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徽枞阳县浮山摩崖石刻的科技保护

2015-06-16王乐群安徽省枞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安庆246701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1期
关键词:枞阳县浮山摩崖

王乐群(安徽省枞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安庆 246701)

浅谈安徽枞阳县浮山摩崖石刻的科技保护

王乐群
(安徽省枞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安庆246701)

安徽省枞阳县浮山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有唐至近现代摩崖石刻480余块,具有年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分布密集、作者广泛、书体兼备、内涵丰富、价值巨大等特点。本文对安徽枞阳县浮山摩崖石刻现存的主要病害,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踏查和勘察。提出了针对性的科技保护方法和措施,以期对浮山摩崖石刻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病害枞阳浮山摩崖石刻保护

1 引言

安徽省枞阳县浮山风景名胜区内保存着唐至近现代的摩崖石刻达480余块,具有年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作者广泛、书体兼备、形式多样、内容多广、内涵丰富、价值巨大等特点。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初,为了更好地完成《浮山摩崖石刻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县文物部门对浮山摩崖石刻面临的病害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踏查和勘察。结果表明:由于石刻年代久远,且大都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石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尘、结垢、烟熏、风化、粉化、溶蚀、变色、残缺、裂缝、断裂、空鼓、危岩、松动、生物覆盖、动物痕迹、水流痕迹、盐性沉积、鳞片脱落、片状剥蚀、人为刻画等主要病害。因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石刻进行抢救性的维护和修复,不仅是对其加强保护和传承的需要,而且也是利用其服务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2 科技保护措施

(1)表面清理。人工清除石刻周围的植物及其根系之后,先用高压水枪冲洗石刻表面和裂缝内积尘,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刷石刻表面3~4遍,洗除附着其上的各种结垢;针对石刻表面微生物的不同形态,可视情况分别采用单纯湿刷或者先用氨水或AB-57作用后再用湿毛刷等机械方法加以去除。对于较难处理的硬质污垢,可采用竹签或竹刀等来轻轻剔除。整体清理后,再用有机溶剂刷洗,将未洗干净的部分刷洗干净。最后使其自然干燥或用高压气枪将其吹干,使石刻处于一种较为理想的预处理状态。

(2)脱盐处理。由于岩石本身会吸收来自空气中和地下的水分和潮气,因此带有可溶性盐的水分会在石头内部和表面扩散,并随着环境的干湿和冷热的变化产生水力压力,结晶析出岩石表面,造成体积膨胀而损坏石刻。宜采用纸浆贴敷的方式除去石刻内部可溶性盐,直至其电导率基本稳定为止。脱盐处理工作不仅可以预防可溶性盐的进一步扩张,而且可为保护材料的渗透疏通孔隙。

(3)灌浆处理。对石刻已出现裂缝、空鼓、成片状起翘等病害的部分进行灌浆修复。首先采用E44树脂与80目的石粉及其它助剂调制成胶泥,用于抹平、封闭缝隙,待胶泥完全固化后,涂刷清水洗去漏出了浆液。然后采用水硬石灰灰浆作为灌浆材料,在封闭的空鼓区域边缘,用高压灌注枪或注射器插入预先留下的灌浆口进行灌浆并振动使其密实。灌浆时要注意控制灌浆压力,要使用棉包适当支撑空鼓区,避免表层岩石脱落。

(4)加固处理。对石刻存在表面风化剥落的部分进行加固保护。加固前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石刻本体,达到通透毛细管的作用。待乙醇完成干燥后喷涂加固剂,小块石刻可选用雷马士300渗透液进行加固,大幅石刻应用SAE-300弹性加固剂对岩石进行渗透加固。SAE-300在溶液中缓慢水解,反应过程时岩石的矿物颗粒被硅酸胶膜结合在一起,无副作用,不影响岩石的吸水率等物理本质特性,并且在岩石表面不生成隔离层,而形成均匀的强度剖面,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憎水性、和耐候性,常常运用于石质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之中。

(5)防水处理。使用无水乙醇溶液浸湿石刻表面,待乙醇完成挥发、石刻表面干燥后,喷涂丙烯酸树脂类和有机硅树脂类等防水材料,隔绝水介质,切断污染源,以达到最低限度地降低岩面风化速度、减弱风雨烟气等因素侵蚀的效果。

(6)危岩处理。①石刻本体周围所形成的危岩体,以板状、柱状、倒锥状的最为常见,也极易发生崩塌错落,其保护工程采用隐蔽性结构加固处理的措施——锚固技术。分预应力锚索、抗剪锚杆、砂浆锚杆、裂缝封堵及灌浆、预应力锚索框架、综合截排水等处理措施。锚固技术可使临空面附近的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这是目前文物加固工程运用的最为普遍的危岩加固措施。考虑到文物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石刻的危岩体或滑塌体在保护工程结束后不允许有变形量,若出现变形,即使很小的变形,将使石刻本体随之发生变形而受破坏。因此,加固工程最好能采取预应力锚索结构来主动施加预应力以约束危岩体或滑塌体变形。②对石刻周围出现的破裂、松动等受损现象的岩体和残存的支护木,使用钢锚杆对接,改性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胶、芬考修复砂浆等加固剂灌浆嵌补等方法加固,以增强岩石的完整性和岩体强度。近年来采用的电注浆水玻璃—氧化钙方法,效果显著,既能使岩体得到加固,又可使石刻脱水脱盐,使其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增加。③对石刻保护范围外有潜在崩塌落石危害的山体,采用SNS柔性拦石安全网防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危岩失稳、崩塌的诱发因素。该系统既可有效防止崩塌灾害, 消除崩塌隐患,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原始地貌和植被,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7)生物病害处理。浮山山体主要是火山熔岩,具有多孔呈蜂窝状、粗糙不平、亲水强的等特征,为细菌微生物提供了稳定且最佳的生长环境。一方面,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害,使石刻表面长期黏附着一层层黑色、褐色和绿色的苔藓类物质。另一方面,这些微生物物质在新陈代谢的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酸性物质持续不断地对石刻表层进行腐蚀。表面清理不能完全去除其深入孔隙的根系、孢子等。为防止细菌等微生物对石刻造成持续的损坏,必须定期去除、防治,霉敌、尼泊金甲酯、桑普MIT等杀菌防腐剂对微生物不仅有很强的杀灭能力,还能有效地预防微生物的再生,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防止、抑制石刻表面滋生微生物的材料来加以应用。

3 结语

保护摩崖石刻的目的,既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坏,最大限度地延长它的寿命长度和最大限度保存其历史文化信息,应该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是为了保护原有材料及结构,补强或加固原用材料。为此,在枞阳浮山摩崖石刻科技保护过程中要考虑到病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在选择新技术和新材料时,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是能够有利于摩崖石刻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保存。

[1]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古建筑石刻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张建荣,龚静秋,白露.广元皇泽寺石刻摩崖造像危岩抢险加固工程浅议[N].北京:中国文物报,2009.9.25.

[3]雷惊雷,黄美燕,等.摩崖石刻风化及其保护材料[J].重庆:材料导报,2012(15).

王乐群(1962—),男,本科,研究方向:地方文物考古、文物科技保护等方面。枞阳县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所(馆)长、文博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地方文物考古、文物科技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有《枞阳文物志》、《枞阳县历史名人评传》、《枞阳商周青铜器》等。

猜你喜欢

枞阳县浮山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山西浮山: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莫娴作品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浮山云舍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淹人不成反灌己的浮山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