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

2015-06-15刘长新王艳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刘长新+王艳东

[摘要]本文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当前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背景,以马克思人本教育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冰山理论”为基础,从六个方面提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其中“三双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和“1223”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是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项目实践为基础创新提出。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1- 000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1-0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就是通过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使教育对象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和社会价值要求的标准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一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三是服务社会生产实践。从其价值定位来看,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创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必须首先明确其目标和内涵,必须在体系框架下开展系统教育。

一、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背景

(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取向。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为社会需求,这一取向导致了培养目标单一工作指向,缺少对“学习者及其发展”关注,导致培养体系不全面,培养目标不系统,人才规格有缺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全面总结与深入。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一直采用多模式改革并进的方式进行,从最初的“本科压缩型”的学科化模式,到本世纪初的去学科化,再到后来的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现在大力推广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这些单一的“模式”改革导致了职业教育游离于科学的体系之外,改革反复、摇摆不定。将各类模式按照职业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行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从实质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职业素质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对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同,职业素质常常被认定单一的课程改革、课外活动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等,使职业素质教育缺乏有效性和长效性。将职业素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加以考察,并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构建起组织框架、制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使职业素质教育常态化。

二、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人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的特有活动,任何类型的教育都应该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来设计自身的教育目标,现代职业教育更应如此。作为职业教育,除了要遵循马克思人本教育理论外,还要满足其自身的类型特征,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规划人类个体从自然人到职业人的教育生涯,要从“为事培养人”向“为人的发展培养人”的目标转化。

(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源泉,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单一、途径狭窄,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需求。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指出,决定员工可持续发展的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即员工的隐性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而不是水面以上的以资质、技能为代表的显性素质。高职应届毕业生在显性素质方面还可以,但在隐性素质方面比较欠缺。通过我们在58家企业进行的高职应届毕业生用人标准调研,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并非以前我们想当然的是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企业认为他们更看重的是沟通力、团队合作、执行力、自我管理、责任心等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三、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架构

(一)要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为使教育教学能够在职业教育本质的规定下科学实施,高职院校要确立“人本、合作、行知、尚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现代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构筑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资源配置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满足师生教学与发展的需求;不断发挥合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化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国内外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以合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不断加深知与行、德与技的完美融合,培养素质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构建“三双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三双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即教学全过程在学校和有效的合作企业群两个主体间进行,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教学内容上即注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视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在日常管理上,既把学生看做是学习者(学员),又把他们看做是企业的一名员工(或职员),日常行为管理上采用职业化的管理方式加以管理,在《职业教育法》的框架下使双重身份得以充分的融合。这一人才培养体系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管理高度统一,充分体系了科学性和系统性,有效促进了“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三)要建立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职业素质教育是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必须构建合适的组织与制度框架,以此建立起科学流畅的运行机制。为落实“双核心”人才培养体系的各项要求,学校应该组建“职业素质教育中心”,专门负责全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测评和素质拓展认证工作。同时,要制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管理办法》《学生职业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学生职业素质认证与证书管理办法》《学生职业化日常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形成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四)开发系列化的学生职业素质体验式课程并建立师资队伍

1.为规范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要以学生可持续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针对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开发职业素质教育教材。例如《语言沟通能力训练》、《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团队合作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教材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结合丰富的案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要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多为一些基础课、思政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因为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对职业素质培训缺乏针对性,讲课多以理论为主,往往不能够适应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逐渐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素质培训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果。

(五)要加强职业素质训练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基础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框架的基地中心,初步形成以“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为主线的学生素质训练平台。通过开放式的环境,基础的硬件设备和良好的工作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团队意识、沟通技巧、专业技能及创新创业精神,发展个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抗压能力和就业能力,打造帮助学生将知识认知转化为行为规范,创造欲望转化为创造能力,创新理念转为创新实践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六)形成“1223”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按照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双线”融合、课内课外“双时”并行和注重“体验”的构建原则,学校构建“1223”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即:以“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为目标(一个目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保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相结合(两个结合),实施项目活动、小组讨论和游戏教学法(三种方法),按照“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三分”模式组织职业素质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