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扎走笔减字“天上的云彩”
2015-06-16郭克范
郭克范
经过海拔超过5000米的蒙达拉山,我们便进入到了洛扎县境内,也就进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带。对于西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喜马拉雅山南麓是高原上最为美丽的地带。夏季是多云多雨的季节,那里深邃的蓝天不再“一丝不挂”,而有了白云的衬托,变得分外美丽。
年纪稍长的人,大约会知道毛泽东主席曾以“减字木兰花”词牌,填写了著名的“广昌路上”一词。传统词牌名中有减字方式的,就来自于此。“减字木兰花”,是在“木兰花”词的一、三、五、七句中,各减去三字而成。而我这里对“天上的云彩”这个词组进行减字作文,只是借其形式,写写自己在山南地区洛扎县调研期间的一些人文感受。
天上的云彩
从拉萨乘车向南,翻越岗巴拉山,绕行羊卓雍错,继续向南,经过声名度远低于羊卓雍错的普玛雍错,再向前,过海拔超过5000米的蒙达拉山,我们便进入到了洛扎县的境内,也就进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带。对于西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喜马拉雅山南麓是高原上最为美丽的地带。
大体上沿着东西方向,向东行驶,经过扎日乡政府,进入县政府所在地洛扎镇(原称嘎波乡)。沿着公路,还可以往东、往南行一段路,这一路就是贯穿全县的洛扎河谷的北部地带,在行政区划上,包含扎日乡、洛扎镇的大部分,属于北部逆断裂带。
地质上,洛扎县由一条正断层和两条逆断层构成,最北的一条逆断层,横穿于蒙达、嘎波境内,向东伸入措美县,向西延伸到浪卡子县;中间一条逆断层从生格乡向西延伸到色乡,进入不丹境内;南边一条拉康断裂带,呈西南~东北走向,南达不丹,北入措美,而后与北边的断层略呈45°的夹角相交,相交处位于措美县城附近。洛扎县三条断裂带造成县境地表支离破碎,沿断裂带发育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永久积雪、冰川,形成的径流将断裂带下切很深。
在标准意义上说,这是“天上的云彩”地带。夏季是多云多雨的季节,深邃的蓝天不再“一丝不挂”,而有了白云的衬托,在西藏的人、到过西藏的人,这种景象是寻常可见的。就是在这段公路的若干地段,可以见识到号称山南地区最高雪山的库拉岗日山峰。
这一带名声在外的,有拉隆寺,有朵宗遗址,有勉塘画派创始人的出生地。拉隆寺是巴卧·祖拉陈瓦写作史学名著《贤者喜宴》之地,现在还保留有包括壁画在内的众多珍贵文物。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赛卡古托寺听一位规涅(佛殿管理者)说,巴卧·祖拉陈瓦是在主持扩建赛卡古托寺时撰写这部名著的大部分的。我们调研组负责人扎洛先生说,因为这部著作太有名了,作者与赛卡古托寺确实也有较深的渊源,把这事说成如此这般,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而朵宗之有名,因为它是帕竹地方政权时期西藏地方首设的十三个大宗之一,而且宗堡与寺庙(顿尼林寺)合二为一,我在查看洛扎县档案资料时发现,有时——至少是在民主改革时期——人们把顿尼林寺直接称为朵宗寺。这一带还有我到了以后才知道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古拉姆藏戏。它的起源地在扎日乡。
天上的云
我们一行是在7月初到达洛扎县的。从浪卡子县到洛扎县城,我们走的是完工还不太久的硬化路面;洛扎镇到南部边境乡生格乡的省道、色乡的乡道,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中。根据工期安排,2014年9月完成路基铺设工程,要到西南部的色乡和南部的生格乡、东南部的拉康镇、边巴乡、拉郊乡,需要错开施工时间段,也就只能在每天早上8点钟以前和晚上8点钟以后。7月12日早上7点钟,我们在洛扎县委统战部尼玛伦珠副部长的陪同下,分乘三辆越野车出发前往色乡,估计能在道路施工前走出施工地段,不料在洛扎镇建筑施工队驻地时,前面出现了塌方,正在抢修,我们只得从山上绕过去。这就在半山腰处见到了生格宗遗址。1959年平息叛乱之后,合并朵宗、生格宗和拉康宗(谿)成立洛热县,1960年改名为洛扎县。
生格宗遗址往上,我们就近距离地与云层相遇了,云层很低,不过还是可以名之为天上的云,也因为低,就不是白云了,自然也就见不到白云之“彩”了。经过生格乡的一所村级幼儿园,沿着过去的山道往下绕,到嘎曲坡度较缓的小坝子上小憩,望上去,天上的云,名至实归。
这样的景致,从色乡乡政府到曲吉麦村,一路都是。尤其是从曲吉麦村委会到拉普温泉这一路更为明显。色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900米,拉普温泉4200米。
色乡的旅游资源丰富,乡里将之归纳为“两寺两泉一湖”。两寺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赛卡古托寺、洛卓瓦隆寺,后者为噶举派祖师玛尔巴(1012年—1097年)创建。支系繁多的噶举派,真正的祖寺就是它了——这里有一条广为人知的谱系:玛尔巴——米拉日巴——塔拉岗布,后者正式创建了塔布噶举派,所谓“四大八小”噶举派支系都属于塔布噶举。赛卡古托寺是玛尔巴的弟子、闻名遐迩的米拉日巴所建。它们一在山上,现在有车道可达,亦是风景秀丽的修行地;一在山下,色曲河边,乡政府左近;赛,藏语意为公子,此寺乃尊者米拉为玛尔巴之子所建而取名,而米拉日巴历经磨难修建这个九层堡,玛尔巴感慨地称米拉为“我的儿子”,这个名称也可用来指称尊者米拉的。如果要较真的话,色乡准确的译名当是赛乡。
两泉则是指拉普温泉和谢翁温泉,谢翁温泉位于乡政府往下一两公里的河边,现在已经建成了有点规模的温泉旅店;这两处温泉都有莲花生的传说,传说莲花生大师把一串108颗念珠抛撒出去,便有了拉普地方108眼温泉泉眼。地方的同志说,现在找到和开发的有十几眼温泉。108,这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吉祥数字,稍加关注,你就可能发现,很多圣迹、神迹用到过这个数字。我曾以为真的是实指,后来才明白这就是一个概数,言其多的概数,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精确的”概数,具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概数。
拉普温泉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值得称道之处:传统的与不丹国(不丹境内靠近边界者为贾卡尔宗)的边贸市场——隆东边贸市场就在此处。现在市场已迁至色乡政府所在地了,不过仍旧使用着隆东边贸市场的名称,以前市场的遗址还在。每年藏历七月十五,边贸活动会在边贸市场里如期举行,一般持续五天。一般不丹商人会提前组织货物通过边境通道,运送到拉普温泉,然后由我方组织车辆送到色乡政府所在地。而在年度性的边贸活动外,还有零星的边民贸易活动,不过不丹商人只能把货物运到拉普温泉处,在此进行贸易。中国与不丹还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洛扎县境内传统型的边民贸易活动一直在小额的、民间性地做着,除了色乡,以前在拉康镇、边巴乡一带也有,只是现在有一定规模和定期举行的边贸活动只在色乡还保留着。
在洛扎边境东部、南部的拉康镇、拉郊乡,天上的云,是寻常可见的。这里植被丰富,雨水相对充沛,我们在这里期间,难得见到阳光普照的景象,天上常覆盖着大量的雨云,人行走在绿荫林海的道上,看那些云,是那么的近。
云
以前,我在隆子县就听说,十二年一轮的猴年转隆子县扎日神山,如果最终不以洛扎县的卡曲寺为“转”之结束地,这“转”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而拉康镇卡曲寺,只有到达了才会深刻地体会出:它是建在人间仙境之中的。在我看来,只能用人间仙境来表述,连“人间仙境之一”的表述都是不妥当的。这是夏季,到了秋季,又是另一番美景。置身其中,形容、赞美的词,都显得苍白无力。既然无力,我就不多说了。
只说云。有一种景象我们是没有看到的,那就是人走在卡曲寺稍下方的草坝子上,云就在脚下游走。这需要在这个季节恰当的时辰才能见到。
只说云,也就是说,说的不是“天上的云”。卡曲寺位于一处突出的高地上,周遭是深谷、狭窄的深谷,迎面立挡在那的高山,朝对面的山望过去,云就在低于人站立位置的狭谷中游动,随着山风的大小,或快或慢。
沿着寺庙稍下一点的转山道(小转山道)转一圈,有的地方人就处在云之中。沿着陡峭的道,下到谷底,我们去拜看据说莲花生大师在此修行七年七月七天的修行洞——它是峭壁上八个修行洞最著名的一个。下去的时候,狭谷中当然还是絮云游动,不过离我们这面的石壁有一段距离,而在我们返回上山时,那些云便从下向这面石壁靠近,待我们上到顶部后不久,云也就聚拢全谷了。
在拉康镇,准确地说,在该镇的拉康居委会,见到的民居——旧民居、新改造的民居,与林芝一带的是相似的,也就只有这个地方才是如此,我不太清楚其中的文化意义。在拉康居委会,有一古老的宗教场所:枯廷拉康(此地“拉康”之名大约来自于此吧)。西藏诸多的史籍都有记载,它是文成公主“规划”的镇魔寺之一,属于镇边寺,准确的“位置”是在女魔的左肘处,在诸如《西藏王臣记》等典籍中,它不被称为拉康,而是称为寺。
洛扎县境内碉楼众多,比较集中的是在边巴乡一带。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对于其建筑年代、为何而建,有许多的说法,却没有为世人所公认的说法。
就在拉康镇,有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俗人羌姆”。对于羌姆,很多人知道那是藏传佛教很多教派主要寺庙的“神舞”。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听说过非宗教场所的羌姆。包括前面提到的这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文化遗产,说明了西藏的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展现的是中华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光明前景。
将近一个月的调研结束了,我搭乘县里的车去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常规的线路是从县城出发,过蒙达拉山,经普玛雍错,过浪卡子县打隆镇、羊卓雍错,翻越岗巴拉山,进入到雅鲁藏布江南岸,沿江一路东行,最后达到泽当镇。
师傅建议从洛扎镇贡祖方向,经措美县到泽当。这段路的路况差些,不过至少可以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从贡祖村开始,差不多是一直在爬山,到达与措美县交界的隘口,估计海拔在五千好几了。道路的右侧,是如此靠近人的雪山。车过隘口,是一个不是特别开阔的南北向的高地坝子,天上的云彩几乎扑面而来,为我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