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遏制“苍蝇式”腐败
——贵州省民生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2015-06-13文丨潘德怡

当代贵州 2015年36期
关键词:腐败问题贵州省腐败

文丨潘德怡

坚决遏制“苍蝇式”腐败
——贵州省民生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文丨潘德怡

编者按:如何让民生资金落到实处?如何有效遏制腐败增长?本刊编辑部在此展现各地各部门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随着民生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保障民生政策落实,为贵州省打赢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至7月,全省1482个民生监督组,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4676件,党纪处分3411人,移送司法机关456人,涉及金额4.18亿元。”近日,贵州省纪委通报的一组民生监督工作数据引发广泛关注。

成绩与数据的背后,是依然严峻的形势。如何让民生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在此节点上召开的2015贵州省民生监督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民生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成效突显民生监督工作可圈可点

2015年8月18日至19日,贵州省民生监督工作推进会在六盘水市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委关于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清理工作思路,推进民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加大对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民生领域案件易发多发,成为基层腐败的“重灾区”。

贵州省纪委监察厅着力破解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乏力问题,探索创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形式和工作运行机制,全省以乡镇、街道为单元设立了1482个民生监督组,重点围绕惠民政策落实和民生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坚决遏制“苍蝇式”腐败。

2013年,毕节市先行先试;2014年,按照“党委政府领导、纪委统筹协调、部门参与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设置、全面推开;2015年,以“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为总纲,全面部署、系统排查、统筹推进。三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民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去年在全省推开至今年7月,全省民生监督组围绕民生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案件6077件,党政纪处分4618人,移送司法机关763人,涉及金额8.4亿元。

推进会上,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及部分省直部门的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负责人,交流经验做法,探讨推进工作的路径,一些优秀地区和部门的做法让与会代表很受启发。

六盘水市突出系统抓、系统查、系统总结,聚焦案件查办。集中力量查处了钟山区明湖社区征地拆迁案、水城县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挽回巨额经济损失,赢得群众好评。

遵义市创新“五位一体 联区带组”模式提升执行力,探索“终端监督+常态支持+立体协同”机制提升战斗力,构建“权责一体,问题倒逼”责任体系提升担当力。

铜仁市着力在发现问题、查办案件、以查促管上下功夫,重点开展专项监察。1至7月全市共发现问题2756个,立案599件,党纪处分548人,移送司法机关61人,涉案金额4032.75万元。贵州省教育纪工委念好“快、深、纠、惩、改”五字诀,对全省619所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资助资金开展专项监察,发现问题17403个,立案142件,党政纪处分75人,移送司法机关13人,涉案金额2770.12万元。

高悬利剑、刹风肃纪,民生监督工作佳绩频传。工作的开展让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形成了“三转”的有力抓手,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极大地震慑了违纪违法人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任重道远拍“蝇”还需持续发力

近年来,全省民生领域腐败问题频频发生,有2/3以上的信访举报来自于民生领域,发生在民生领域的腐败案件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就同比上升99.7%。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在县、乡基层,“两个责任”层层递减,“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比较突出,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四风”和腐败问题蔓延,窝案串案时有发生。

今年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分两批通报了26起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的案件一查就是一窝,数额之巨,涉案人员之多,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六盘水查处的钟山区明湖居委会征地拆迁腐败窝案,一个村支书受贿234万元,被套取的征地拆迁资金高达1.6亿元。遵义市查处的扶贫项目窝案,涉案人员56人,涉案金额1426万元。

同时,民生监督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作还需持续加压,不断总结推进。

有的地区工作力度有差距。今年1至7月,查办案件最多的市(州)有964件,最少的则只有249件,有49个民生监督组是“零办案”。

有的工作方式单一,仅止步于发现问题、查办案件,对民生资金系统性、领域性、区域性案件的发案特点和规律剖析总结不够。充分发挥民生监督的治本作用,通过工作的开展督促主管部门履职尽责、强化源头治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推进会上,既晒“优”,让各地学习先进;又亮“丑”,督促加压。会议对2015年1至7月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88个县的民生监督主要工作数据进行了书面排序通报,并通报了“零”办案的49个民生监督组名单。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传导压力,让大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良好氛围。”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在推进会上说。

标准提升民生监督工作再发力

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加大力度,遏制“苍蝇”滋生蔓延?

“坚持抓早抓小,强化快查快结,把‘纪律挺在前面’落实到民生监督工作中,让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

三都自治县民生监督组到都江镇开展民生资金核查工作(黔纪宣供图)

“加大倒查追责力度,通过民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倒逼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民生资金监管的顶层设计,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

……

贵州省民生监督工作推进会上,围绕推进民生监督工作,与会代表们讨论热烈。

“继续在抓巩固、抓规范、抓提升上下功夫,提升工作标准,把民生监督工作打造成在全国叫得更响的名片。”会议明确了下一步民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一方面,要加大深化“三转”力度。盯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这个方向,把工作面从查处民生领域腐败问题延伸到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上来。另外一方面,要加大问题线索排查力度。强化专项监察“找”线索,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盯住问题较多的系统和领域,三年内有计划分步骤推动专项监察全覆盖。积极发动群众“举”线索,鼓励主动投案“送”线索,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

同时,要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突出审查重点,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重点查处“三类人”。突出抓早抓小,对于村干部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等小问题,坚持刹风正纪、及时处理,防止“苍蝇”养成“肥猪”。注重加大倒查追责力度。把工作重心转向倒查追责上来,坚持“一案双查”,对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区、部门和单位,除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外,还要严格追究基层党委、纪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及相关职能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最后必须加大成果运用力度。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强化源头治理和警示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只靠中央抓,不能只打‘老虎’不拍‘苍蝇’。我们开展民生监督工作就是要通过勤拍‘苍蝇’,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让群众听得到、看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态度。”宋璇涛说。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随着民生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保障民生政策落实,为全省打赢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任廷会)

猜你喜欢

腐败问题贵州省腐败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鉴赏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目睹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