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的思考

2015-06-16秦子臻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逝者灾难令人

秦子臻

人的生命在生老病死、灾难以及重大挫折中显得脆弱和渺小,所以,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要随着死亡话题、灾难话题,走向开阔、大度、豁达和纵深。哪怕当下的存在和生活的姿态很惨淡,不景气,我们毕竟拥有最最珍贵的生命,这就是最大的希望与资本。

清明,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这天,必然有成千上万滴眼泪落入土中,但有的人不一定哭,也就引发了我的思考——清明是悲,还是不悲呢? 先说说清明节的由来,相传重耳落魄要饿死的时候,他的手下介之推端来一碗肉汤,重耳喝完之后,十分奇怪:这荒郊野岭的怎么会有肉呢?这时,他的仆人悄悄对他说:“是介之推割自己的肉为你做的汤!”重耳听后,急忙向介之推跑去,介之推早已昏死过去,重耳发誓,自己功成名就时一定报答介之推。果然,重耳最终成了王,他想报答介之推,但其早就进入深山隐居,照顾他的母亲。重耳带了手下寻找,可他就是不出来。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只留一条路,他一定会出来。重耳令人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之后熄灭了,可介之推仍未出来。人们就上山找,发现介之推背着他母亲抱着一棵树烧死了。重耳放声大哭,为了纪念介之推,就将那天规定为清明节,表示对死去亲人的哀思。 所以,清明是一个祭奠死去亲人的日子,每个人想起死去的亲人都会放声大哭,表述自己的哀思之情。可是有的人却不会哭,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孔子之妻死后。孔子不哭,反而放声大笑,外人不解,询问原因,他说:“每一个人死后,又会有人出生,那么,我的妻子不也是没有死么?我哭什么呢?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即便是掉了再多眼泪,也挽不回去世的亲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何必因常情而哭呢?”如果像孔子一样豁达,不是更好吗? 逝者已矣。哭与不哭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表达自己的哀思,就可以了。我想:这应该就是清明节的真正意义,不是么?

面对清明,小作者立意新颖,从“悲”还是“不悲”两种角度展开全文,由清明的由来,谈到孔子对待妻子的离世,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逝者已矣,悲伤已无济于事,只要凭借这一节日寄托哀思即可。作者能有这份透彻的想法,难能可贵,这也是我看中本文的一个主要原因。

(指导教师:李 云)

猜你喜欢

逝者灾难令人
纪念
墙壁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笑着说再见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最大坟场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