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现场感和表现力
2015-06-16王欢
王欢
摘 要 现场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是最具鲜活性与生动性的新闻报道形式。广播记者在对现场进行播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所要报道的内容、时间悬念的准确设置,新闻术语的恰当运用,以及对点位进行设计等,这样才能够增强新闻现场报道的现场感与表现力。本文就变“热场”为“热力”,增强现场感与表现力、充分准备报道内容、恰当运用报道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播记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广播记者;新闻现场报道;现场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6-0029-02
检验一名广播记者的综合素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其进行现场报道。因为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必须要有相当的新闻敏感性、快速灵活的反应性、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广播记者如何对现场进行报道,来增加现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呢?本文就此作了详细的
研究。
1 把报道内容准备充分,增强现场感与表现力
广播新闻一般以消息为主,简短而具有时效性,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具有精简新闻的功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新闻现场的环境作一定的了解,为表现新闻内容的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记者对新闻进行现场报道前,要为自己留一点时间空挡进行准备。首先对受访者的经历、生活背景、性格以及爱好作一定的了解;或是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作具体熟悉。此外,还要了解现场观众对该则新闻的态度。做完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广播记者要迅速组织好新闻报道的语言,并使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新闻报道能够形象、逼真现场情景。
此外,广播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要注意典型音效的采用。这是因为现场音效是影响现场报道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飞机起飞的声音,马达的轰鸣声等典型音效,常常会被广播记者采用,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与表现力。由此看出,广播记者要做好一个成功的现场报道,必须将前期准备工作做足,并要充分考虑现场音效的作用。
与纸媒、电视媒体的报道不同,广播媒体仅利用声音来传播新闻讯息的。而听什么才能吸引受众就成广播最为重视的问题。例如在对特技飞行表演进行播报时,它的声音的内容就是要向听众描述出小型飞机的样子,使观众清楚了解小型飞机的特点,从而对新闻背景做详细的了解。那么,记者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具备细致、善于观察的性格特点。
2 把时间悬念设置准确
受时间限制,现场报道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整个新闻事件交待清楚,让观众获取准确而可靠的信息。对于可预见的事件性报道就隐含着一个时间悬念。比如在对特技飞行进行报道时,除了对此则新闻的基本信息作介绍外,还应将飞机从起飞开始后飞到城市上空所需要的时间悬念设置准确。这个时间悬念要传递给听众,从而将现场报道本身独特的时间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在新闻报道中,对时间悬念的设置尤为重要。报道中的时间提示,仿佛是一场现场演出的倒计时,让听众充满期待。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间悬念在进行设置时,必须科学而准确,否则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 将报道语言进行恰当运用
广播记者在对现场新闻进行播报时,语言要做到通俗准确,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频率,以此确保观众能够听懂、理解。如果确实需要出现专业术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解释。虽然,广播语言需要口语化,但是也不意味着啰嗦和缺乏逻辑。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简练干净,减少语气助词如“恩”“啊”“那么”等的运用,使听众听起来流畅。同时,语言的逻辑性也是现场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其中之间的关联度,信息之间的起承转合,都需要按照逻辑顺序组合排列。在语调上,广播记者还应做到和谐而准确,最好使用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语调。这样不仅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了形象而逼真的画面感,而且能够加深听众对报道的印象。因此,现场报道虽然在形式上是以“说”的方式呈现,但内容的组织跟“写”文章一样,需要精密安排,字斟句酌。
4 增强新闻敏感度
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完成解说、采访等一系列工作。它不像事后的采访写作,可以有时间进行资料补充、思考。因此,对记者来说,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这首先就体现在记者要注重把握新闻的敏感性。记者在对新闻进行现场报道时,要多注意观察,用眼睛采访。同时在平时生活要对社会热点或是生活小事多留心,并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自我的经历,知识的积累等作为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条件,从而保证新闻报道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此外,记者要做好各项采访的准备工作,尽力做到让新闻既有现场感又有深度,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5 以“点位”来“点睛”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记者要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选择最符合的形式进行报道。如报道一个突发事件,它的主题就面临着价值提炼与焦点引导的选择。因此在报道点位上也需要进行仔细思考。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中,笔者在汉旺一废墟旁边见证了救援人员施救的全过程,并进行现场报道,同时录制了救援人员与废墟下被困人员的对话,现场感强烈。另外在一些可预见性事件的报道中,就更需要对点位进行精心布局。如在报道成绵乐城际列车开通时,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不仅在列车起点成都东站搭建直播台,进行列车出发前的报道,同时在列车沿线如江油、峨眉山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站点布点记者,以不同点位的特点带出成绵乐城际列车对沿线城市经济、市民生活的改变。
此外也由于选择的事件与角度的不同,在进行具体报道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播报声音,这也是新闻具有真实性的具体体现。但不论以何种角度对新闻进行波导,新闻记者都要以触及听众情感,引发观众为目标,使报道的新闻具有价值。这也就是新闻专业术语所说的“点位”,即找到新闻中心思想,为什么对其进行报道。新闻“点位”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广播频率的整体来“点睛”,从而达到亲切而自然的效果。
6 对现场进行积极把握
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新闻现场的气氛,增强现场的表现力,是新闻记者重要的职责与任务。要出色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记者要对现场的宏观气氛进行准确把握。例如在大型竣工现场进行报道时,记者要凸显现场的热烈气氛;在批评报道现场,要显出现场严肃认真的气氛,在抗震救灾的现场,要传递出悲壮而凝重的气氛。
当然,记者的解说也是增强现场感的重要方面。记者在解说时,增强自己的眼睛、耳朵与口语表达能力,缩短人与时空的距离感。增强人与时空的距离。将现场报道的时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7 精心组织问题,增强感情交流
在对广播新闻进行现场报道时,为了使报道清晰明了,节目主持人会与记者进行连线沟通,从而帮助听众对现场情况作详细了解。所以,记者在报道时,要在现场进行快速的思考,针对热点、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采访。并且采访方案、报道意图对记者的提问技巧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记者所提问题能够深度挖掘出新闻事件的价值,那么就是有效的提问,就能够使报道具有深刻性。所以,在采访进行中,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与采访目的,要使用不同的谈话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场新闻报道的成功。
8 结论
广播新闻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的载体,要想在媒体行业得到更好地更快地的发展,提高电台的收听率,在媒体市场的快速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来对广播新闻进行报道。且实践证明,现场报道也是最具有时效性的报道方式。因此,对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现场感和表现力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精心组织问题,增强感情交流,积极把握现场,以“点位”来“点睛”等八个方面的详细说明,希望能够对广大新闻媒体人的现场播报能力,与新闻价值的提高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梦婕.情真意切景相融对如何做好广播现场报道的思考[J].今传媒,2012(8).
[2]李玲.浅析电视新闻记者如何提高现场报道的质量[J].金田(励志),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