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灵性与个性
2015-06-16安桂贤
安桂贤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基本目标,难道除知识外就没有更崇高、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吗?譬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探索未知、如何动手操作,等等。数学教学可以说什么都不缺——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缺少灵性与个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打造灵性与个性呢?制定差异目标,促使主体确认;扶持创新个体,促使自主参与;拓展活动空间,促使自主完善;实施差异评价,促使自主整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灵性 个性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仍不乐观,有的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并以此为教育的唯一的、最高的目的。当教师的,恨不得把所有数学知识都灌输给学生的脑子里;做学生的,也恨不得把所有数学知识一点不漏的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至于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价值、作用,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学习有没有帮助,教师和学生是不会管的,只会认为掌握的数学知识越多越好。其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基本目标,难道除知识外就没有更崇高、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吗?譬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探索未知、如何动手操作,等等。我们数学教学可以说什么都不缺——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缺少灵性与个性。
什么是灵性与个性呢?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灵性与个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灵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于思考,不去探索研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灵性,因为他总想和别人理论、探究、辩论。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答案、现成公式、现成时间的简单归纳,但灵性与个性关注的是未知世界,这就是知识与灵性、个性的区别。第二,掌握了很多的使用技能也不等于有个性。一个人学会了电脑,学会了开车,但他却不一定富有个性,因为他有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而内心对这些却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能从中悟出灵感。真正有个性之人,应对自己从事的活动感兴趣,及时没有什么好处,自己也愿意去做,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在做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个性呢?
再回过头来对比一下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对知识的过分追求,从而淹没了探索的渴望。这样的数学教育,能有灵性与个性的数学教育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制定差异目标,促使主体确认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品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多元性、差异性。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笔者制定了以下三个基本目标:(1)了解问题的结论,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2)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3)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应用题。目标一是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准备的;目标二是中等以上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目标三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答一些本质特征不变、稍作变式延伸或改变其本质特征的变式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确认自己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扶持创新个体,促使自主参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层次不同,常常会提出许多具有个性色彩的问题。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并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以这些极富创新精神的个体行动与情绪感染其他学生,使他们在思维的相互诱导和撞击中闪现新亮点,产生新的飞跃,进而出现创新思维“火花”。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猜想这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小学时学过,学生很容易回答是180°。那么大家想想看,为什么是180°?哪位同学能给出验证方法?这是一个转折点,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就有几位同学想到剪下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体现了学生转化创新的新思想。
三、拓展活动空间,促使自主完善
“活动是人类生命、能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本源。”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蕴含着许多自主活动的空间。比如,在例题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问题的方式方法,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新知识应用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实例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在课外活动中,有的喜欢趣味数学,有的则喜欢竞赛天地……但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挖掘合适其个性发展的的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积极、适时地拓展学生自主活动空间,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自在的学习,就一定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在充满灵性与个性的空间里自由翱翔。
四、实施差异评价,促使自主整合
实施差异评价,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既要善于发现好学生的潜在问题,更要尽可能地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只用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这就是我们渴望的教学教育。
总之,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灵性与个性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本质灵魂,当我们的初中数学教育具备上述这些特征时,我们就可以大声地宣布:我们终于有了灵性与个性的初中数学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祈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毅龙.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1,(12):241.
[2]张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21).
[3]陈长付.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水平[J].考试·教研,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