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家园

2015-06-16赵晓艳

西藏人文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野牦牛羌塘藏羚羊

赵晓艳

严酷的环境,生命的乐园

当我们说起藏北,有人知道那里有一条贯穿东西的大北线,是很多户外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当我们说起藏羚羊,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可可西里,为索南达杰的故事所感动。大北线以北是什么?藏羚羊只在可可西里吗?羌塘又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片空白。那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除了沙漠,还会有一片土地还未曾有人定居吗?现在看大型野生动物只能去动物园或者博物馆吗?还能看到童年记忆里山林和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吗?是的,还有这样一片土地存在于中国大地之上,那里就是藏北羌塘草原。

在这片广袤的苍茫大地上,群山巍峨,河流蜿蜒,人迹罕至。而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却庇护着中国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研究表明,从最后一次冰川高峰期开始,青藏高原的环境就可能适合于平原有蹄类动物的生存与扩展。但是在人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中,这里成为了这些野生动物们最后的家园。

夏季5-6月,母藏羚羊为了产仔在草原上迁徙,寒冷的12月,藏羚羊在固定的交配地聚集,公藏羚羊换上威武冬装,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里为了争夺交配权用长角搏斗。野牦牛们居住在高山之上,冬季由于大雪无法取食来山谷转悠,黑色的毛在风中飞扬,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藏野驴们喜欢群居,胃口也很大,吃起草来要把草根都吃掉。秃鹰在天空盘旋,棕熊自顾自刨着鼠兔或者旱獭洞,狼和狐狸在远处溜达而过,雪豹正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睡大觉。这是藏北羌塘草原的零落片段。但美好之下,是无比严酷的自然环境。

羌塘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高于4500米。南北边界上分别耸立着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地貌从南至北逐渐变得更为宽广,同时海拔也逐渐上升。年平均气温在0-6℃之间或更低,由于寒冷和大风,几乎没有无霜期存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00mm或更少,西北部区域甚至不到50mm。青藏高原的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9月,而在羌塘北部由于寒冷,通常是降雪、雨夹雪或者冰雹。

降水、温度和风对于植被生长有重要的影响。从植被类型来看,羌塘南部为高寒荒漠或高山荒漠草甸,北部为高寒荒漠或荒漠草原,东南部草原还有一层10-40cm厚的草皮层,但西部和北部区域土壤状况很差没有草皮覆盖。羌塘南部的优势种是针茅,中部优势种为针茅和青藏苔草,北部优势种为青藏苔草和驼绒藜。针茅属草类是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的重要食物,特别是在冬季。也正是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减慢了人类的脚步。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千年纠葛

自更新世前期开始,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诞生之前,就有藏羚羊、野牦牛等物种在青藏高原生活。后来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开始在草原上捕猎作为食物。在一千年前,或许更早些时候,第一批游牧民族来到这片草原开始生活。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开始共存。

19世纪后期,第一批西方人来到这里。他们看到了大群野牦牛,大队迁移的藏羚羊以及数量奇多的藏野驴。很难想象,在如此贫瘠的草原,竟然养活了如此数量可观的动物。20世纪之后,青藏高原上许多地方的野生动物几近消失。但在羌塘,直至20世纪中期,仍维持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

20世纪60年代,游牧民族开始向北迁居,逐渐深入羌塘。人类的的势力范围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交集面积迅速扩大,羌塘的野生动物们面临的威胁也逐渐凸显出来。80年代,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乔治·夏勒博士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始对羌塘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他和国内的野生动物学家一起支持和提倡针对羌塘的保护行动实施。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接受了在羌塘地区开展保护项目的建议,建立羌塘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之一。羌塘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于200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陆地自然保护区。在羌塘保护区的南部,还建立了色林错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许多面积较小的保护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狩猎是影响野生动物数量的原因之一。虽然藏传佛教教规禁止打猎,但狩猎是羌塘游牧民的传统谋生方式:在食物短缺时捕杀野牦牛、藏羚羊、岩羊和藏原羚,用野生动物的皮张和其他产品进行交易。羌塘牧民的生活非常艰辛,打猎使他们得以生存,这并不能反映他们所拥有的宗教情感,而且以满足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捕猎并不会严重威胁到羌塘的野生动物种群。然而利益的驱使,使得很多唯利是图的盗猎分子把枪口对准了羌塘的野生动物,无节制的杀戮才是使羌塘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的主因。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羌塘野生动物最为黑暗的岁月,当年的“沙图什贸易”差点让这个最适应高原的物种——藏羚羊从地球上消失。

1991年,《西藏野生动物法》颁布,情况开始好转。当地管理部门严格执法,牧民的枪支被没收,非法狩猎的人被逮捕。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开始重点打击藏羚羊绒交易——双湖、尼玛等地建立了检查站,保护区1995年开始组成反偷猎巡逻队,在冬季进入羌塘逮捕非法盗猎者。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藏羚羊绒交易,中国陆续与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合作开展联合执法打击行动。

直到现在,每年藏羚羊的产仔和繁殖期,羌塘保护区森林公安与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都会深入羌塘进行巡护。并且羌塘草原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名负责定期巡护的野生动物保护员。野保员一旦发现可疑的人或者车辆痕迹,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林业部门。通过这些努力,非法狩猎在羌塘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野生动物数量也开始回升。但野生动物保护不仅仅是打击非法狩猎。

人口和家畜数量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生存环境变化,现有的草原管理方式,牧民生活方式从游牧逐渐开始定居等等,都成为影响羌塘野生动物生存的因素。尽管千年以来,家畜和野生动物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存着,但在生存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家畜数量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例如,原本羌塘南部区域也是野牦牛生活的区域,但现在这里已经很少能够见到野牦牛。

猜你喜欢

野牦牛羌塘藏羚羊
我们都爱藏羚羊
羌塘禁区
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
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野牦牛 可可西里的最后守望者
西藏南羌塘盆地侏罗系海平面相对变化初步分析
玛依岗日的野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