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建设及效果

2015-06-15伊剑吴晓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具体对策激励机制

伊剑+吴晓华

[摘要]实践育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高等院校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关键举措。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如何采取有效激励机制与鼓励措施是提高志愿者参与热情与主动性的首先问题,以此,在现阶段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志愿者组织工作具体对策与方针的改革与创新,增加各项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吸引力,既能够进一步帮助志愿者实现自身价值与收获参与志愿服务的乐趣,同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1-002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1-01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也已经成为我国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

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促使大学生树立奉献意识、提高大学生道德追求与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与提升自我的必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分析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的现状等等,旨在探析与创新构建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以促使志愿服务事业保持可持续、良性的发展与进步。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方式,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但是大学生群体也有自己的难处与苦衷,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激励机制的鼓励以更加坚定服务社会的信心。

首先,大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不一样,有的大学生需要实践打工补贴生活与学习费用,也就没有精力与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义务服务,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帮助这部分大学生减少生活压力,为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便利。其次,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自觉参与的、有的是迫于面子或是各方面压力才进人大学生服务团队的,为了使大学生保持积极、正确的服务与贡献心态,必须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再次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不一,参加社会服务的频率也有所降低,为了使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愿选择与追求,就必须构建规范、合理、公正、公平的大学生自愿者激励机制。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大多数院校与相关单位已经关注到建设高效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不断付诸多方面努力探索激励机制的具体方案与对策,但是就现有成果来看,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极大限制与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

(一)激励形式较为单一。为了全方位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无偿性与公益性,大多数激励形式都更加侧重“精神鼓励”,比如颁发“优秀志愿者”证书或是奖状;授予“先进志愿者”荣誉称号;或是在集体大会上点名表扬等等,不仅受到奖励的人数少,同时也难以满足所有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志愿者组织缺乏构建人性化、丰富化的激励措施,与志愿者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较少,既不能及时了解志愿者的心理变化与精神状态,也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与鼓励政策。

(二)激励形式不科学。志愿者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属于自觉、自愿的社会活动,但是有的学校为了引导或者倡导志愿者服务活动,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与积极性作为学院奖学金评定、人选学校党员预备名单、评定各种荣誉称号、增加学业综合成绩的重要标准,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发生变化,使志愿活动的性质发生变化,大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真实愿望并没有被全面激发出来,甚至只是做一些表面性、形式化的基础工作,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提高。

(三)各种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人数愈来愈多,服务范围更广,一方面更加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同时也增大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几率。志愿者服务本来就是大学生无偿的奉献活动,一旦各种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就会极大打击大学生继续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怎样充分保障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已成为当前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推进与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的有效措施与效果

(一)加大社会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奉献”的良好氛围。大学生拥有强烈的上进心与正义感,更加热情与自觉地承担着维护国家荣誉、立志复兴祖国的伟大事业,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性格特质,加大社会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与教育,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或是其他渠道表彰优秀志愿者,既能够使大学生收获“精神满足”,同时也是弘扬“志愿者精神”的重要方式;各大高校也应该利用宣传栏、班会、校级大会宣传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有着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营造“人人参与奉献”的良好氛围。

(二)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参与需求。针对当前奖励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现状,必须改革奖励政策与措施,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服务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端正、正面的服务意识。比如,对于一些条件较为艰苦、难度较大、耗时较长、更加考验志愿者耐力与心态的服务活动,就要适当给予物质鼓励,比如帮助志愿者支付基本的交通费、食宿费用、医疗保健费用等等,使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其次,教育部门应该及时记录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鼓励企事业单位采用“条件均等、优先聘用”的方式吸引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中来。

(三)高校要主动承担构建长效帮扶机制的重任。首先,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与贡献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既将志愿服务理念教育纳入教学课堂与选人教学教材,同时要积极开设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奉献的同时成长与进步。其次,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与持续教育,提升志愿者参与社会活动的服务水平,增强志愿者团队服务质量。最后,可以创新建设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比如“暑假人村教师”、“送书本、送知识”等丰富多样的社会事件活动,凸显当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优势与特色,使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高校积极支持下,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实际、服务更加贴心、质量水平更高。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力平台。我们要加强跟踪调查,深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采集第一手资料,正视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诸多问题,切实制定出高效、科学、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把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作自身的自觉选择,从而更加强化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品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海英.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建设[J].青春岁月,2012(9).

[2]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具体对策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浅谈中小企业中的财务管理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