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教学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2015-06-16季薇薇
季薇薇
[摘 要]教学活动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培养人的活动。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的和谐境界一直是思想者追求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理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理性与感性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理性 感性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65
教学是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的系统工程,它有必要让理性精神贯穿始终。而感性,就是一种感觉,有时候是说不出的理由。理性的深入,能促成感性的升华,二者互融,相得益彰。
《迟到》一文的课文篇幅虽然比较长,我通过对字词句、写作手法、背景资料等的理性分析,激起了学生深刻的感性体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品词析语——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维果茨基语)。《迟到》一文,通过品析关键词句,学生更能直接有效地获得情感体验。
抓住父亲打小海音的三个动词“拖”“抄”“抡”,让学生入境体验,这粗鲁的动作,带来最直接的结果便是鼓起的、红肿的、发着热的鞭痕。课堂上,教者挥起教鞭甩出“咻咻”声,给学生营造视觉和听觉的双冲击,学生的触觉仿佛也能感受到这切肤的疼痛。
再看父亲赶到学校给女儿送夹袄和铜板的画面,没有对话,“打开”“拿出”“递给”“看着”“拿出”,父亲一系列动作分明是要告诉小海音:女儿,爸爸是多么爱你。小海音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早已原谅并理解了父亲。无声的画面蕴涵了千言万语,此时,启发学生补白父女的心声,恰到好处。
对词句理性地分析,更有助于创设感性的学习情境。这就如同架起作者与文本人物之间的心桥,能让沟通更便捷。
二、唇枪舌剑——牵引敞开式内心独白
课堂学习是师生对话的形式占主导。教者若能提供更多的学生相互对话的机会,学生更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迟到》时,教者抛出一个问题:父亲该不该打女儿?学生持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展开辩论。
不该打:(1)迟到不是什么大错误。(2)主张讲道理的说服教育。(3)暴力教育容易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
该打:(1)在父亲的眼里,迟到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意味着懒惰与退缩,是一种陋习,长此以往,必将限制孩子的发展。(2)作者赖床迟到的问题“每天”都在发生,由此可见,父亲应该有过说服教育,但是毫无作用,如今已经发展到“赖学”的地步。(3)从文章的结尾来看,“打”使小海音改正了错误,达到了教育目的。
在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地辩驳之后,学生理解了父亲打女儿的初衷,对深沉的父爱有了更独到的感性体验。
三、对比设计——凸显反差式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往往会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海音父亲是一个集严爱与慈爱于一身的好父亲,可偏偏是通过“打”这件事来体现的,就这一素材来说,作者的选择就与众不同了。
文章以“打”凸显爱,父亲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可是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打”入手,尽量体会这场“狠打”,进而挖掘出蕴藏的深爱,课堂情感体验提升之时也正是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形象转变之契机。
作者的心情也发生着转变,从被打时的伤心,到理解父爱后快乐地上学,她的形象也从“狼狈的小狗”转变为一个幸福的小女孩。
通过对人物形象前后对比的理性分析,学生能感同身受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也能完全理解并接受人物的言行的前后反差。
四、资料援引——助推起伏式情感波澜
语文拓展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好的拓展能增加文本的厚度。《迟到》一文的教学,教者援引了一下资料。
1.引用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深入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毕淑敏的真情告白也是父亲心绪的表达。这样的拓展,能消除学生对父亲的不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父爱的感受。
2.父亲坎坷的人生经历,是促成他在看到女儿迟到、赖学后猛打她的根本原因,父亲人生经历的简介对理解父爱,甚至心生内疚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小海音最终成为著作等身的作家,终身勤勤恳恳、笔耕不辍,也是父亲“打”出来的爱影响了她,使她改正了错误,因此对林海音写作成就的介绍不可或缺。
资料的援引,使学生对文本理解步步深入,情感波澜也推向高潮。
语文教学应立足理性本真,追求感性创新与提升,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