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晚报经济新闻
2015-06-12宋丽君
宋丽君
经济因素渗透着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新闻,离不开经济新闻。经济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新闻包含对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各类新闻报道;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财经新闻。晚报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以广义的概念为主,以狭义的概念为辅,因为其所面对的读者大多是普通百姓,百姓所要求的不是高精尖的“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看得懂用得着的日常经济新闻。那么,如何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更好看呢?
一、晚报经济新闻,用“专家”树立权威性
经济新闻区别于社会或政治新闻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技术性以及连带的政治相关性。因此,在经济报道中,“解读”技巧十分重要。如何使晚报经济新闻变得简单易懂并且令人信服,就要看记者是否具备自觉的权威意识。
我们所说的权威意识,就是使记者手中掌握的经济新闻是重要的。记者自身非权威,非专业,同样只是新闻的关注者。而新闻的解读者乃至报道中涉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人物,才是权威性得以树立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权威性的解读者,经济新闻的复杂性以及政治连带意义都将难以全面准确地呈现。
比如晚报历次对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报道,均采访人社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政策进行全面解读,服务读者;对利率的调整变化、利率市场的放开,均采访市内各大银行权威人士,对利率变化进行政策性解读,“掰开揉碎”,并通过房贷、存款等具体事例,用“算账”的方式来告诉读者,这种利率变化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对转存等带来哪些弊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记者自身也要努力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加强政策性理论修养。记者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了解真实的经济现实,才能让自己做的经济报道与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相符,才能不被“数字”牵着鼻子走,才不会“人云亦云”。
不光在经济新闻层面,同样适用于任何新闻的采写,记者必须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注意知识的自我更新,自我学习。采写晚报经济新闻的记者,必须认真钻研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必须关注时政经济资讯,必须了解国家经济政策,使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报道才具有可信度,报纸才具有可信度。
二、做好经济新闻,一定要有贴近性
晚报经济新闻采写要注重可读性、社会性、贴近性、实用性,也就是要重视报道内容的群众性。站在读者的角度,以群众的眼光去“扫描”社会经济现象,就会发现,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群众空前地关注经济问题,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晚报关注的经济新闻内容可谓“海阔天空”,大到住房、物价、社会保险等等,小到柴米油盐。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更贴近读者的生活,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可能对读者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记者要时刻从影响读者生活的角度出发,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贴近生活,而不是做哪个企事业单位、哪个人的“宣传部长”。
记者要从经济现象中突出人的活动。记者只有处处想着读者,心里装着读者,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文章通俗易懂又有实用性。晚报的经济新闻强调的是可读性和贴近性,报道要“小切口”,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既要有“事”,又要有“思”。比如《阜新晚报》刊发我采写的“你能找我2分钱吗?”在我们身边的很多超市都会有3.98元、4.98元等类似的价格标注,消费者也会认为3.98元、4.98元真的就会比4元、5元便宜。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通过采访调查10余家超市的电子秤称重和结算情况后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商家不能找消费者2分钱,也没便宜消费者那2分钱。2分钱于商家,是一种视觉营销。随后,记者采访律师和消协工作人员,从法律法规层面告诉读者,该如何为这2分钱维权。记者又将新闻延伸,2分钱,是否还在流通呢,又流向哪里了呢,谁在使用分币?记者采访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分币在流通,但因为使用率低,银行利率遇到分币,银行也会“四舍五入”。记者又采访古玩市场,在这里,分币的身价可谓“一路飘红”。记者通过2分钱的采访,从读者身边小事写起,将新闻视角无限延展,呈现给读者一份所有关于2分钱的信息。这篇稿件通篇2800字,获得了辽宁省好新闻二等奖。
经济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重大的经济题材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经济学新闻报道的记者用平视的目光,去了解读者的生存状况、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努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读者的酸甜苦辣,使经济新闻富有人情味,体现出“主流媒体”的贴近性。
三、做好经济新闻,一定要注意可读性
媒体新闻报道的可读性,通俗地讲,就是文章所具有的吸引读者阅读的魅力,晚报新闻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读性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闻本身具有可读性,另一个是在写法上、表现形式上。因此,晚报要想使自己的经济新闻也能吸引读者,一定要使其具有可读性,用最百姓的语言、最百姓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菜市场的点滴变化。如“菜价终于磕破了‘2的头”“吃一顿火锅得多花20多元啦”“蛋价骨碌下来了”“雷雨天浇蔫巴了哪些生意”等等,语言最通俗,但说的都是读者最关心的事。
再比如我采写的《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绿色效应被放大》。阜新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城市,因煤炭资源衰竭而转型,是全国首个经济转型试点市。在生产煤的过程中产生的产业废物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怎样破解这一命题,成为阜新需要攻下的又一道难关。
我前后十余次深入阜新百里矿区和多家产业废物利用生产企业采访,调查产业废物带来的生态压力,以及产业废物综合利用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回来后,我用“镜头”和“画面”、“被采访者说”故事、谈感受的形式,将阜新大量矸石山占压土地和污染环境的显示“表现”出来,讲述阜新为解决这个问题所作出的使命性的努力。语言通俗精巧,数字拆解得当,现场感强烈,背景交待充分,使国家大命题让每位阜新人都有“切身感受”,“啊,原来是这样”,“哦,可不是”,“嗯,真的变好了”。
经济新闻往往因专业性强、数据量大,词汇晦涩、冷僻,让读者有“高深莫测”之感,而“敬而远之”。那么,如何才能让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呢?
首先,记者绝不能把经济新闻写成经济报告或者经济论文,而要像写社会新闻、民生新闻那样,去讲故事,借用故事来阐述原理和数字数据。故事化的表达最能吸引读者,也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易让读者接受与喜欢,要让读者觉得“真是这样啊”,“啊,是这么回事,我们咋没注意呢”。
其次,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还在于用形象表达抽象,用特殊表现一般。相对于充满着各种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的专业报,晚报要想在专业性方面与之争锋实在是不明智的,因此就需要独辟蹊径、扬长避短——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经济新闻的解释能力,更好地发挥经济新闻的解释功能。经济解释已成现代经济学的潮流,在解释上下功夫,以避免浓厚的宣传味、工作味。
(作者单位:阜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