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水:生态因竹而美 百姓因竹而富

2015-06-15邓万里

当代贵州 2015年48期
关键词:赤水市赤水竹林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邓万里

赤水:生态因竹而美 百姓因竹而富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邓万里

今天的赤水,群众依竹而农、依竹而工、依竹而富,全市逐步构建起竹产业循环发展体系,竹子已成为实现生态美、生活富的有力支撑。

初冬的赤水河畔,依旧绿意盎然,一片片竹林在微风吹动下秀美异常。

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村民曾富强大清早出门砍竹。他家的600多亩竹林一年产竹20余吨,靠卖竹笋和竹原料就可收入8万余元。

在竹子之乡赤水,生态因竹而美,百姓也因竹而富。

依托130万余亩竹林,赤水市竹循环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形成了造纸、竹地板、竹纤维、竹工艺品等10多个领域上百种产品,“竹业强市”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产业培育变生态包袱为生态凸显

从赤水市区驱车向东南,约30分钟车程,便到了丙安古镇。巷子里来往的游客让这座千年古镇热闹非凡。

然而,十年前的丙安古镇游客很少。近年来丙安古镇的旅游兴起,除了交通的便捷,更多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站在古镇索桥上仰头而望,四周绿竹掩映,竹林间小溪潺潺。

曾富强家就在竹林里,从古镇街巷出发,往上爬几分钟的石梯便是。

曾富强说,过去的丙安村,大片土地种庄稼,既没有经济收入,也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渐渐走上“栽种一偏坡,收回一小箩”的穷路。

为走出这一恶性循环,2000年起,丙安村在政策号召下,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全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但问题来了,退耕还林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栽果、种药、养畜……这些方式村民早就已经试过了,效果并不明显。

经有关部门研究,赤水的土壤气候与福建省永安市类似,适合栽种竹子。永安市靠竹而兴,赤水是否同样可以?

2001年以来,赤水市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机遇,把“竹业强市”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退耕造竹工程,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三百里竹廊”建设,走竹业生态经济增长之路。

10多年来,赤水市从福建省引栽更具工业加工价值的楠竹,以每年5万亩以上的速度营造竹林,造竹面积达75万亩。目前,全市竹资源总面积达130万余亩,人均竹林面积超过4亩。

以竹代木使赤水每年实现木材替代60万立方米,等于每年节约下6万亩森林,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如今,赤水森林覆盖率达80.3%,成为贵州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市),竹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和人均竹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

产业兴起变分散经营为集聚发展

产业资源有了,如何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青山绿水能当饭吃吗?

顶住争论,曾被认为“不干正事”的赤水破釜沉舟,围绕竹子做文章,竹林种植、产品加工、竹海旅游三大产业无缝对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由于竹子可永续利用,所以赤水搭建在竹子之上的发展道路是真正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赤水市经开区工业经济处主任刘涛说。

2010年,赤水市决定聚集发展竹产业,成立“竹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挥产业园区示范效应,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奖扶,赤水将老牌竹加工企业技改和新加工企业延展并重推进。截至2014年底,园区已入驻企业72家。其中投产企业63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43家,在建企业9家。

引进企业后,赤水还致力于技术创新,竹产业经历了由过去粗放手工制作到如今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在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内,几十米高的蓝色铁架从山上连到山下,这是蒸煮塔,是国际竹浆林纸一体化最先进的技术。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套系统生产竹浆的设备。”生产部部长何金平亮出技术配备的“家底”:国内的削片机最多一小时削8吨竹片,他们的一小时能削40吨,同时还拥有国内制造的最大的碱回收炉。

污水处理技术上,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制浆工艺技术,污染物质尽可能在装置内部进行封闭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压力。

何金平告诉记者,公司在制浆生产废液(黑液)的碱回收利用中,通过煅烧回用等技术手段,实现整个系统的封闭循环和制浆废液的零排放。污水采用二级生物法处理,并增加脱色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园区招商引资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无污染,因为生态环境是赤水市的财富,丢掉了生态,就是丢掉了饭碗。”刘涛说。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赤水还不断进行自主开发,目前竹加工业方面已拥有近30项国家专利,形成了“竹—纸浆—原纸—纸品”、“竹—竹渣—竹板材(竹碳、竹肥)”、“竹—竹笋—休闲、居家食品”的产业链条。

目前,竹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0%以上,引领着赤水经济发展。竹地板、竹工艺品、竹纤维制品还远销日本、俄罗斯、美国、阿联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延伸变传统农民为乡村创客

竹子不仅给赤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馈,社会效益也同样彰显。

竹产业的兴盛,吸收转化了4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机会增多,市场意识和从业技能得到提高,社会和谐指数稳定提升。

被当地人称为“竹子大王”的姚连书,就是一个励志故事。

1993年,姚连书从部队退伍,回到赤水老家种地为生。1998年,他成为新锦竹叶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

市场风云千变万化。2010年底,新锦公司到了破产边缘。姚连书决定与他人合作,贷款收购新锦公司。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笔亏本生意,而姚连书却认为竹产业前景广阔。

2011年起,姚连书紧锣密鼓地进行员工安置、生产线复产、进一步寻找产品销路……在姚连书的努力下,公司情况开始好转,并于2012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014年7月,姚连书与某林业高校合作,投入上百万元建立“院士工作站”。当年10月,新锦公司竹塑新型复合材料技术研发获得成功,该技术综合利用竹屑和塑料废弃物等为原料生产竹纤维板产品,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

目前,新锦公司已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Q版成功挂牌,实现6000万元产值,解决就业200余人。

在赤水市,像姚连书这样的草根创业达人有很多。大同镇孔滩桥村村民陈文兰是一名民间艺人。她坐在条凳上,把竹篾条撕成线一样的细丝,双手灵巧地编织竹画。

陈文兰身后就是她的民族竹编工艺厂,一个小房间里放了很多竹编画,从“岁寒三友”到“龙腾虎跃”,价格也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陈文兰拿出个竹编的灯笼罩:“外地客商让我帮找这种竹原料。竹灯笼罩需要很长的竹节才容易编。我当时一看就笑了,一般外地竹子竹节最多长80厘米,我们这里最长的达到1米2。”未来,她想生产类似这样的工艺品,“价格不算高,成品快又便于携带。”

“以前为了降低成本,工人都在自己的家里生产,不太好控制质量。现在希望更规范地生产,游客如能参观整个生产过程,生意会更红火。”陈文兰说。

除了竹手工艺品,当地农民还依靠旅游兴起渐渐发展起了农家乐、林下养殖等产业。大同镇党委副书记毛唐荣告诉记者,2014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几乎都与竹子有关。

竹,已经融入赤水人的生产生活。目前,赤水市竹材加工利用率达95%以上,竹笋加工利用率达60%。

今天的赤水,群众依竹而农、依竹而工、依竹而富,全市逐步构建起竹产业循环发展体系,竹子已成为实现生态美、生活富的有力支撑。(责任编辑/朱 江)

赤水竹海(翁永学/摄)

猜你喜欢

赤水市赤水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关于发展赤水市无公害蔬菜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赤水市老年大学举办时装秀活动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竹林野炊
赤水情
赤水市开展2014年度关工委干部培训
情寄苍茫地
浅谈贵州赤水市楠竹林营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