
设定过程性目标的意义,就在于把教学过程的运作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凸显出来,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并且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适当地让学生讲,让学生练,充分发挥学科小组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讨论中,我采用了分组的形式,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他们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高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探索,确保学生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获得能力。
五、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在教学方式设计过程中,我们在把握课程模块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情和教情,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空上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核心问题;把握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己任,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从多种角度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