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和创新

2015-06-12徐正宣

记者摇篮 2015年7期
关键词:类节目新闻节目主持人

徐正宣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杂志型新闻节目,是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广播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一、存在的不足之处

新闻杂志节目最早出现在美国,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之后,新闻杂志节目成为各媒体争相制作的节目。新闻杂志节目在制作理念、节目形态、题材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风格化、多功能的发展特征,并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回归新闻的真实性与专业性,但能被受众津津乐道的并不多见。重要新闻的堆叠和新闻评论是新闻杂志类节目的主要态势,以下是目前的存在问题。

1.内容深度不够。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没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缺乏新鲜感。

2.缺少品牌节目。在美国,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类型丰富,数量也不少,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目前,新闻杂志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再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

二、创新势在必行

在众多的媒介形态中,新闻杂志节目并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它周期出版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优势在于对时事新闻的全方位的整合与独家的深度挖掘,在建构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中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信息之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新闻杂志节目是以深度和见解来争取受众的利器,这个利器是否被受众认可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为王。时事新闻即是新闻周刊类杂志可以开发的一个重要资源,因此对新闻杂志时事栏目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政治、社会这两个方面始终是报道的重中之重,它体现了作为新闻周刊的宗旨。同时,人们对于层出不穷的新闻,越来越不满足于表面的信息,更倾向于寻求新闻背后的解读,新闻杂志节目承担这一重任,每一期都选取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话题,用较多的篇幅进行全方位的展现。1034生活广播的《生活周刊》节目,是一档周播的新闻杂志节目,2015年3月8日播出的《生活周刊》本周聚焦栏目关注了全国两会的召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链接了两会趣闻、两会解码、两会服饰,对重要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和延伸报道。

2.个性取胜。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或分析)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能博取观众的兴趣,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3.频率特色。尽管新闻杂志节目仍然属于新闻节目的范畴,但其节目内容却绝不是像联播类新闻节目那样报道一天中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其中55%的节目内容是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体现频率特色的内容。凭借着自身不同的定位确立节目风格,塑造着品牌特色,1034生活广播的《生活周刊》节目把本周本台记者采写的精品深度报道融合在节目中,贴近生活的同时体现了本土特色。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类节目新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