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太湖到漓江——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抗战内迁

2015-06-14王敏红池景彦徐立刚

档案与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治无锡师生

王敏红 池景彦 徐立刚

(1.太仓市档案局,江苏太仓,215400;2.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在江苏省太仓市档案馆的唐文治名人全宗里,珍藏着该馆长期以来不懈地征集到的唐文治及其后人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包括《茹经年谱》手写本等等。这些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太仓籍的近代爱国教育家唐文治先仕后教、工科先驱、国学大师的不平凡人生。其中关于唐文治在全面抗战初期率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生辗转内迁经历的记载,在此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之际,读来格外令人荡气回肠。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保证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免受战火的荼毒,保存国内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华北、华东等地高等院校陆续内迁。位于太湖之畔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就处于日军炸弹的威胁之下,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不致中断,保障师生生命不受摧残,已是73 岁高龄且双目早已全盲的唐文治,毅然于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无锡之时,率领全校师生举行了壮烈的内迁。他们一路备尝艰险,经过长沙,辗转到达漓江之畔的桂林,在战乱中坚持办学。

从仕途到杏坛的唐文治

唐文治,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父亲唐若钦为清贡生,以课徒教书为业。唐文治自幼从父攻读经书,14 岁读完五经。16 岁入州学,师从太仓理学家王紫翔,潜心研读性理之学及古文辞。18 岁中举。21 岁进江阴南菁书院,受业于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的门下,从事训诂之学。

唐文治一开始走的是中国传统文人“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唐文治考中进士,任户部江西司主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唐文治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热情的传统文人,向清廷呈《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针砭时弊,抨击权奸,吁请严惩战败将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唐文治亦撰写了《呈都察院请代奏拒签辱国条约》的奏章,支持康有为的爱国行动。他详细提出了抗日的具体策略:一是“奉天之地不可割”,坚决反对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二是台湾宝岛“不可弃”,认为台湾为南洋之门户,台湾一丢,则闽浙江苏诸省“岂能晏如”;三是“中国土货不得改造”,极力反对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进行经济侵略;四是对日本来华贸易不得免税;五是强调指出苏杭各口勿与通商。在他看来,维护领土主权和保护经济权利是对抗日本侵略的必然之策。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十三日,唐文治随户部侍郎那桐出使日本。是年冬调任外务部榷算司主事,管理通商、关税等事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发生中葡界约问题,葡萄牙政府乘修订旧约之机,要求将澳门附近的岛屿划入租借范围,唐文治力主坚决拒绝。外务部根据他的意见,拒绝了葡方的无理要求。同年四月,唐文治以参赞身份随清廷专使载振前往英国参加国王加冕典礼,于归途又随同到法国、比利时、美国、日本4 国考察国情,回国后为载振撰写了《英轺日记》12 卷,使国人大开眼界。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对素怀兴邦强国之志的唐文治具有很大吸引力。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唐文治改任商部右丞,不久升任左丞、左侍郎。他宣布商政宗旨:以“保护商民,体恤商艰”为主,规定商部官吏不得自营商业,以图私利,严禁贪污纳贿。唐文治手订商律131 条,这是中国有商法的开始。他鉴于日本早有窥伺中国东北的野心,积极主张从速整顿东三省,以确保东北的主权与安全。唐文治撰写了《请饬东三省速举要政折》,列举了十项促进东三省快速发展的具体举措。但是腐朽的清王朝对这些建议束之高阁,错失了发展经营东北的良好时机。唐文治又制订商办铁路政策,利用华侨商人的财力建筑铁路。此后,商办铁路在全国各地兴建。但他离职后,继任者将各省商办铁路一律收归国有,并准备将全国的铁路主权拍卖给帝国主义国家,因而引起大规模的保路风潮。

唐文治在他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经历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他认为战事的惨败,在于官吏“因循玩贪”,多次奏请清廷整饬政纪,终无结果。先前他两次出国时在国外所见所闻,促使他的思想起了很大变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对素怀兴邦强国之志的他具有很大吸引力。他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出现了中兴时期,是学习英、德的结果。他考察英国的教育之后,非常赞赏牛津大学,认为“名儒名相都出其中”。这些促使唐文治后来决心退出仕途,从事教育,期望能像牛津大学那样,培养出一批出色人才,发展实业,振兴中国。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唐文治以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不久,因母丧回籍。唐文治从此脱离仕途,致力于教育事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即校长)。该校于1896年创办,先为南洋公学,1905年改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改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2年改为交通部南洋大学,1929年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文治在校任职14年,精心擘划,成绩卓著。1946年国立交通大学50 周年校庆时,校友和师生募捐修建大礼堂,命名为“文治堂”,以资纪念唐文治。

唐文治的办学思想是“尚实”。为了使学生免受“学而优则仕”的旧教育思想影响,他常常勉励学生,要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鹄的”,“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的专门人才。同时,重视体育也是他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他认为,体育“不仅足以发展学生之体力,并足以引起热心,增进智能”。唐文治亲自主管体育,悉心提倡。当时,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开展体育运动项目之多,各运动队水平之高,居上海各大学之首位,名扬海内。他重视国文教学,针对当时教育界有些人强调“西学”而轻视国文的偏向,增设国文科,并成立了国文研究会。

唐文治深知学习西方科技必须掌握外语,“方能窥其精奥”,次年又设立西文科,让学生补习英文、德文、法文和拉丁文,并成立英文大会。他尤其重视的是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基础,学问为屋宇墙垣。未筑基础的屋宇墙垣,势必在风雨飘摇中不能久固。他还认为道德准则寓于经学中,经学是区分一切是非的永恒的标准,他亲自向全校学生讲授经学,十多年从不间断。他编的课本有《曾子大义》《国文阴阳刚柔大义》《大学大义》《中庸大义》《论语大义》《孟子大义》等,并编了《人格》一书,作为道德教育的范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唐文治在校内发动捐助军饷,支援沪上起义军。11月4日上海光复,他站在革命师生一边。唐文治与在沪的张謇、伍廷芳等诸名流致电清摄政王,劝清室自动退位,改行共和政体。他在师生中率先剪去辫子,宣布学校改名南洋大学堂。1917年,民国北京政府总统黎元洪授予唐文治二等嘉禾章。

1919年五四运动时,北京政府镇压大批爱国学生,唐文治曾连发3 份电报给大总统徐世昌和国务院,要求保护、释放北京的被捕学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礼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也冲击着唐文治的道德观和“保存国粹”思想。当学生高呼“打倒孔家店”,砸烂孔子牌位时,他痛心疾首,把学生领袖、受他多年熏陶的优秀学生侯绍裘秘密开除出校。唐文治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无情冲击,觉得“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之文化,深可痛也”,[1]于是他萌生了由“振兴实业”转为“修道立教”的想法。

1920年,唐文治以目疾日深、学风不靖为由,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回无锡前西溪寓所休养。是年夏,应学生高阳之请,唐文治担任私立无锡中学校长。年底,唐文治又应聘担任无锡国学专修馆(1927年先后改名为无锡国文大学、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30年定名为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馆长。这时他已双目失明,仍亲自授课。唐文治朗诵古文,抑扬顿挫,时称“唐调”,并录制唱片。在教学上,他提出“厚植基础,博览专精”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4 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唐文治极力倡导“人道救国”、“人伦救国”、“人格救国”和“人心救国”。为了救亡图存,他加入马相伯发起的国难救济会。作《新六国论》,痛陈利害。著《国鉴》一卷,警醒人心。无锡1300 余名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唐文治亲送赴京请愿的国专学生至校门口,以示支持。他曾将校外学生宿舍改建成难民收容所,并出资供养难民。对于教育事业,他提出了“明耻教战,振兴中国”的立教方针,并在学校膳堂悬挂“膳堂铭”,上书“世界龙战,我惧沦亡,卧薪尝胆,每饭不忘”,号召全体师生效法越王勾践不忘国耻,誓必复仇。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唐文治加强了军事训练和国术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振奋他们的爱国精神。

1935年12月,为庆贺唐文治70 寿辰,交大校友和国专同学集资在无锡五里湖畔宝界山边建筑了“茹经先生纪念堂”。50年后,1985年无锡国专校友集资重修茹经堂,并立碑纪念。《重修先师唐蔚芝先生茹经堂记》由弟子王蘧常撰文,胡邦彦书写。

七旬盲翁率国专师生艰辛内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淞沪抗战随即于8月13日开始。对日本侵华早有认识的唐文治认为,“此次战事非‘九一八’可比,无锡恐亦不免”。[2]他早早就托人在无锡南门外10 余里的王祥巷找到一处房屋,作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预备教学地点。正如唐文治所料,10月6日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无锡火车站一带,百姓伤亡惨重。7日一早,唐文治宣布迁校。经过一天的准备,8日一早唐文治带领大部分师生来到王祥巷继续上课,教务主任冯振心和部分教师留校善后。

就在国专师生到王祥巷继续上课不满一个月的时候,日军飞机轰炸了离学校不远的周泾巷。到11月中旬,日机每日盘旋轰炸三四次之多。看守唐文治私宅“茹经堂”的工友夫妇及其儿子被炸死。当时国专有学生散居在学校附近的农民家中,上课十分不安全。湖南籍教师陈鼎忠从长沙给唐文治来信,建议学校搬迁到长沙。从无锡到长沙要1000 多公里,在战火纷飞中带领全校师生长途跋涉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为了能使国专的教学工作继续进行下去,继续践行自己“明耻教战”的爱国理想,唐文治毅然决定进行内迁。经过周密的准备,唐文治带领国专师生于11月14日晚17 时许,乘着雇来的几艘小船,离开了无锡。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11月的江南无锡虽然已是初冬,依然是一片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风景。可是国专的师生内心不免悲壮而紧张,这是因为严冬即将来临,他们将在唐文治这位年逾古稀老者的带领下,离开这富庶的太湖之畔,辗转千里,去那不熟悉的内地躲避战乱。

这次从无锡迁往长沙的路程,可谓十分艰辛。国专的师生从无锡出发后,途经常州、丹阳,17日午后抵镇江。留校善后的冯振心在14日半夜率领其余师生从无锡乘小船沿运河而行,于17日晚赶至镇江。两支避难队伍会合后,于19日同乘英轮“德和”号溯江而上。21日晚过芜湖,22日晚过九江,至24日黎明抵汉口。在汉口休整数日后,即于29日午后渡江至武昌,换乘车辆,至30日傍晚时分抵达长沙。此行一路辛苦劳累,对于唐文治这位年已73 岁高龄的盲人来说,实在是殊为不易。唐文治在《王君慧言家传》中描述了一路上惊心动魄的情景:

……余雇小艇四,与眷属、生徒蜷伏其中。道出武进、丹阳,飞鸟(按:指日军飞机)之音,照明之弹,吾民号哭流离之状,震耳、刿目、怵心。抵京口,寓大华旅馆。登英公司德和轮船溯江而上,山哀浪咽,离愁万端。过芜湖夜,忽舟中人惊,相语曰:“铁鸟在樯上回旋矣!”于是灯火尽熄,数时始去。抵长沙未旬日,忽同人竞相告曰:京口之大华、英公司之德和俱被炸矣,死者二千余人。闻之惶骇。[3]

由于旅途劳累,唐文治到达长沙后就患上了感冒,“饮食不便”,[4]只得在仓促间带领无锡国专师生在长沙黄泥街找到房屋暂居。唐文治在1937年12月11日《呈报迁校长沙借定校址上课请赐备案由》中说:

……兹已借定长沙城内黄泥街友于里四十八号为临时校舍,照常上课。现第一批同来学生有二十余人,其在战区中固属艰苦万分;即不在战区中者,患难相共,依依不舍,而求学之志,磨练愈坚。惟受兹重大影响,诸生学业自应设法补救。谨遵照部令,将寒假、年假假期一律酌量缩短,以重学业,而免旷废,冀仰副钧部作育人才之至意……[5]

后来在学生谭介甫的帮助之下,在湘乡铜钿湾找到房屋。1938年1月19日 傍 晚,师 生 们 又登船,迁往湘乡铜钿湾。“湘乡码头有峭壁极高,适天雨泥滑。余坐藤榻扶抬,行半里余,始上船,危险之至!”25日午后2 时到达,唐文治已经十分疲惫,“形神几若相离矣。”[6]尽管如此,唐文治依然坚持为学生们上课,在农历正月初二还为学生们讲授“格物定论”。

还没等无锡国专的师生们在长沙站稳脚跟,日军又大举进攻,对湖北、湖南形成夹击之势。正当唐文治为师生的安危寝食难安的时候,他的长媳俞庆棠从桂林发来书信,带来一个解救国专师生于水火的好消息。信中说,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邀请唐文治先生率领全校师生迁往桂林,并表示将派汽车前往衡阳迎接。看完来信后,唐文治当即决定将学校迁往桂林。全校师生于1938年2月17日早晨启程赶赴衡阳。

奚干城回忆说:由于交通阻塞,“师生渐渐散失。行至湖南株洲,只剩校长唐文治、教师陆景周、工友高福与学生袁步祺、沈令生、虞念祖、奚干城等数人而已。又值隆冬严寒,唐校长乃于旷野中命学生席地而坐,朗诵《诗经》‘兕虎’一章,夫子声泪俱下,诸生皆为动容。”[7]黄汉文在回忆陆景周的文章中说:“遇日机轰炸衡阳,火车、汽车时停时开,路途艰辛较长沙赴湘乡时尤甚。”[8]

17日傍晚6 时半,唐文治一行抵达衡阳。他在《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续编》中说:“十八日晨,日机轰炸衡阳,投弹三十余枚,房屋震动。”[9]在衡阳稍作休整,转赴桂林。无锡国专先后以桂林正阳街17 号、环湖路18 号作为校址,于1938年2月26日上课。于是,在广西桂林一带的无锡国专自此有了“桂校”之称。黄汉文的《记唐文治先生》一文回忆:原本同在无锡的国专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两校又在广西相会,教授互相兼课,部分学生互相借读。”[10]

由于长期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年迈体弱、双目失明的唐文治身体情况每况日下。杨燕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迁校回忆》一文中说:“一九三八年六月十四日上午,桂林遭空袭,居民纷纷逃避山洞中。为此,唐校长深感年迈,又加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在敌机来临紧急警报时,颇难躲避。又因在长途迁校过程中,身心交瘁。”[11]在6月25日毕业考试之后,唐文治呈请教育部请假回沪治疗,并指定冯振心代行校长职务。1938年6月26日 和27日 两天,唐文治主持召开离桂返沪前的最后一次校务会议,对自己离开后的的各项事宜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在6月28日,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师生依依惜别,踏上了回上海的旅程。

唐文治回到上海租界休养之后,江浙一带一些没有内迁的国专学生闻讯,纷纷表示希望在上海复校。1939年3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分校(沪校)在上海租界开课。1941年12月,上海租界为日伪占领。为避免向日伪当局登记,1943年国专分校改为国学专修馆。日伪曾派人劝说唐文治出任伪职,遭严词拒绝。

无锡国专在桂林一带五迁校址

在送别校长唐文治后,无锡国专师生在代理校长冯振心的带领下,牢记唐文治“明耻教战”的教诲,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艰苦办学就读的岁月。1938年9月,学校正式开学后,招收了一批当地的新生,同时加上从各地赶来复学的学生,在校学生达到60 余人。随着抗战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桂林吃紧,长沙被焚。在这种情况下,冯振心下决心将学校迁往自己的老家——广西北流县山围村。

学校迁到山围村后,师生们租借当地的一个小农庄作为校舍,稍加修葺后就开始上课。当时学校里只有教师冯振心、钱仲联、蒋石渠等人以及学生40 余人。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国专第18 届的毕业生顺利毕业,并在广西省教育厅的安排下顺利就业。1939年2月春节过后,学校又招收男女新生30 余名。加上陆续返校学习的学生,到春学期开学的时候,注册学生达到70 人左右。在这种条件下,校舍已经不够使用,冯振心又做出了迁往20 里外的萝村的决定。

1939年 暑 期,国专搬到了山清水秀的萝村。学校搬来后,租借当地的陈氏宗祠作为教室,另外租了数间民房当做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就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国专不断发展壮大,学生逐渐增加到200 余人,各项教学工作也稳步开展。对于当时国专的教学情况,我们可以从当时国民党教育官员的评价中管窥一二。国民政府教育部参事孟寿椿在1939年12月15日《视察迁桂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报告》中说:

该校精神方面,足称苦干,但物资方面太觉贫乏。一切设备,均属因陋就简,假若所研究者非为国学,决难成一学校局面。而全校师生尚能互相维系,求精神上之满足,孳孳讲学,惟日弗足者,未始非寝馈国学,究易服膺前哲遗训,有以致之。中国文化之伟大,于此又可获一显证。[12]

随着抗战的进一步开展,战争进入了相持状态。考虑到学校地处偏僻,在生活供应、医药补给、外界交通等方面十分不便,不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冯振心决定将学校迁回桂林。

为了做好迁校及今后学校事业发展的准备工作,在著名学者梁漱溟帮助下,冯振心利用和梁漱溟等人的社交关系,组成了国专在桂林的校董会。参加董事会的有李济深、李任仁、黄绍竑、刘侯武以及梁漱溟等人,并由董事长李济深发起向社会募捐筹款。同时,学校通过申请和疏通,获得广西省府拨款1 万元,广西银行及广西合作金库也伸出援手为国专在桂林东南郊的穿山建校提供贷款。于是,学校于1941年春,在穿山择地300 亩开始以容纳500 人的规模营造校舍。

1941年7月,新 校 园 顺 利 落成,迎来了在大山深处的国专师生。在之后的3年里,国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944年,在学生达300 余人,分为10 个班级。同时,还聘请了梁漱溟、吴世昌、向培良、阎宗临、蒋庭荣等近20 人来校授课或兼课。

正当国专的各项教育工作蒸蒸日上的时候,1944年8月,日军又将战火燃到了衡阳。国专师生被迫再次转移。由于大部分本地学生回到本籍,仅有少部分学生转移到了蒙山县。到达蒙山时,整个学校仅剩下教师8 人,学生30 余人。但是师生们谨记唐文治明耻教战的教诲,一到蒙山就组织复课。

1944年12月10日,日军逼近蒙山,学校又面临转迁的窘境。学校师生分成两路进行转移。直到1945年3月,两路师生才重新在山围村汇合,从此一直在山围村坚持教学,直到抗战胜利。

结语

1946年6月,无锡国专从广西迁回无锡复校。国专内迁的师生们在阔别整整8年之后,终于回到当时已82 岁的校长唐文治身旁。无锡国专上海分校继续在上海办学,两地均由唐文治主持校务,无锡国专的事业又逐步走上正轨。1947年,针对国民党镇压学生运动,唐文治与张元济、陈叔通等10位知名人士联名发表致上海市长吴国桢、警备司令宣铁吾的公开信,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唐文治一生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为发展教育事业勤奋工作近半个世纪。1949年上海解放之初,唐文治受到上海市长陈毅的接见。1949年7月,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改名为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设文学、史地、哲学3 系,由唐文治任院长。1950年初,奉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令,无锡国专上海分校并入无锡中国文学院本部。5月,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该校先后改为苏南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

1954年4月9日,唐文治病逝于上海,终年89 岁。他著有《茹经堂文集》等。

纵观唐文治一生,他是一位视野开阔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既正直爱国、严谨务实,又开明开放、革新进步。唐文治执掌的无锡国专在顺应世界潮流、努力跟近代教育体制接轨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始终继承着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无锡国专培养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却保持了很高的成才率,30 余年中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史研究、国学教育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在当时名闻海内。

抗战初期,中国有大量高校内迁,无锡国专只是其中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专科学校,但是唐文治率领的无锡国专师生所表现出的坚毅卓绝的精神,却是震撼人心。战火中无锡国专内迁,对于保存这所培养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人才的名校,有着重要意义。

[1]唐文治:《函教育部送高等国文讲义》,载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 页。

[2]《唐文治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12 页。

[3]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69 页。

[4]《唐文治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14 页。

[5]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75 页。

[6]《唐文治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14 页。

[7]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80 页。

[8]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80 页。

[9]《唐文治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15 页。

[10]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83 页。

[11]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84 页。

[12]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299 页。

猜你喜欢

文治无锡师生
无锡一棉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