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距离判别的煤层压裂选井选层新方法
2015-06-15李吉雄李铁军谢寿昌杨武剑施生伟
李吉雄,李铁军,谢寿昌,杨武剑,施生伟
(1.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834000)
为了有效开发煤层气资源,需要对煤层进行增产改造,水力压裂是首选方法和主要措施[1-5],所以,对煤层压裂选井选层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6-7]。对于常规油气层,前人建立了一些压裂选井选层模型,如经验法、模糊识别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8-10]。而对于煤层气井,压裂选井选层则主要依靠以往经验或生产需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11-14]。在对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建立了判别高、中、低产井层的准则,为煤层压裂选井选层提供有效指导。
1 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原理
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属于判别个体所属群体的一种多元数据分析方法,能从各训练样本中提取各总体信息,科学地判断所得样品的所属类型,近年来在自然科学、社会学及经济管理学科中都有广泛应用[15-17]。
1.1 多总体的距离判别分析理论
设有g 个p 维总体G1,G2,…,Gg,均值向量分别为μ1,μ2,…,μg,协方差矩阵分别为Σ1,Σ2,…,Σg。设x 为一个待判样本,计算x 待判样本到各总体的距离,比较g 个距离,判定x 属于与其距离最短的总体(若最短距离不唯一,则可将x 归于具有最短距离总体中的任一个,因此,不妨设最短距离唯一)。此时,待判样本x 到总体Gj和Gi的马氏距离的平方差为
则x 到Gi的距离最小等价于对所有的j≠i,有Wij(x)>0,从而得到多总体在总体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情况下的距离判别准则为x∈Gi,若对一切j≠i,Wij(x)>0。
一般情况下,各总体的均值向量μ1,μ2,…,μg及公共协方差矩阵Σ是未知的。对此,可用各总体的训练样本对其作出估计。设x1(k),x2(k),…,xn(k)为来自总体Gk的训练样本(k=1,2,…,g),令
利用Sk(k=1,2,…,g)对Σ的联合估计为
判别准则为x∈Gi,若对一切j≠i,(x)>0。
1.2 对判别准则的评价
通常用判别准则的误判概率来衡量其优良性,即在一定的判别准则下,将一个样本判错的概率称为该判别准则的误判概率,简称误判率。
当利用各总体的训练样本构造出判别准则后,评估此准则优劣的一个可行性办法,是通过对训练样本中的各样本逐个回判(即将各样本代入判别准则中进行再次判别),利用回判的误判率来衡量判别准则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设G1,G2为2 个总体,x1(1),x2(1),…,与x1(2),x2(2),…,xn2(2)分 别为 来 自G1,G2且 容量分别为n1和n2的训练样本。以全体训练样本作为n1+n2个新样本,逐个代入已建立的判别准则中判别其归属,这个过程称为回判。回判结果中,n12为G1的样本被错判个数,n21为G2的样本被错判个数,则误判率的回代估计为
2 煤层压裂选井选层判别方法
2.1 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参数初选与优选
影响煤层气井压后产气量的参数主要为地质和压裂参数。通过对可能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各参数之间等价、因果及影响过程关系分析,定性确定出地质(补偿密度、补偿中子、井径、微球型聚焦电阻率、深侧向电阻率、浅侧向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煤层深度、煤层厚度)和压裂(前置液量、总液量、加砂量、平均排量)共15 个参数[18-21]。
考虑到可能样本容量比较小且不了解样本分布情况,所以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数进行优选。在该方法对样本要求低的条件下对系统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样本要求高的缺陷[22-23]。利用关联度大小的排列顺序,就可以在初选出来的参数中确定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参数。
具体步骤为:1)计算出煤层气井产气量和各影响参数间的关联度;2)按关联度的大小将各影响参数进行排序;3)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参数。
统计山西省某区块125 井层数据,并编写MATLAB计算程序对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最终优选出煤层厚度、补偿密度、微球型聚焦电阻率、井径、浅侧向电阻率、深侧向电阻率、前置液量、总液量、加砂量等共9个主要参数。
2.2 煤层压裂选井选层距离判别分析模型
用统计的125 井层作为训练样本,根据压后效果将样本划分为高、中和低产井层3 类(见表1)。
表1 训练样本类型划分
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优选后得出的9 个参数作为多总体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分别用x1,x2,…,x9表示,以训练样本中的高、中、低产井层作为判别的总体,分别以G1,G2,G3表示,建立煤层压裂选井选层距离判别模型。在本文中,假定3 个总体的协方差矩阵相等,利用式(1)—(6),编写MATLAB 程序进行计算[24-26],得到3 个判别函数为
利用回代估计法对随机抽选的25 个训练样本进行判别,判别结果见表2(表中高、中和低产井层分别用数字Ⅰ,Ⅱ,Ⅲ表示)。在判别结果中,只有5 号井C4号层和14 号井C2号层的判别类型与实际不符,误判率仅为8%。
表2 距离判别分析判别结果
3 实例应用
以山西省某区块的2 个井层为例,对煤层气选井选层判别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首先收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优选出的9 个参数的数据资料,将其处理后得到距离判别函数,输入具体井层参数,得到的判别结果均为高产井层,这与实际压裂后得到的结果一致(见表3)。
表3 实例应用判别结果
4 结束语
煤层压裂选井选层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单一使用某种因素得到的选择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综合考虑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多总体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理论,针对山西省某区块建立了煤层压裂选井选层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该模型选用9 个参数作为判别因子,利用已有的煤层气井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得出距离判别函数。经回判检验,该判别模型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判别能力,回判正确率为92%。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新方法可以为煤层压裂选井选层提供有效指导。
[1]毕曼,杨映洲,马占国,等.混合压裂在苏里格致密气藏水平井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4,21(5):644-647.
[2]刘振宇,刘洋,贺丽艳.人工压裂水平井研究综述[J].大庆石油学报,2002,26(4):96-99.
[3]刘长印.不同类型油气井压裂选井选层影响因素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9,18(3):32-35.
[4]李铁军,薛玲,郭大立,等.基于粗糙集与遗传算法的储层识别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4,21(2):196-200.
[5]李铁军,贺建,凌立苏,等.油气识别的模糊聚类与遗传神经网络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2):31-34.
[6]李清.山西延川南煤层气田2 号煤层煤相研究:煤层气开发选区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2):245-248.
[7]鲍云杰.从煤层含气量测定技术发展看页岩含气性评价的发展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6):762-766.
[8]刘长印,孔令飞,朱风阁.探井压前评估技术现状[J].油气井测试,2003,12(1):15-16.
[9]宋岩,苏现波,赵孟军,等.中国煤层气成藏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00.
[10]付永强,郭建春,赵金洲,等.多层次模糊聚类在压裂酸化选井选层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1,21(5):58-60.
[11]吴建发,郭建春,赵金洲,等.模糊分析方法优选压裂井层[J].天然气工业,2005,25(2):84-86.
[12]鲁艳峰,赵子丹,李释然,等.西峰油田长8 油藏产能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4,21(6):779-781.
[13]赵庆波,孔祥文,赵奇.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开采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4):552-560.
[14]龙胜祥,李辛子,叶丽琴,等.国内外煤层气地质对比及其启示[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5):696-703.
[15]朱卓慧,赵伏军,叶洲元.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法的冲击地压预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3):41-45.
[16]岩小明,李夕兵,陈祥云.基于距离判别分析理论的露天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识别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8):124-130.
[17]范金城,梅长林.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9-168.
[18]刘承民,左明星.煤层气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J].煤炭与化工,2014,37(5):25-28.
[19]赵毅.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1,35(1):25-30.
[20]金泽亮,薛海飞,高海滨,等.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41(2):42-45.
[21]杨克兵,左银卿,甘健,等.测井资料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1,8(2):16-19.
[22]吴天江,马丽萍.灰色关联法在白云岩储层酸压地质选层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0,29(11):42-45.
[23]杜志强,杨志远,吴艳,等.煤层含气量评价中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20-28.
[24]孙才志,宋彦涛.关于灰色关联度的理论探讨[J].世界地质,2009,19(3):248-252.
[25]齐银,白晓虎,宋辉,等.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4,21(4):483-485.
[26]王岩,隋思涟,王爱青.数理统计与MATLAB 工程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4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