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玉多情传统美男标准几何

2015-06-15张竹瑞

中国收藏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男子白面贾宝玉

张竹瑞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一部《红楼梦》,千芳一哭,万艳同悲,写尽了天下女儿的悲惨遭遇,而这其中的男主角,却只有贾宝玉一人而已。

就气质类型来说,贾宝玉虽为男子,但却生性质朴,情感细腻,对他身边的女孩儿天然地怀有亲近之感,所谓“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就家族地位而言,贾宝玉贵为荣国府一脉的嫡孙,在大哥(贾珠)早逝,幼弟(贾环)庶出的情况下,自然在整个府邸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肩负着袭爵、中举、振兴家业的重担。

因此,对于这样重要的人物,曹雪芹如何在形象上塑造它,是第一紧要的事情。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对贾宝玉的描写是不吝笔墨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前后两段,都将贾宝玉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总结一下能够看到,贾宝玉的确是个美男子,他长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皮肤细腻,神情俊朗。天生的英俊相貌再加之华丽服饰的衬托,让他简直似天仙一般。

事实上,在《红楼梦》里,称得上美男子的不止贾宝玉一人,只不过相对而言,宝玉的身份地位更重要一些罢了。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就似乎比宝玉更美:“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此外,书中的北海静王水溶、忠顺王府戏班琪官蒋玉函、世家子弟柳湘莲等人也都是相貌俊美的典范,性情洒脱的楷模,并且他们都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

通过横向比较《红楼梦》中的美男子我们发现,相貌的清秀俊朗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性情的不羁和洒脱。此外,良好的家教所培养出的优雅与素养是决定美男子举手投足间与众不同的必要条件。

而如果我们离开《红楼梦》,将眼光放在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纵向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历朝历代以来人们对于美男子的外貌评判标准基本上大同小异。总体说来,“白面有须”即是被大多数时代所认同的美男子形象。无论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是有文字或者图像记载的,你都能从中勾勒出一个“白面有须,容貌清瘦”的文质彬彬的儒雅形象。这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魏晋时期“白面清癯,面有微须”的卫玠了。据史书记载,卫玠五岁时就长相神态十分美好,异于常人。此外,眼若点漆、面若桃花、唇若施脂,年少时乘坐羊车去城中,看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玉人”,因为大家从没见过如此美的人,以致人越聚越多,达数千之众,一时无法动弹。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然而他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

除了卫玠,汉代乐府名歌《陌上桑》中秦罗敷为了敷衍使君,虚拟出“完美”的丈夫形象也很有代表性:“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美男们的描绘,通常较少用正面,而是惯以比兴、烘托的手法来反映。有关美男的形象,古籍中记载的故事还有不少,如“沈腰潘鬓”,“沈腰”指的是梁朝时的一位美男——沈约,他“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从此以后“沈腰”就被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南唐后主李煜的“沈腰潘鬓消磨”、明代诗人夏完淳的“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就是源自这一典故。后来,“沈腰潘鬓”专门用来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的男子。再如与潘安共称为“连璧”的夏侯湛、“粗服乱头皆好”的“玉人”裴楷、“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不胜枚举。

总的说来,眼若点漆、面若桃花、唇若施脂、柳腰、姿态美,一位古代传统的美男的形象便如此跃然脑海中了。

猜你喜欢

美男子白面贾宝玉
“古币”会挖沙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胡须
脑筋急转弯
白面
周代有位安静的美男子
中国传统美男子是啥样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未完的前尘烟雨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