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勇:NGO一把手转型社会企业家

2015-06-15章伟升

中国慈善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孵化器创业者资助

章伟升

撰文_ 摄影_张旭

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的那个上午,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葛勇临时更换了采访地点,因为他接下来需要就近拜访一位客户,向其介绍道和孵化器的模式。“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争取各方支持,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没办法。” 道和的主业是孵化绿色创业企业,该业务自2003年启动至今,已经为数千家初筛企业和100多家深入辅导的企业对接融资超10亿元。“2014年毕业的8个企业,其中有3个已经开始融资了。这个数字拿出来跟其他孵化器做对比,也是很漂亮的。”葛勇说。 主导NGO转型社会企业 但在可圈可点的成绩背后,是道和需要不断依靠资助来维持运转。输血式公益带来的困境不仅在于募资难度大,而且机构的独立性、自主意志容易受资助方限制,“比如我们想做一个学校的环境教育,但资助方要让你做10个学校的硬件建设,你要不要这个钱?要了就得受他左右。” 更大的问题在于,项目执行过程中一些合理成本也被约束太紧。比如,有的资助方不愿为人工成本买单。多年前,道和的一个项目官员从北京到青海出差,结果双方在选择出行方式上 “僵持”了很久—葛勇认为应该坐飞机,资助方代表坚持乘火车,“他让我们省钱,把更多的钱花在项目建设上。” 这让葛勇觉得不可理喻:火车往返需要六天,人的时间难道不是成本吗?而且一个优秀的项目官员,所产生的价值远高于支出。“国外的NGO筹款时,人工经费占去三分之一是正常现象,可国内差很远。” 葛勇也知道,不能完全怨资助方,“大家因为郭美美事件对公益圈的信任度降低了不少。而且国内有一个特别奇怪的规定,公益慈善组织的行政成本不得超过10%。比如我们做一个项目50万,按这个规定,5万块钱我根本连一个人都养不起。” 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实现自我造血,葛勇正在主导有近20年历史的道和从一家NGO转型成为社会企业。“这两年无论是观察市场还是反思自我定位,都越发意识到不能再做一家纯粹的公益机构。”葛勇说,“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葛勇的太太颜莹是从业十多年的环境调查记者,常为道和的发展和募资奔走,曾专程前往社会企业发达的英国考察。她告诉《中国慈善家》,英国之所以涌现出大量的社会企业,就是因为很多NGO遇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后,转向以企业的形式、商业的手段继续解决社会问题。 “我们从前年开始谋求转型,希望可以自我造血,不再跟要饭似的到处要钱。恰巧我们又是做创业企业的孵化,有这样的人才支持。” 没有地图的转型之路 但是,转型对于葛勇和道和来说,就像“翻过了一座山,看到的是下一座山”。 2014年,道和创业导师团通过对外咨询所创造的自主营收占到总收入的30%。但除此之外,他们目前尚未找到其他方式来有效地提高这一比例。 根据葛勇的观察,仅靠孵化业务实现盈利的孵化器在国内非常少,更多是靠风险投资、政府补贴来支持,或者通过力推企业几年内上市、被收购等方式套现盈利。“这些孵化器其实是给投资人准备的,他们很多都集中在来钱快的TMT行业(TMT,是电信、媒体和科技—Telecommunication,Media,Technolog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作者注),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更关注创业者。环保企业小众、孵化周期长,愿意像我们一样长期陪伴的几乎没有。”在转型的过程中,道和曾向一批国内知名的创业孵化器寻求合作但均被婉拒,原因之一便是环保企业需要的扶持周期太长。 所以,葛勇认为,国内创业孵化器的模式并不适用于道和。一个合作方曾兴致勃勃地畅谈让企业三年上市的设想,他打断对方说这不是道和的目标和梦想,他更喜欢脚踏实地的做事方式。“企业经过我们孵化之后获得融资、收入大增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不希望这些立刻发生,希望企业先练内功。” 尽管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但葛勇并不打算改变初衷,他仍在四处寻求影响力投资资金的支持,希望让资助方看到道和孵化的企业可以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企业不一定商业增值特别快,可能没那么赚钱,可他们真真正正地做了一些好事,比如改善农村。能在经济成长的同时改善社会和环境,是我们特别看重的。我们承诺你投的钱可以再去做好的事情。” 葛勇最清晰的是转型社会企业这个大方向,具体路径却仍在摸索。“比如对我们辅导的企业,我们除了提供能力建设之外,也可以通过天使投资来占一点股份。如果这个企业做成功了,增值的资金也能继续支撑我们把孵化器做好,这些都在不断地思考。” 除了孵化企业,葛勇最想做成的是培育绿色市场,他意识到环保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弊端,“整个产业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更加依赖市场的力量。如果只靠政府,万一哪天政府不使劲了,企业就没有生命力。” 与模式相比,转型更需要转变人的观念,这一点在道和也进行得颇为不易。 葛勇最先强调的概念是服务客户,并且要用商业、市场思维来解决机构的自我造血问题。颜莹回忆,当时团队有很多成员并不接受这一观念,甚至强烈抵触,“很多年轻人说如果要做商业就走人。他就觉得我是来做公益的,不要跟我说什么社会企业,因为他听到的是企业这个词,所以当初沟通费了很多劲。” 人和 2013年,葛勇重组核心团队,陆续邀请了戴尔、亚马逊和爱国者的前高管成为合伙人,道和创始人叶维佳出任顾问。 五年前,叶维佳邀请葛勇加入了道和。“叶维佳原来是世界500强亚洲区老总级的人物,很喜欢公益,但对商业完全不排斥。”颜莹说。 这支导师团队,被葛勇、颜莹夫妇视作道和的“宝贝”。 曾经,一个创业者对导师提出的建议完全不买账,两人拍着桌子争吵得不可开交时,创业者才吐露实情,“我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了,你的建议我用不上。”财务出身的导师帮其梳理财务状况,发现该企业尚有数百万元账款没有收回。于是,导师为其制定了收账的计划和时间表,详细到每个人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直至最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 另一个倚重技术的创业者在开发了数百个产品之后,发现企业难以为继,道和的导师花费了半年时间,帮其树立了“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这一观念。现在这个创业者已经在主动帮助客户做分析,告诉客户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什么是不必花钱的。 道和的创业导师对创业企业的付出和高度专注,让葛勇深有感触,“他们真把创业者当朋友,愿意掏心掏肺跟你谈怎么把企业做起来。” 叶维佳从20年前就开始无偿辅导创业企业,甚至一直到企业上市,在颜莹看来,这种陪伴创业企业成长、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道和与众不同。“有几个孵化器能做到这样啊?” 颜莹认为,道和的创业导师团队有很多快速获利的机会,但他们每次都选择“偏向虎山行”,继续走孵化这条异常艰难的路。“每次看到某些机会时,他们都会激烈地讨论这么做是否违背初衷。”为此,颜莹开玩笑说,“开饭馆都比这事容易挣钱。”endprint

猜你喜欢

孵化器创业者资助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