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廖理纯
2015-06-15
对廖理纯的采访源自一个媒体朋友的推荐,“很特别的一个人。”朋友说。
2015年4月25日早8点,我坐上了那趟每个周末都驶往张北或浑善达克的蓝色大巴。廖理纯和他的伙伴们称它为“航班”—从北京去往这两个地方,海拔会上升1000多米。
在这个每周一班的航班上,我看到了一个滔滔的廖理纯。
他聊起大三时从北京到上海的一次辛苦骑行——人生里“最甜的一段回忆”。他自此永远记得他的外公说过的一句话,“你现在能干的事,再过十年你就干不了了。”
他聊历史:关于罗布泊,关于雅利安人,关于殷墟,关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关于中国人于每次御敌战争中所获得的胜利。
他聊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种树的必要性和种树对生态带来的现实改变。
这些东西,看似无甚关联,细细想来,却其实串在一起,阐释了他建立绿化基地的思考的源头。奉献、精神、责任、贵族,这些抽象的词一再从他嘴里说出,并不让人感到突兀。
下了“航班”,去到土地,我看到了一个实干的廖理纯。
所有事务桩桩件件,均安排妥当;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步履快而坚定;每一道活儿都干得地道娴熟。这一切,让人恍然,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所在。在那个苍茫的旷野里,身着白色衬衫的他和他驾驶的那辆来回穿行的蓝色大巴如此显眼,如此孤独,却又是如此地给人带来希望。
饭桌上,闲聊间,我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廖理纯—
他想让志愿者们住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但是想让他们“干得苦一点”。他和志愿者们饮酒、拥抱。他喜欢唱并“命令”大家也唱《鸿雁》《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歌唱祖国》。告别时他会和村民说谢谢并握手。
四年里,每年有大半年时间,他都是如此度过他的周末,他称之为“度假”,不无怡然。
4月26日晚8点,蓝色大巴消失在北京的夜色里。36个小时里,我看到了一个播种者,他用心地、不急不缓地播洒着树种和精神之种。这些种子,我相信,一年又一年,将结出累累硕果。
《廖理纯:撕日历过日子》 作者:安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