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介技术角度下农村留守儿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6-15杨山杉
杨山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并未享受到与之对等的发展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随之也出现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定的群体概念。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从小远离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儿童应有的关爱和引导,其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本文主要从媒介技术层面,深入剖析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其对留守儿童的冲击,进而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从而加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媒介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1-006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1-03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的特殊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顺利成长,更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概念解析
(一)留守儿童: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来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仅从上述字面意义上分析,留守儿童的实质类似于寄养托管,虽有亲近之人照顾,但父母双方的缺失,必定对其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
(二)媒介技术:关于这一概念,加拿大大众传播怪杰M.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年)一书中提出了影响广泛的传播学概念:“媒介即讯息”,简而言之,以互联网为例,它本身呈现的方式是电脑或者手机或者其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同时,它通过自身所传递出的信息,比如文字、图像以及视频也是一种媒介。
二、存在的问题
上文中,我们已经就留守儿童以及媒介技术两个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阐释。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对于大量进程务工的农民工来说,其在赚取经济收入的同时,必然也接受了城镇的信息化冲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弥补对留守儿童关爱,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那么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在父母双方无法进行亲自监管的情境下,留守儿童又将存在那些问题呢?
(一)信息监管的缺失: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家庭方面。如今的农村家庭,电视、手机、电脑等硬件设施已大面积普及,这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这些对于留守儿童确实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不可否认,这些设施的存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他们可以突破狭小的地域限制,转而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吸收到更多的知识,然而信息量的庞杂,必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未成年,其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陌生事物天然的好奇心。这一点,也决定了其在信息量庞大的媒介前,面临着两极分化的冲突选择,而确保这一点能步人正规的家庭监管,却因父母双方的缺失以及隔辈的放任式的照顾,而存在巨大漏洞;b.外部环境的损害性干预。这一点,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网吧。一般而言,毗邻学校的村落或者附近的乡镇,往往会存在以未成年学生为目标的网吧等利益群体的存在。这些网吧在上级监管上存在很大漏洞,无论是在资质、运营方式以及监管方式上,都处于隐形状态,多以游戏、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吸引未成年进入。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种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二)学校教育的力不从心。教育的参与者一般来说,必须满足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这是一个三位立体化的参与结构,教师代表包括学校在内的施教方,学生即为受教方,家长代表学生家庭,只有这三者共同参与,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但对留守儿童而言,因为父母双方的缺失,教育环节更多集中在课堂上,这是一个可以用时间和空间量化的概念,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在学校范围内是收到监管的,但在校园之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性,使其在自制力上大打折扣,再加上父母双方客观的存在缺失,这样一来,两个环节就处于失控状态:未成年本身就对教育的内容存在天然的抵触心理,而学校因其特性,对于校园之外的教育无法也不可能做到强有力的跟踪,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乏,三方同时的缺陷,必然造就了留守儿童整个教育环境的恶化。
(三)家庭教育的匮乏。高尔基曾说过:“你爱孩子,孩子也爱你,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给他更好的教育。”,但对留守儿童而言,其面对的是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或者是寄宿学校,这些固然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照顾,但受限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以及管理制度,这样的照顾更多局限于物质层面,远非一个好的教育者。这就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一般而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多以放任或者溺爱为主,即使是努力监管,也大多浮于表面,并未触动实质,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沉迷网络或者电视,甚至受到不法侵害,进而引申出更多的问题。
(四)心理问题。在农村居民并未大量进城的时期,留守儿童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即使有,也是少数,并且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未像现在这么严重。那个时候,未成年儿童处在多方监管之下,除了正规的教育活动外,娱乐活动主要面向大自然,多以同伴之间的玩耍嬉戏为主,注重的是团体观念和自身娱乐的结合。但在现代化媒介大量介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将原本渴望得到父母关注与关爱的心理,转嫁到电脑、手机或者电视上,并并将这种支撑慢慢演化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赖,而现代化媒介中充斥的暴力、血腥等负面信息,必然导致其心理发展的转变,同时,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不再以此为目标,并在现代化媒介负面影响的侵入下,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孤僻、生疏、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endprint
三、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热点的社会事件,并且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继续长久地存在下去。我们每天都会从纸质或者电子媒介看到这些,其中所披露的问题,令人震惊。那么如何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已经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全社会要加大监管力度。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承担起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整治校园周边的环境,严禁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场所开设在学校周边,以网吧为例,要制定更为严厉的监管制度,对于传播暴力、色情以及接纳未成年人消费的,坚决予以取缔,从底层净化留守儿童媒介接收的土壤,使农村留守儿童尽可能少地接触到不良影响。媒体应该积极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公安、出版社、杂志社等职能部门行动起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大环境方面为其提供保障。
(二)加大对学校媒介的投入力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吹毛求疵或者一叶障目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就要从学校教育方面,加大对其的媒介投入力度,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每一个学校配备相应的多媒体的教室,使得留守儿童在接收媒介传播的时候,处于更加有利的良性的监管之下。这样一来,他们既不会与社会脱节,能吸收到更多优秀的知识,也能在正规的监管下,达到身心的愉悦。
(三)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父母双方因地域以及家庭责任的限制,无法时时刻刻待在孩子身边,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比如电脑,可以确保每天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和留守儿童进行视频,条件不允许的,至少要确保一周之内视频一次,这样一来,双方都可了解到自身的动态,尽量减少由于地域等其他方面的限制所带来的潜行隔阂。
(四)关注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观其所为易,解其心结难。针对这一点,建议建立留守儿童之间,不定期以举行活动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有条件的话,将留守儿童的心理评估纳入教育考核指标,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规范,用硬性的规定去解决软性需求,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借助现代媒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留守儿童问题,事关农村未来,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以此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构建出社会、学校、家庭、留守儿童共同参与的关注体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l]刘丽丽.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金庆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3]王倩倩.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文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3.
[5]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6]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13(5):113-116.
[7]张荣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8]周亮.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2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