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015-06-16宗亚飞
宗亚飞
摘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省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正确的选择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否则,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目前,各省区在抢占先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制约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切实防范潜在风险、避免盲目发展陷阱、科学培育发展区域型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29-03
区域发展是国家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育发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地方面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着眼点,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发展的诸多挑战,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步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的着力点[1]。然而,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各省区在抢占先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制约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切实防范潜在风险,避免盲目发展陷阱,科学培育发展区域型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积极意义。
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发展决策的盲目性带来产业选择的趋同性和产能过剩
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地政府为了早出业绩,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有经过严密审慎的研究论证,甚至没有经过审批,就一窝蜂地上马新兴产业项目。有统计显示,全国已有30个省份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份超过17个。各地一哄而上的同质性竞争使得短短数年时间内,一些新兴产业就陷入了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的困境之中,大有“早衰”的症候。以光伏产业为例,多年持续暴利使得光伏产业骤热,加上新能源这一环保低碳的概念,各地方政府蜂拥而上大规模建造光伏产业园。目前,仅江苏省就在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13个城市建成或在建光伏产业园。如此高密度的重复建设,当面临经济萎缩导致国外需求收缩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企业将长期处于去库存化阶段,最终走上倒闭或被收购的道路。风电设备、锂电池材料、碳纤维等行业也已经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倾向,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带来资源的浪费。
如果不能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出现传统产业的投资“潮涌现象”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产业形成有效产能之后可能会陷入低层次竞争(有些产业已经出现),不是靠技术赢得市场,而仍然是靠价格占据市场,最终带来物质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损失;另一方面,阻碍地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破坏了正常合理的区域分工,导致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区域间联系效应的发挥,最终严重削弱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新兴产业发展仍然沿用传统发展方式
新兴产业本身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发展性的特点,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战略性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但从目前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方式。
1.新兴产业发展继续采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大量投资,“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从各地“十二五”规划中不难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以投资为主,几十个千亿级产业园呼之即出,全国正上演着一场全国式的经济赛跑。2013年1—6月,安徽省37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9亿元,完成全年的83.2%,六七个重大项目的厂房基本完工并试生产。陕西省2013年1—5月,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合计552亿元。在政府的主导下,各地在发展中过于注重大工程、大项目的投资,习惯性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揠苗助长”,拉开架势搞招商、平土地、修路、盖房和建园区,期望在短期内形成若干新兴产业的大规模产能。但对于如何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何通过掌握共性关键技术,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控制力,进而形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能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等核心问题关注不够。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很可能引来的不是高新技术,不是环保产业,而是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卷入投资过热、过度发展的怪圈。江苏省能成为光伏大省,很大程度是由于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和部分技术领先三重优势的叠加。这些年来,成倍增长的粗放扩张模式使江苏光伏产业获得持续多年的暴利,同时也使投资者忽视了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最终超八成以上的光伏企业在“双反海啸”中陷入困境。
2.新兴产业发展仍然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从目前看,各省区在发展新兴产业上仍然没有改变政府主导的传统做法,地方政府凭借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和调配能力,扶持新兴产业快速扩张,包括利用土地、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手段。这种方式会放大企业的投资预期,造成企业对未来发展过于乐观,导致企业在投资项目投资方向的选择上出现盲目性。而地方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把重点放在快速的产业化上,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创新能力是否具备、产业发展是否有优势等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在各地“十二五”规划当中,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没有一个不把新能源作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3.新兴产业在技术环节仍然在低端跟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高精尖技术,新兴产业应该建立在产业技术体系基础上,使其能够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技术体系的话,就很难有持续的发展能力。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面临着顶着高端产业的名头,却只能在全球产业链中从事低端制造的困境[2]。反映出各省区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只关注发展新产业和加快产业规模的扩张,忽略和淡化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建设。比如,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在许多省发展,但主导设计技术都来源于国外,我国企业发挥的只是装备制造优势和产业快速配套能力。并且我国生产的太阳能多晶硅95%用于出口,其生产过程是高能耗的,对国内自身的新能源发展贡献不大。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下,我国仍处于技术引入和产业承接阶段。如许多跨国药企对华冲击的手段,从原来的处方药销售和高端医疗市场寡头把持转变为对我国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外企占领京沪粤等产业高地并占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国内一些企业不得不向二三线城市转移[3]。如何应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对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 产业集群效率低下难以形成经济规模
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Porter,1998)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由美国硅谷产业群、中关村电子及计算机产业群、深圳华为科技产业群发展的实践证明,加快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将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整合和快速增长。目前,全国的主要省市几乎都遍布各种形式和大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虽然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增长速度快但是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连接较为松散、上下游的产业链比较短以及具有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地方政府为谋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求大,引进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和缺乏关联性的产业,产业集群最终变成恶性的地理聚拢。这种情况不利于产业集群功能的发挥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四)对于产业体系建设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从零做起,也可能是在传统产业上嫁接形成,但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产业体系和产业系统建设进行相应的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从研发环节开始就要考虑构建完善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使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下游配套成龙,围绕终端产品产业带动培育形成一个配套产品产业集群,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就能实现主体产业和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从目前我国各省区新兴产业发展来看,对于产业体系和产业系统建设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各省区没有根据各自的产业、科技基础和综合优势,培育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这就使各省市之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难以形成互补型产业结构,而在龙头企业培育、关键技术突破、基础能力提升、专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也难以与其他省市有效衔接和互动,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部署,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全国的总体区域布局和相应的宏观指导
由于缺乏全国的总体区域布局和相应的宏观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各地方和企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都在增强,培育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良好的条件。但如果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数百个大中城市都锁定这七个领域,有可能在短时间里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从区域规划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各省市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体上与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似,几乎都选择了七大产业。这足以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果宏观指导缺位,必然会导致下一个阶段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所以,从宏观层面加强国家规划布局和宏观指导,积极引导各地根据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综合优势,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几个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着力突破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瓶颈制约,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培育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新兴产业,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急需设计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国总体区域布局图。
(二)地方政府错误的绩效观
1985年,我国引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从此GDP增长率开始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方面。GDP指标的引入,一方面,促进各级政府做好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长时间以来,我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到目前为止始终无法摆脱“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仅仅依靠市场“无形的手”是不可能形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寻找“政府干预”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平衡点。但是,各级政府把投资作为提高绩效以及地区间比拼的主要手段,高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本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入分析论证和对比研究,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工商注册、土地审批和税收优惠等方面越权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形成目前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的局面。
(三)区域之间横向沟通不够,缺乏协调合作
由于区域之间横向沟通不够,缺乏协调合作,各地方和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出现了“齐抓共上”的混乱局面。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根据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实地调研的情况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业;约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业;另外有5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4]。这些地方是否适合发展这些产业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在各省市发展规划中无法体现区域联系,而是各自为政,互相模仿。各地区自己定调规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复建设和趋同化问题,造成区域产业的无序发展以及资源的过度浪费,如果各区域能够在遵循产业分工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下,积极打破行政区划约束、强化区域经济利益、深化产业区域合作,是可以减少和消除问题的发生。
(四)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比较乏力
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技术研发速度加快,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技术创新应用到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并推动这些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当前,由于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中竞争力不足,处于弱势地位。
1.技术支撑比较乏力。首先,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区域差距悬殊。如据统计资料,福建省制造业科研投入的总经费仅为110.95亿元,仅占闽粤浙赣四省的10.6%,全国水平的3.1%[5]。这不仅阻碍技术研发的进程,而且导致区域产业竞争力极为不平衡。其次,科技创新政策不健全,区域落实不到位。各地区通过积极制定财税政策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支持,但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资金面临严重缺口。最后,基础研究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市场化艰难。各省市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技术创新市场转化方面存在“短板”。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曾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能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
2.人才发展矛盾突出。第一,人才分布失衡,华东、华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北、上、广、深聚集了超过30%的人才。而广大中部、西部以及东北等地区的人才缺口较大。第二,创新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了解世界技术动向、当代产业结构动向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运作基本规律和惯例的大师级领军人才。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时期的瓶颈,已成为困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亟待破解的难题[6],也是各省共同面临的问题。第三,配套型人才缺失,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不仅需要网罗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而且更需要有大批精通自然科学、营销、管理、财会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高级配套型人才。
(五)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十二五”期间,从各地区有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中不难发现,各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大同小异。首先,基本上是惯用的政策措施,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等,框架及内容缺乏创新。其次,政府干预过多,忽略了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地位,产业政策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服务。再次,政策严重滞后,当产能严重滞后,国外市场冲击国内市场时,政府才发现政策的漏洞很大。最后,区域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突破新技术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殊不知技术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尤为重要。一旦研发政策与产业发展脱节,技术会很难应用到企业中去,所以既要重视技术创新,又不能忽视体制机制的前瞻性作用。
三、结论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区域优先抢占新一轮经济制高点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从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随之也暴露出很多现实的问题。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总体区域布局和相应的宏观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地方政府错误的绩效观引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无法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区域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导致产业体系建设进程缓慢、产业集群效率低下;由于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处于很弱的地位。
所以,分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趋利避害,并积极营造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是当前各省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苏多杰.培育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95-99.
[2] 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3):9-17.
[3] 金灿.生物医药产业陷“低端漩涡”边缘[N].江苏经济报,2012-06-19(A03).
[4] 刘峰,李哲,陈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建议[N].中国科学报,2012-11-05.
[5] 林民书,刘名远.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和策略选择——以海西经济区为例[J].福建论坛,2013,(1):131-136.
[6] 于新东,牛少凤,于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矛盾及相关对策[J].红旗文稿,2011,(19):19-21.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