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2015-06-16强风娥
强风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情感激发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可以让学生深入其境地领略课文内容的精彩,同时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根据教学经验累积以及教学研究思考,从四个方面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分别是借助于体态语言、语言情感、音乐和画面以及适当表扬与鼓励等,借助于以上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以此构建出更具效能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体态语言 语言情感 音乐 画面 表扬 鼓励 在教学环节中注重情感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这也成为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儿童在学习时,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更大程度地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可以将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也是体现在教学互动中的情感交流。不过,在现有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教学状态,虽然课文内容非常有趣,但是原先的教学方式却让课文内容变得乏味枯燥。正是因为此类原因,让学生思维变得迟钝,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冷清平淡。教师认为是学生不愿意动脑思考的问题,学生认为是教师讲课缺乏技巧的问题。所以,怎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习情趣?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助体态语言,给学生鲜明、形象的直观提示
小学生具备着此年龄段特有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这也是体现出小学生具有着感染性的情感表象,在特定的情况下,小学生情感能够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进而达到集体性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互动,这包括着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两个层面。譬如,教师朗诵时可以用面部的表情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可以用手势的摆动展现出强烈的情绪等,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课文学习的感染,身临其境感受文章的内容。
二、点滴渗透语言情感
语言的交流,成为情感沟通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着强烈的感染度,以此产生共鸣式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选择富含感情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授课,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体验,教师教学情感包括柔和亲切、激情昂扬、优美恬静、强烈语气等,借助于无形的情感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深刻领悟文章的精髓。例如,在教授《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本人充满激情地喊道:“为了打到帝国主义,为了抵御日寇,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有一位放牛娃为了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当学生读到课文中二小牺牲的场景时,我又继续说道:“虽然小英雄壮烈牺牲,但他革命的气魄和英勇的气概将会永存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就让同学们再朗诵一遍课文,细细品味王二小伟大的革命精神吧!”在座的学生听到我富含激情的教学语言,都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朗诵情绪。
三、恰当运用音乐与图画
在阅读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教学意境相得益彰的背景音乐,借助于此种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譬如,在教授《翠鸟》课文时,在朗诵课文过程中播放大森林协奏曲,让学生好像身临其境的畅游在大森林的绿色自然中,仿佛亲眼看到漂亮的翠鸟,亲耳听见清脆的翠鸟啼叫,振奋学生的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图画教学信息比语言教学效果更为显著,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描绘相应的场景,图画信息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相应的图画。让学生将自己塑造的图像和亲眼见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将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提升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情趣、调节学习情感。借助于此种教学方式,将会有效组织学生的情绪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学习中更好的拓展知识和理解课文,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理想的智能拓展。譬如,在教授《镜泊湖》《观潮》等文章时,依托于画面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呈现出多幅壮观震撼的景象,能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情共鸣,客观上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四、适当表扬与鼓励
教师在授课环节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会快速提升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和主动性。从小学生群体角度分析,他们更喜欢接受鼓励和表扬。如果教师对问题回答好的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时,被表扬的学生非常开心,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这也会产生氛围式的影响效果,让其他的学生也开始跃跃欲试。采用此种教学理念,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此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伴随着学生情绪高涨,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参与的快乐。在此进程中,可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不断变化教学节奏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课堂教学时将会发现,枯燥乏味的教学节奏,将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采用不断变化、松弛有度、跌宕起伏的教学节奏,能够持续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的情感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有效把握教学节奏。
教师在控制教学节奏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在课堂教学时,针对于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要放慢教学节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对于次要的学习部分,要加快教学节奏。其二,需要教师合理把握教学难易内容,做到适度有效的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的真实情况,难点教学内容用通俗的例子引导学生们学习,对浅显教学内容采用跳跃式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新鲜感。其三,需要教师科学安排教学知识的快慢。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效率,考量单位时间内信息的有效传达。通过上述的方式,以此构建合适的教学节奏。
从整体课堂教学层面分析,采用快慢交错的教学节奏,能够形成规律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学节奏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持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教学中的各种情感因素,通过多层次的有效延拓,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感染力。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明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尚文杰.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孙静.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36).
[3]顾桂荣.试探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08).
[4]陈英.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