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建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途径探析

2015-06-15洪煜玲郑士林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工作高校大学生促进

洪煜玲+郑士林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大众化发展的阶段,高校新招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直接使得我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而每年岗位缺口约在800万以上,因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会长期存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高校更应该积极做好高校的就业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德才兼备、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人才需求。长时间的实践证明,高校的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建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就业工作;促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1-0009-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1-00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建工作,它是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培养更多的高素养的大学生党员,为党的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接班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的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和重点,也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因此对于高校管理中的党建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面对当前的错综复杂的教育环境和形势,我们应该重新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进行定位和分析,在充分了解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之后,积极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内在联系分析

(一)党建与就业工作都是指向同一主体。要想充分的对于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了解,从高校党建工作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党建工作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二是加强对于高校的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当前高校的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总的来说,大学生党建工作主要还是为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再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党员毕业生。而从高校的就业工作来看,针对高校在校学生开展的一系列就业相关的工作,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好的就业和自主择业,更好地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以上对于二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来看,无论是高校的党建工作还是就业工作,它们所指向的这个主体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二)党建与就业工作在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领域”。对于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来说,无疑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党员,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壮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因此如何衡量一个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高低还应该全方位的对于该学生进行考核和审查,比如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平时的生活作风如何、平常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就业价值观念的认识程度等等,其中的就业问题和自主择业观念问题一直都是高校毕业生和高校必须解决和应对的迫切问题。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很多就业观念都是片面的、偏激的,还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服务意识,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建与就业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从联系的观点来看,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之间是存在相互的联系性的,它们并不是孤立的,为了高校的更好发展,我们更应该使得二者更好地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在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先锋带头作用,以个体带动整体,在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基础上可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因此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二、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联系不够紧密。从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结合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毕业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中并没有将就业指导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教育也应该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很多高校党支部的毕业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中,其形式也比较单一,在内容上也没有和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中以及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念教育中并没有将就业相关理念积极融入其中。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再加上自身意念的不坚定,对于毕业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等等都会造成冲击,并不能在就业新形势下更好的保持一名党员应有的思想道德素养,不利于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二)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合作不深入、效果不明显。对于一个高等院校来说,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联系社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检验,而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因此从高校的全局观的角度来看,主观二者的工作部门应该加强合作,正确引导,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是完全将二者工作是分开的,双方的主观部门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这对于培养出既具备高素养的思想过硬人才,又具备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是不利的。再者对于部分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也偏向于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党员,因此当前的党建与就业工作加强合作,不断拓展合作新形式和新途径已经势在必行。endprint

(三)大学生党员没有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当前很多的高校一味地强调高的就业率,重视高校的就业工作,而学生的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没有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导致高校对于党员的管理教育缺失。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端正,有的学生党员是在父母的规劝和要求下加人中国共产党,因此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高校的就业工作也并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对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建在就业工作中的促进作用是非常不利的。

三、大学生党建促进就业工作的途径分析

(一)逐步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就业观的教育。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二者都是贯穿在高校管理工作的始终的,为了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我积极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在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或是在党建的理论课堂中,除了以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积极引入相关的就业指导内容,将更多的先进的思想理论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比如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将现有的支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思想以及鼓励学生下基层和担任村官计划等等,融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让党员接受更多就业思想的教育和引导。

(二)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媒介作用。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党员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和先进分子,已经在专业技能以及思想品德等等很多的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党员在毕业生以及结业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广泛性。过对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来做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

(三)构建大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有效联动机制。对于大学生党建促进就业工作的途径,需要构建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首先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模式,在原来的就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是对于通过先进党员的就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帮助同学就业或者下届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实施。最后要开展党员模范活动,开展党员“一帮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方面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献功,杨仕勇.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的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5):115-118.

[2]孙慧敏,田保状,张安涛.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两促进”“双提高”的工作新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06-108.

[3]李海平.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78-181.

[4]高翔.关于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互相促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2(20):155-156.

[5]郑秋娟.以党建为抓手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30-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工作高校大学生促进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