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2015-06-16王晓蓉等
王晓蓉等
摘 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本研究分析了天津发展种业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提出了天津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二三四五六”发展战略,即“两大产业、三大技术、四大平台、五大服务”的建设布局与建设重点,以及“六大保障措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种业;天津;现代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07
Abstract:Seed industry is a national strategic and fundamental core industry, is the groundwork for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promoting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anjin seed industry, proposed th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development strategy abou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eed industry system in Tianjin,namely,"two industries, three technologies, four platforms, five service" construction layout, as well as "six safeguards" suggestions.
Key words:seed industry;Tianjin;modern system
1 种业的作用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是农业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1],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产业和全球现代农业竞争的核心[2-5]。
种业是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有力促进了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保障了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第一人口大国的粮食充足供给[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依靠种业科技创新,培育重大新品种,突破资源刚性约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7-8]。
种业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的占比超过43%[6],对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功不可没。随着我国进入发展的新常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但与之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我国种业水平仍需提高,培育更多优秀重大品种,保障种子质量安全,仍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天津发展种业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1 天津发展种业的必要性
种业是提升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突破口,发展种业是提高天津农业对全国农业贡献度的重要途径。天津是典型的“大都市,小农业”,虽然在传统农业生产方面不具优势,但是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种业起步早,国内影响力强,种业科技更领先全国,是全国种业的引领者。2013年,天津种业产值规模达10亿元,是天津现代农业的重要优势产业[9-11],推动了天津农业水平提升和农业方式转变。因此,通过集成利用天津优势资源,提高种业集群效应和网络增值效应,构建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种业体系,对于在新常态下升级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的意义重大。
2.2 天津发展种业的有利条件
科研实力领先全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天津麦类、玉米、高粱和蔬菜作物的选育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便已形成。几十年来,天津种业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特别是在蔬菜(黄瓜、花椰菜、大白菜等)育种、西甜瓜育种、粳稻和专用小麦育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成果和部分国际领先成果,不仅生物育种领先全国[11-13],还率先开展育种信息技术探索。
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形成。2000年以来,天津种企的规模、结构和育繁推一体化水平均显著提升,90%以上的种业产值规模都是由企业创造的。特别是2010年以来,种业法律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持续加强,创新型种企获得空前发展,2010—2012年,企业品种权申请量显著增加,申请总量占全市的74.5%[14];企业间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规模企业数量增加,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会点,是连接国内外、南北方、东西部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的不断推进,天津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不仅为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势资源,还为种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便利。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制定《天津市农业种业基地建设意见》,实施种业基地贷款贴息项目,改善了种业基地基础条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振兴天津种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完善种业发展环境;加大财政资金对商业化育种研究、种源农业基础建设、“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业支撑保护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3 天津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3.1 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契机,以促进新常态下现代都市型农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产学研用,广泛联合京津冀优势和全球先进力量,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坚持企业主体地位,通过实施“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战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创新型企业为主、与天津发展相匹配、国际先进的现代种业体系,逐步实现种业规模、高端、国际化发展,将天津建成我国种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北方国际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
3.2 建设布局与建设重点
3.2.1 推进两大产业协调发展 强化优势种业。强化黄瓜、大白菜、花椰菜、芹菜、杂交粳稻、小麦等种业优势地位,优先推进新品种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流程化、标准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优先升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制种、加工、检验等基础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壮大潜力种业。重点推进瓜类蔬菜、果菜类蔬菜、设施蔬菜、高端蔬菜、优质高产专用玉米、高产杂交抗虫棉花、优质专用大豆等潜力作物良种的产业化;加大推进种业基地建设,改善制种、加工、检验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2.2 突破三大核心关键技术 突破种质资源创新,针对优势作物和潜力作物,重点开展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作物资源评价与创新。
突破育种技术研发,探索生物育种、智能化育种,充分结合常规技术,建立新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研究新品种标准化和规模化测试体系;研究不同生态区品种选育、筛选、鉴定、评价的技术体系。
突破产业化技术研发,研发保纯与繁育、杂交种制种、种苗脱毒繁育等良种规模化高效制(繁)种技术体系;探索良种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开展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良种追溯管理系统、成果示范信息服务系统等示范技术研究。
3.2.3 升级四大产业基础建设 构建国际先进的种业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及相关高校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为基础,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基础性、探索性、前瞻性的公益性研究。
构建产学研无缝对接的种业应用研究创新平台,以创新型种企为主体,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综合应用常规、生物、信息、工程等关键技术,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
扩大升级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优势作物良种试验、生产、加工基地升级建设;坚持内外联动发展,实现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支持种企引进与示范制种、加工、储运、检测等先进技术。
做强良种育苗基地,加强蔬菜优势品种育苗基地建设,提高种苗生产技术,升级种苗生产设备,培育高端育苗人才,延伸蔬菜良种产业链。
3.2.4 完善五大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天津市种业展示示范体系,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武清创新基地,建设具有国内领先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作物品种展示基地;结合基地建设的优化布局,建设区县建立特色品种展示基地;建设企业良种展示基地,完善其网站、电商网络建设,支持其培养全能田间技术服务队伍。
构建种业交流与服务体系,创建天津良种宣传、交易、交流的中英文信息的综合性网站;以天津会展优势资源为依托,筹办或承担国际性的种业交易会、交流会、学术论坛等。
构建种业科技成果市场流通体系,加快知识产权公开交易平台和托管中心建设,探索品种权收益与推广销售业绩相关联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天津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构建专业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以农科院为依托,引进国际先进检测设备和技术,完善种子质量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标准,建设天津种业质量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体系。
构建规范的种子质量认证体系,制定种子电子档案制度,设立种子质量等级标识规范,组织成立种子认证的专门机构,建设科学的种子质量认证体系。
3.3 保障措施
3.3.1 加强组织协调 一是成立种业发展协调工作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农委会同发改委、财政局、科委、税务局等部门成立种业发展协调工作组,建立“部门分工明确、政策集成联动、资源整合优化”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成立天津种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就种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大问题、专项规划提出咨询意见;三是支持壮大天津市种子行业协会和建立天津市种业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保护、认证认可等方面的作用。
3.3.2 优化政策环境 一是设立稳定连续的市、区县两级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种企发展专项资金,创建“企业+”的科研项目申报机制,并配套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二是创新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优先安排金融服务体系扶持种企,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稳定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完善政策配套,设立种业生产、加工、储运、推广等设施设备专项补贴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政府基金、保险公司、企业”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种子生产基地长期租赁体制,在基础建设、多功能用地等方面给予种企优先考虑。
3.3.3 健全监管体系 一是健全各级种子管理机构,保障管理工作经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改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成果评价方式与成果奖励机制;二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行为惩处标准,查处的案件按规定的时限向社会公开;三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置专门知识产权办公室,规范品种“育繁推”全套流程和操作程序,健全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奖励制度,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体系。
3.3.4 完善法规规章 加快《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天津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施;制定品种权转让交易、种子(苗)基地认定保护、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认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委托经营等地方管理办法;编制优势作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品种试验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建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制定科研人员流动的行为准则。
3.3.5 构筑种业智库 重点引进培养技术领军人才、产业链关键环节专业人才、国际化发展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在经费、待遇等方面对人才的支持,提升高层次人才资助的比重,设立种业归国创业专项基金。完善事业单位人才制度,出台天津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改革办法,将实用型人才培养、商业化育种成果及推广面积等纳入职称评定依据,完善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上市公开交易等产权激励机制。建立首席专家企业挂职制,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3.3.6 加强交流与合作 继续推进种业科技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为国内外种子集团“走进来”营造良好条件。着力实施种质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进修深造。鼓励联合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经济组织共同承担科研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 仇焕广,徐志刚.中国种业市场、政策与国际比较研究[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6):3.
[2] 黄钢,李颖.从发达国家现代种业发展看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J].西南农业学报2007(6):1 387-1 393.
[3] 朱聪,刘芳.全球化视野下中外种业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种业,2013(7):1-4.
[4] 李军民,马志强,储玉军,等.世界种业发展变化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种业,2013(8):1-5.
[5] 王圆荣.现代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核心[J].中国种业,2013(6):6-7.
[6] 李军民,唐浩,李进伟,等.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种业,2014(9):5-7.
[7] 许晨.我国种业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透视[J].吉林农业,2010(8):140,167.
[8] 梁田庚.深化对种业发展问题的认识[J].中国种业,2012(2):1-2,8.
[9] 李瑾,孙国兴. 天津都市农业和农村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J]. 天津农业科学,2005(4):52-56.
[10] 黄学群,史佳林,牛高华. 加快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J]. 天津农业科学,2011(4):77-81.
[11] 宋治文,张要武,王晓蓉,等. 基于SWOT分析的天津市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2):1-5.
[12] 王晓蓉,宋治文,王丽娟,等. 天津市蔬菜种业产业链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4(12):43-46.
[13] 杨霞. 天津市现代种业发展约束与破解对策[J]. 天津农业科学,2013(9):67-69.
[14] 王晓蓉,贾宝红,信丽媛,等. 天津市植物品种权申请现状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2014(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