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

2015-06-16洪武彬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桥工程控制措施

洪武彬

摘 要:在当前的路桥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给路桥工程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就是其中之一。分析了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以提高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安全。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桥工程;软基路基路面;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1.137

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是路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施工控制不到位,就会引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桥台跳车灾害,给路桥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研究,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进行控制,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对于保证市政路桥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地勘察工作不到位

在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根据路基实际情况的不同,需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比如选用粗粒料来填筑路基或者采取搭板法、加筋土法等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软土路基起到改善作用,提升路基的抗剪强度,降低路桥过渡之间的刚性变活,进而有效降低路桥之间的沉降差异,提高路桥过渡段的平稳性,降低桥头跳车灾害发生的概率。

但是,选择这些处理方法时还要考虑过渡段软基路基实际情况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实地勘察工作必须到位,但是在实际当中,依然有许多设计单位并不注重实地勘察,只是依赖以往的数据进行设计,增加了施工方的施工难度,导致软基路基处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降低了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质量。

1.2 软土路基处理不恰当

桥头跳车是路桥过渡段最容易发生的灾害,主要是由软土路基处理不当引起的,而软土路基处理不当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①计算错误。在对软基路基进行处理时,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与软基的实际数值之间出入较大,因此得到的结果自然无法符合软基路基实际情况,导致处理后的软基依然存在各种问题。②设计不当。在软基施工设计中,并没有充分勘察地质,仅依靠较少的布控数量、较浅的钻探深度得到的数据作为设计基础,并不能完全反映软基路基的详细信息,导致许多软基的力学性质、深度等问题没能被及时发现,做出的施工设计图也存在较大偏差,最终给施工造成干扰。③雨水因素。施工时,没有考虑雨水等因素给软基路基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导致路堤填土被雨水带走,形成水土流失,降低了软基路基的强度。

1.3 台背路堤压实不足

台背填土是路桥过渡段中许多明涵、通道等施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施工水平的高低对于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大影响。但是,在实际当中,台背路堤压实不足问题时常发生,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经验、填料、施工顺序等。台背路堤压实不足会引起软基路基路面沉降不均匀,在受车辆荷载、其他外力长期影响后,会使路桥间发生差异沉降,造成路面平整度的降低。

2 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控制措施

2.1.1 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整个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造成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具体控制措施有:①作为固化剂主原料的水泥,要结合工程实际来选择,注浆多选取42.5的袋装水泥,在配合比上,要通过试验来确定砂、粉煤灰等的掺入量,必要时,还可以添加减水剂、稳定剂等物质,以提高混合料的整体性能;②在路堤填料的选择上,在选择渗水性较好的前提下,结合土壤的塑限和液限等实际条件,通过计算土壤松浦厚度、压实遍数的曲线关系,采用最为合理的填料类型,保证路堤的压实性。

2.1.2 做好软基路基的初步处理

软基路基的预处理对于后续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在施工之前,需要先对路基基面进行检查,保证基面层洁净、干燥,然后才能开始后续施工。同时,还要将相应的施工材料、配套设备等摆放到位,比如电力设备等,以保证后续施工的连续性。

2.1.3 加强软基路基施工设计控制

路基施工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可靠性,因此,在设计上要加强控制。一方面,要对沉降进行控制,通过选用斜坡式沉降的方法取代交错式沉降,实现对路桥过渡段的沉降的控制,同时,计算合理的路基沉降值,最大程度地降低沉降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过渡段缓和设计,根据过渡段的强度差异,采取合理的路基和路面结构,保证桥台和路堤之间刚性的适宜,并选择科学级配的材料,从而提高过渡缓和段的整体强度。

2.2 施工过程阶段的控制措施

2.2.1 加强对桥台软基处理的控制

在桥台软基的处理当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水泥粉喷桩、预压荷载、排水加固等几种。这些处理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2.1.1 水泥粉喷桩方法

水泥粉喷桩方法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其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较小,较为环保,且安全性较高,在软件加固效果上,也比其他方法好。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即较高的施工造价成本,这一成本并不是所有建设企业能够承受的。

2.2.1.2 预压荷载方法

通过给予软基路基以相应的荷载,对路基进行预压,从而提高路基的强度,避免后期沉降不容易控制的问题。此方法的优点是施工较为简单,但在预压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较大的沉降,且施工周期较长。

2.2.1.3 排水加固方法

排水加固方法通常是利用塑料排水板将软基中的水分排出,降低软基的含水量和孔隙率,从而使软基土层更加紧密。此法的优点在于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但施工期会比水泥粉喷桩法长。

2.2.2 采取合适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形式

在桥台台背的结构形式上,多采用土工隔栅的方法。土工隔栅能够与软基一起承担路面上的压力,帮助提高软基路基的抗剪强度,避免土体受力后发生的侧向位移,保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不受影响,从而提升路基的变形模量。土工隔栅在施工时,其会与路基之间产生摩擦力,将上部的压力进行重新分配,从而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加上土工隔栅具有较大的弹性,不会出现变形累积,避免了地基在长期负荷下变形问题的出现。

设计相应强度和长度的搭板。搭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路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情况,在设计搭板时,需要合理确定其长度和强度,具体措施为:①与路面设计的使用寿命相匹配。由于路面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随道路下沉在纵坡上出现变化,因此,搭板需要与路堤沉降倾角相对值保持在固定范围内,一般为1/300~1/200.②长度超过桥台台背未压实的土体部分。

2.2.3 做好路桥过渡段施工的组织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能够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的科学有序,其管理内容主要有:①保证路基填土、压实与桥台施工之间的衔接;②根据实际需求对碾压机械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路基的压实度;③在不同的路基沉降部位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 结束语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对路桥工程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其施工质量的问题。对此,应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健.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究[J].江西建材,2013(03):219-220.

[2]谢晓涛.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168,170.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市政路桥路桥工程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市政路桥的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