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乡追梦人

2015-06-12卉春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场家庭

卉春

那是七年前,笔者刚刚从兰州退休,在故乡绵阳闲居的一个夏日,经梓潼到江油,沿着当年的红军北上长征路,一路前行。这是一个退休老人拜祭先烈、缅怀前贤的独身孤旅。在双板乡场至江油的班车上,巧遇吴明芝。时年34岁的他与我这个68岁的老汉邻座。吴明芝说是到中坝采购灾后重建的急用物资。近两个小时坦诚交流,令我激动不已。于是,2010年8月31日的《绵阳日报》上,刊载了笔者的小通讯《吴明芝:从打工仔到林场主》。

吴明芝,中等身材,初中文化,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双板乡桥龙村六组的青年农民。如今,他的身份是老蚕房家庭农场的场长。他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奇事,也不是家产百万的“新贵”,没有豪车,也没有在城里购置房产。吴明芝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苦恋故乡的农村青年。他常说:在外打工的日日夜夜,魂牵梦萦总在家乡田埂上行走。吴明芝是一个有梦想、敢放飞“梦鸽”的人。他是全县较早响应国务院关于鼓励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号召的农民之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在深化改革大潮的拐点上,面对“三农”新的腾升之机,仍需加快在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营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体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好农户家庭经营之内核,坚守住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即符合农村实际,又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村(特别是山区土地,住户分散)的生产经营特点。顺应农村生产发展规律。契合经济社会创新和进步。激活农民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家庭农场崭新版本的强劲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吴明芝对新闻节目很敏感。中央“三农”政策及县委县政府出台落实国家政策的具体举措和规定,自然是他非常关心的大事。而系统深刻地理解当前时政,吴明芝不在行,但他始终认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致富奔小康的大政方针就是对农民最大的关爱,他坚信并感动着。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总是心口一致地执著他的“中国梦”。

吴明芝只有初中学历,在家务农种田,后来冲破家人阻扰,外出打工,不甘做一名平庸的打工仔。他四处奔波学技术、学本事。回乡后,一心科学种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大户。

1993年,吴明芝带着仅有的60元钱,只身前往川西高原的马尔康,在一家木材厂伐木、解木板、当保管,辛苦一年挣得4000元。他听说川南地区一些农民靠发展种植经济林——枇杷、柑橘、核桃……使穷山沟富了起来,便毅然跳槽,到紧靠长江边的山村,帮云南种植优质核桃的大户打工。虽然每月收入微薄,但他认为,在这里可以学到种核桃的技术,对自己将来的家庭经济发展有益处。此时,他萌生了回乡搞开发性家庭林场的构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吴明芝基本掌握了核桃树的种植技术。他兴致勃勃地告辞了主人,回到了阔别了三年的故乡,全身心地投入到绘制山乡变化的蓝图之中。然而,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成功总在风雨后”、“不见风雨,难见彩虹”。开拓、失败、再奋斗,吴明芝在前进道路上跌到过。他不服输,执著地再次进攻。本文正是追踪他在平凡而壮丽的红色老区,治穷致富里程中的精彩人生故事。也许能给勇于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年轻人一些启示!

故乡情

吴明芝的日记中有诗的感叹:“你问我为什么眷恋穷山沟,因为我血脉里奔流着红色基因,红军烈士的鲜血洒在那平庸的土地上,怎能逼我冷落?在‘两弹院里,邓稼先等专家的精神不死,我怎么能远离他们不传炬火?三国文化,文昌文化,多么厚重,我如果忘掉祖宗的‘根,还算是个梓潼的人吗?诗人说过,不爱故乡的人他爱祖国吗?即便我为改变故乡旧貌一次一次的受挫,但我会像红军北上那样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红色老城的川北梓潼的父老乡亲啊,我为做个梓潼儿女骄傲、自豪。”品读吴明芝对故乡的赞美,笔者问自己,到底梓潼县是个啥模样?

展开地图,四川省的西北要塞。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东北五十多公里的一座古城——梓潼县,从历史上看,县城“东依梓林,西枕潼水”故而名“梓潼”,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梓潼古城东北紧偎剑门山,西北襟带玉龙山脉,南临天府平川,古川陕官路贯穿南北。东与剑阁、南部、盐亭接壤。西面相联绵阳市,北靠江油市。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人口38.9万,耕地32331公顷,11个镇,21个乡。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2.5公里。国道108线穿城而过,宝成铁路,成广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非常便捷。域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候16.5度,无霜期264天,年降水量902毫米。全境以浅丘为主,并有多处零星河流冲积平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潼水纵横南北,由于潼江水源颇丰,河谷带上,水清山绿,丘林葱郁,历代先民有“一水七曲穿南北,东山丘谷抱锦绣”的美誉。当代诗人丹然曾游七曲大庙吟诵“层层葱岭腾绿浪,苍龙起舞庆梓潼”。古人多游此地题碑:“千里天府,此为屏障”颂之。今天,闻名遐迩的“陕川渝三国文化旅游黄金线”和“红四军北上长征的出发地”、“两弹城”等红色旅游线,既是梓潼经济发展新亮点而又是南北东西的交汇点。梓潼是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先进县,也是旅游经济潜力巨大的农业县。

80年前的1935年4月21至30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徐向前部抵达梓潼,红军官兵宣传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豪财,先后在梓潼县城、重华镇等三个镇五个区,17处場,139个自然村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一批热血青年随红军长征。广大民兵在岩石上书写扩红宣传标语六千多条,组织民兵为红军带路并协助作战,参加战地服务达千人之众。英勇坚强的梓潼儿女为革命献出了鲜血和生命。烈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红色种子历经80春秋,茁壮成长,一茬又一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976年出生在双板乡的吴明芝,在他五、六岁呀呀学语时,就从爷婆及父亲的故事里,百听不厌红军叔叔打土豪的故事,为那正义、清脆的枪声而兴奋叫好。“红军都是神兵天将,共产党是穷人的大救星”成了小吴的启蒙儿歌。当吴明芝七、八岁时,生父突然病逝,妈妈哭得险些断了气,还不太醒事的“明娃子”劝妈妈说,“别哭坏了身子,要像红军叔叔那样坚强,这个家爸去了,还有我这个男子汉嘛!”儿子脱口而出的“大话”,真给母亲冰凉的心注入了一丝温暖和力量。

这块红色的土地,深受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怀。1949年至1994年,贺龙、邓小平、杨尚昆、陈毅、张爱萍、温家宝及时任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等,先后莅临梓潼视察,送来党、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温暖。

三十七万梓潼儿女,在绵阳市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建设富饶美丽新梓潼,几代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弘扬红军精神,为圆全县人民的中国梦正意气风发,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凝视近十年,梓潼县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业技术服务先进县、全国中草药种植先进县、植树绿化先进县及全省七曲大庙旅游文化县等荣誉。吴明芝和全县儿女一样,心情激动,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个共同心声——绝不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民的期待和关怀,在荣誉和鼓励面前,更加谦虚、更加努力,为早日建成全面高水平的小康县而奋斗。

磨砺

老舍先生有名言:“才华是刀刃,辛苦是魔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从川西边远山区打工返乡发展的吴明芝,信心满满,想在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家庭务农方式上,改变单一种地思路,走多种经营新途径,为甩掉贫困帽,四处奔波,筹办他心目中的全乡第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开发性家庭林场。

开办开发性家庭林场,首先要有一笔启动资金,至少要有两万元的真金白银,有可以经过协商、集中成片至少30亩左右山坡地;还要自主申报村乡两级,按程序审批,再报县农业局审核备案,合同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土地使用等法律文件的申报及审批。在当时改革滞后,相关部门按程序审批,即便可以办,也得60天内才能完成。由于当时诸因素的不成熟,吴明芝梦中的家庭林场因条件不成熟而搁浅。

采访的那个深夜,吴明芝回忆开办家庭林场受挫时,这个刚毅自信而豪爽汉子,沉浸在悲壮而沉闷的回忆中。灯光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吴明芝那双大而圆的眼眶四周,挂满晶莹的泪光。

吴明芝虽然是个初中学历,但他对于看书报、新闻,观天下大事,兴趣颇浓。他手端一杯“丰谷酒”,也给我倒上红酒。他呷了口白酒,自言自语道:“要实现一个理想,要圆满我心中的梦,对一个没文凭,也没资金,更没有社会背景等硬性条件,要如愿以偿,谈何容易!尤其对一个最底层最普通的农民来说,真是比登天还难!”碰了一杯酒,脸上渐显红云:前辈们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勇登攀。又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先人们的精典语言,都是从失败中得出的经验启发。我突然觉得,当前,党和国家重视“三农”,在农村的青年人,只要有股子“牛劲”,坚持不懈地追求,积极进取,不怕苦,肯动脑筋和流汗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在我身上体现呢!笔者心里一热,一半安慰一半鼓励道:这是完全可能的!

吴明芝神秘地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他因地制宜探索饲养土鸡:旧院黑鸡、山地乌骨鸡、峨眉黑鸡、大恒肉鸡,均以生产肉用为主,一般5至6个月可达了5斤上下。第一次盖鸡舍60平方米,最多三种鸡共计240多只,出售80多只,将种鸡投资收回,吴明芝喜上眉梢。但当这一圈三种鸡活蹦乱跳,一天比一天肥大时,瘟神却无声无影向吴明芝的养鸡场袭来。开始是几只鸡拉稀屎,紧接着流鼻涕,有的鸡头天晚前还互相争抢食物,追啄嬉戏。第二天一早就出不了圈舍,倒在地上。面对这种令吴明芝做梦都不曾见到的境况,他请教兽禽防疫人员,防疫人员实地观察,认为他的失误就在于办饲养场前,中期的综合防疫工作太差,投资近万,结果拼得俩口子筋疲力竭,以亏损告终。

教训太沉重了。左邻右舍讥笑和讽嘲难免,母亲也为儿子的失败多日食无味,寝无眠。妻子那苗条的身子又瘦了一圈,但她依然为丈夫担当,约请专家帮助总结教训,兽医们登门询访,多方求证,得出结论有四:

一、忽略了根据自己的生产发展需要,结合本地自然条件,选择既适应当地环境、又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应当防止盲目引进禽种。

二、忽略选择正规达标的禽种场引种,只图价格便宜,就近串乡走户引种,雏鸡是否发育良好,系谱是否完整,品种外观特征,母种温顺,体格健壮,繁殖性强不强等关键因素考虑不细,留下隐患,是失败至命根源。

三、引种时,筐、背兜没严格消毒。因引种时大都天热,过度严实封闭,或者上路前不用干净水清洗运具,颠簸碰撞受伤、挤压、喂不干净水等等,均是入舍饲养前的大忌。

四、对新舍内外严格消毒。新品种进舍前首先消毒、洗澡、停2-3小时喂食,对于雏鸡隔离20天才可放养,并定时预约兽医打预防针。

五、一但发生瘟疫,首先请教兽医对症下药,不可在摸不清病情病因,简单到地摊上买药。假药或不对症的药使用后,将会雪上加霜。饲养肉鸡的失败,教训深刻,发展农村养殖的科学态度,科学管理,绝非小事。吴明芝从跌倒的路上又一次挺身站起,探寻新的发展方式,去面对新的挑战。

山丘绵延的梓潼县,植被率达38-43%,与江油市毗邻的双板乡桥龙村,小坡沟谷,森林草木旺盛,柏树等10多种杂木丛生,有青?、桤木等杂木,自然朽倒的不少,可间伐的都是烧木炭的好原料。20年前,入冬以木炭取暖,依然是城镇居民的首选。吴明芝在前几次失败后,开始烧炭业起步的市场考察:交费、运输工具、市场价格及间伐原料,挖窑造窑、闭窑出炭等技术的学习。批复生产证明后,成功烧出了第一窑合格木炭。他将木炭出窑后,一捆一捆包装好,用背兜背、扁担挑。逢场天,鸡叫三遍上路,太阳偏西才回家。两年辛苦,体重减轻了十多斤,但赚的汗水钱总算填平了养鸡的亏损,还略有盈利,生活有了改善,还清了欠账,修缮了老房子。周边村民看在眼里,不由得对吴明芝又换了眼神,认为这个绰号叫“明娃子”的青年人,还真是不怕摔。

间伐杂木,自己坡上的资源很有限,随着与时俱进的林业政策的出台,“吃”木炭只好划上句号。

歌德的名言点亮了吴明芝的心中那盏灯,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连续的失误失败让吴明芝更聪明更坚强了。在与笔者多次交流中,他引用过美国郎费罗的那段醒世之语,令我刮目相看: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待自己的现在——现在证据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吴明芝当时手中有几个活钱,也就是他可以自主支配的几千元,下一步往哪儿走,有人劝他外出打工,趁年轻挣点钱,也有人让他去乡场做个瓜果小生意,凭他的肯吃苦,又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灵活的脑壳,还怕吃不上好饭。吴明芝对四面八方的好言相劝以傻傻的微笑表达谢意。思索之中,他又在拓展新的发展目标。

吴明芝看电视剧,有个特点,不太看刺激性的故事,与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专看农村题材,看农民与土地相依相存的故事。笔者追问究竟,他眯着眼:“民以食为天,食从何来?历朝历代伟人说,厚土养人,历朝历代的农民总是用最朴实的话说:‘土地是饭碗。中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大事得依靠土地。我思来想去,今后还是继承前辈人的遗训,好好种地,把黄土变成金饭碗。”他吸了口烟接着说:“当然,传统的种地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信逐步运用科学的新技术在农田种植中下功夫。培养地力测土配方测土施肥,选优良种,按照不同农时,根据苗情防疫防害追肥管理,按预测的市场行情去种有市场、能赚钱的庄稼,才是最佳选择。”

这一年吴明芝种上早熟西瓜两亩,由于从教训中悟出了尊重科学的重要性,前期选种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综合考察,做得到位,辛苦半年,两亩地净收入8000余元,这一信息心动了不少村民,那些远到沿海打工的友人,拼命一年,除去租房、交通费,也仅年收入万元,但家中老小却抱怨不少。相比较,虽然吴明芝在土地上还不是大赢家,可与邻居比,他还搞养殖多种经营,年收入已达二万多元了。早熟西瓜种植的成功,为吴明芝对集中力量做好“土地”这篇大文章奠定了思想基础。他有句自己新的座右铭:信念就是做好在土地上发展这篇好文章、当个新型农民的关键。

靠山

试办开发性经济林——种核桃失误后,回归到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平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养猪经验的无形资本,形成规模养猪的综合发展经济实体。

吴明芝的决定得到村乡领导的积极支持,县农业局从主管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都一路绿灯。一切都按申报家庭农场的流程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部门的支持是吴明芝事先没有料到的。用他的话说:国家的三农政策这么好,又有县乡政务热忱服务的这些“靠山”,只能勇往直前,绝不当逃兵啊!

“梓潼县家庭农场登记表备案”表,附“村委会意见”,“乡政府意见”,“主管部门的意见”,“工商局名称审核”,“农业局意见”,“工商局注册登记”等等都在一周内完成,这比过去快多了。吴明芝面对一大堆文件,百感交集:这得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进行正风肃纪、机关作风整顿。当然,更得赞颂梓潼县委县政府专治庸懒,才有了今天的作风转变。

吴明芝深有感触地说:“身为全县较早开办的老蚕房家庭农场的一场之长,我深知法制经济的科学性、严肃性和重要性。对于办家庭农场的必需条件,不仅我努力创造完备,还要让妻子徐雪梅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如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有效身份证件,家庭农场主要劳动力在农场固定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成员不少于2人,经营者必须接受农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农场要确保农业收入为支柱,全年农业纯收入应占农场总收入的80%以上。以上条件必不可缺,这是合法经营的保障。”

另外,有合法有效的家庭农场承包经营耕地,流转期限五年以上有效土地经营面积,使用者必须签订农业厅(林业厅)规范流转合同,同时要求家庭农场经营活动应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对其他农业经营户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有示范带头作用。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不仅要铭记,关键的是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要依照实行,这不仅仅是对家庭农场主的约束,更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科学发展的保证。

采访中,笔者从县农业局农村合作经济管理股赵海燕股长办公室,见到了《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在我国,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发展家庭农场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要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吴明芝陪同采访农业系统各部门时,笔者发现,县上相关的机关、人员,没有把他看成农民,庄稼汉,而总是以朋友相待,随和热情沟通交流。

在赵海燕股长办公室,还请教了贺小容,她是川农大水产系毕业,也在农业局工作几年了,先后深入吴明芝的家庭农场指导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验收,忙得放弃了休息。小贺丈夫毕电强,陕西人,川农大水产系毕业,他在水务局抓水产养殖和环保,近来腿伤,但仍坚持上班,闻讯家庭农场主吴明芝来访,就养殖问题,细细作答:“禁止用屎,化肥和含超标添加剂饲料养鱼,保持堰塘水质达标,安全销售产品……”贺小容对吴明芝三口堰塘的堤坝加高,防洪源,蓄水池管护提出不少建议。笔者发现,农业局从领导到员工,全心全意、积极热情为老百姓服务,把服务对象当成亲人。

前一天下午,约见赵海燕股长,吴明芝想就明年作物安排,听听建议。但刚到办公室,赵股长突然接到电话,要马上下乡。当我们返回住处的夜里,吴明芝收到一个信息,赵股长同意第二天上午在办公室等候他。小吴心情激动,心潮起伏,对笔者动容叹道:“我只是个种地的泥腿杆,与赵股长过去不认识,更无交往基础,又不是沾亲带故,她把我的恳切求教还放在心上。这种“官民”关系是哪朝哪代都难见得到的,你是老新闻啦,怎么评议这种崭新的“衙门”新风啊!”

笔者心里暗中庆幸,吴场长赶上了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加强各级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好时期,让他创办家庭农场少走许多冤枉路。吴明芝呷了口茶又打开了话匣。“乡长、书记尽管他们工作很忙,但在路上相见,就很主动关照我:“有啥困难,你尽管说出来,只要政策允许,在我们职责内可办的事,我们会尽力督促有关部门办,实在办不了的,我们请示上级协调解决。执政为民,是我们的职责,也是落实习总书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张博副书记、纪委书记曾鼓励我一定要把农场办好,尤其乡农技干部吴全芝,这位老干部、老党员,驻我们桥龙村好多年,他为我办老蚕房家庭农场,从策划、规划、种养业的选地、品种引进、技术管理、每道关口亲临指导,从不在工作之余接受吃请,他的身上闪烁着我们党勤政清廉的光辉。”

“我所居住的双板乡桥龙村,论环境山青水秀、交通方便,论条件,紧贴乡政府。从村委会办公楼到乡上,走路十分钟,骑摩托三五分钟。全村242户,人口690人。6个村民小组,耕地1302亩,其中水田830亩,旱地476亩,林地1471亩,全村2014年人均收入9650元,劳动力690人,其中男348人,女342人,外出务工257人,占壮劳力30%强,鉴于留守家中的都年龄大,身体差,种田劳力紧缺的形势,我兴办家庭农场当初,就得到村党支部书记陶兴成、村委主任江涛等村干部的关心、指导,从我2005年前后,申请承包劳力缺乏户的零星小块地,到后来承包坡地30亩,逐年扩大到100多亩,搞多种经营,协调工作,签定承包合同,只要我提出申请,村干部们都积极协调办妥。”

“在承包堰塘、农水使用有纷争时,村上都给解决,如我承包五队一口堰塘养鱼,因稻秧用水量大,造成我养的鱼干死的损失,矛盾发生后,村委主任江涛与五队多次协调,给予全情合理的经济补偿。双方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规范

采访过程中,给笔者许多启示,“家庭农场”这个新的农村经济实体的名称,局外人(包括笔者)片面认为,家庭办农场也许仅仅名称更新,也许是劳动力多的大家庭承包土地多点吧!创造个新名词,给人新鲜感而已。但在笔者三年跟踪吴明芝家庭农场才逐渐对“家庭农场”的观念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认知。特别是学习了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春经济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继续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继续抓好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0家,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00家”后,才对家庭农场这个新生事物有了正确认识。

如果再认真研读《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就会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在改革创新中,喷发出强劲、智慧的源动力,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对兴办家庭农场的高度重视,推进家庭农场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指导意见》中要求,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按受过农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

家庭农场规模适度,其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标准。

随着国家指导性规定的进一步宣传落实,笔者对四川省梓潼县老蚕房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规范管理环节中的具体做法,顺藤摸瓜,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新办一个家庭农场,要经过申报和审核等环节的“过关”,才能获得家庭农场必须具备的依法经营文件执照。老蚕房家庭农场场长摊开的一堆资料令人惊奇。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老蚕房家庭农场于2014年1月3日经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为个人投资企业,注册资金25万元,有劳动力3个,主要从事家禽养殖、销售,农作物种植、销售,农场于2014年1月16日在国税局办理税务登记,农场位于梓潼县双板桥村6组。租种土地100亩,租赁期限16年,主要发展家禽养殖、销售、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梓潼县老蚕房家庭农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类别:基础设施建设

4、项目建设地点:梓潼县双板乡桥龙村六组

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233230.00元,其中财政资金补贴100000.00元,自筹资金133230.00元

6、项目建设内容:

1)、新建蓄水池2口;

2)、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130平方米;

3)、新建机耕道路675米;

4)、新建排管渠3000米;

5)、新修堰塘1口;

项目组织管理

为规范项目实施,由农场法人代表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和组织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实施资金纳入农场账目核算、严格实施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资金、严格实行报账制,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完整。

项目效益分析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后,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场生产能力,实施标准化规范生产、种养结合,充分示范种植,发挥示范种植效果,实现农场增效。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建立产品质粮食生产基地整体种植水平着力提升农场农业生产技术,更加有利于提高农场生产效率。

研读上述文字后,更加深了对家庭农场这一新生产物的认识,只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绿色经营为基础,在土地绿色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积极稳妥的加快推进。从吴明芝的实践看,这种经营模式在劳动力缺乏,守住种粮面积底线的发展战略中,依法规范推进和发展,一定会取得历史公认的成果,千千万万个家庭农场的主人们,在实现“中国梦”目标中,一定会梦想成真。

口碑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

为深入摸清吴明芝这个家庭农场主七、八年的“追梦”艰苦历程,笔者不能仅仅靠他自己说,家人说,还得与他打交道的上下左右接触,好好摆摆与之相关的“龙门阵”。

80年前的4月27日,红军由梓潼转向江油市、北川、平武的北上叉口,紧靠江油市的梓潼县双板乡是部分红军战士穿插经过的地方,播下了红色种子。

80年后的2015年4月27日,正巧是个赶场天。卖鸡卖鸭、卖瓜果蔬菜的农民,摆摊设点卖日用小百货的商户,让乡镇府门外的一条正街、三条横巷里,五彩斑斓、熙熙嚷嚷。南来北往的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的喇叭声,仿佛是一部经典交响曲。笔者享受了乡场农贸集市的繁荣。街道两旁的茶店、饭店鳞次栉比。笔者发现,这个离县城最边远的场镇上,街道两旁,观赏树木郁郁葱葱,干净清爽,瓜果纸屑都进了固定的垃圾桶。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小乡镇的繁华美景给人印象深刻而清新。

乡镇府斜对面有家小超市,店主向笔者赞美说:“我们正在创全省文明县,已争创几年了,我们乡还在努力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呢!乡上印了宣传单,发给各家各户,还有人循环督促,旧貌不改变不行的。只有环境卫生好了,才有利身心健康,老百姓弄明白了,也会通情达理,自觉改变陋习的!”

南边走过来一个中等身材,微有“啤酒肚”的老同志,略显文雅,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这就是我想访问一位农技干部——吴全芝。他是双板乡政府的农技干部,农艺师职称,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这位老共产党员2009年度还被县授予“人才招聘先进个人”。吴全芝站长以乡干部驻队身份,在吴明芝居住的桥龙村蹲点,一干就是七八年,对于吴明芝办家庭农场,他可称得上权威性的发言人。吴站长没架子,他拉了笔者的手以示欢迎。领着我直到他的住所,首先向我声明:自己是在双板乡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主要职责是在乡党委和乡政府领导下做良种技术、新农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对于老蚕房农场吴明芝场长。他说基本上是看着“明娃子”长大的。他调侃道:“明娃子肚子里头几根肠子我都知道。”

“明娃子论个头,一米六七,说文化,初中生,如今还差两年进四十岁,还算农村青年壮劳力。”

“明娃子在我头脑中的印象:他肯动脑筋,爱关心国家大事,对新闻动态有嗜好,对农业技术的信息削尖脑袋往里钻,对家乡土地情有独钟。事业心强,在家乡种地如痴如魔。别的青年人在外打工,钱多少图个时尚,他16岁就在外打工三四年,有点钱马上回家包土地当农民。从二十多亩土地,逐年扩大到一百多亩。养鱼、养鸡、养猪、种西瓜和核桃都试过。他特别能吃苦,也爱琢磨新科技,虽然没少受挫,但他总是擦干汗水泪水后,又撑起腰杆子继续干。近几年种地精明多了,他没发大财,生活有了改善,赚点钱修了楼房,投资几十万修机耕道,平土地,挖鱼塘,购小型农机具,盖起年出槽肥猪一百多头的养猪场等基础设施。县农业局各部门,乡村领导也按现行政策给了一些补贴,他的家庭农场比较稳定。近七八年累计售粮60万斤,为市场提供猪肉四万多斤,在保护耕地、土壤改良、坚守以粮食为主的达标中有明显长进。要说不太理想的地方:他在农场的相关资料、文档建立上不太完整,有时为解乏而唱点小曲,说话冲了点。他的农场哪块地都有我的足印。以粮食为主的农场,全乡仅他一家,也是办得最早的一家。”

一位与吴明芝一块学习过的同行,如竹筒倒豆子:“去年冬,我们一起参加《绵阳市家庭农场主培训班》,小吴字写得一般,但手勤爱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无公害基地建设讲座,市农畜商品质量安全监督何培军主讲,吴明芝为对笔记,还同邻坐争了几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绵阳现代化农业发展讲座,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兰劲主讲,他为弄清几个新词,让我也帮他求文化高的同学查笔记。‘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与家庭农场发展那一课,是四川省农经总站前站长杨雪山主讲,吴明芝特别兴奋,他记得快多了,但下来整理笔记时好多潦草字词已弄不清楚了。小吴夸奖,这位老专家讲得非常好。‘农产品市场销售讲座,西南科大教授邓亚玲讲得让吴明芝不好消化,他说:太理论化了。‘《农产品商标建设的品牌建设》一课,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王琼英主讲,联系了实际,用处很大。吴明芝同我交谈说,这种学习太好了,只是才两天半,时间有点紧。我看这个吴明芝,如果文化再高一点点,他在种田方面,还是有出息的。”

笔者又回忆起一件小事,那天农艺师吴全芝与我握别时说:“当个好的农场主,像吴明芝这样的青年,忙里偷闲要认真提高文化科学素质,这是最基本的素质提升,内外管理都得有一套规矩,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来保证,才会越办越好!”他的一番话,不仅是给吴场长提个醒,也是对笔者写这篇文章,会有很好的助益。在村道上人们议论吴明芝说:这个“明娃子”是他妈下的泥巴蛋,像他这个年龄,这个体魄,到沿海打工,一年不弄五六万?可他总爱在泥巴里滚爬着,能不能当上大款,他的“中国梦”何时圆得了,咱们等着看。如阵阵山风吹来,这些议论已进了我的耳朵,也为吴明芝的发展前途,心里打着鼓。

妻子眼里的丈夫

吴明芝的前妻在四年前患大病久治无效,过早去世。当时,家庭农场正在一场自然灾害中挣扎着,为护理妻子,他几乎倒在绵阳的一家医院的重症室。近60岁的母亲梁长秀,见媳妇走了,也陷入极度悲伤。

一天,护士又来给吴明芝测血压。她不仅是个业务很到位的护士,又是个心理疏导的美丽姑娘。她来到小吴的病室,坐在床边说:“‘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绝非没有安慰和希望。这是一位伟大名人的话,我讲这句话送给你,好好想想吧。”沉痛中的吴明芝一听,觉得这句名言的警醒是及时的,他当即问那姑娘:“这位名人叫啥名字”?

那姑娘给他倒了杯水:“想知道吗?这位名人是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培根。如果你还是个男子汉,又想了解一个外国名人,眼前最好的途径就是吃点饭啊!”生活,尤其是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像一首小诗,有耐人寻味的韵味儿。它字不多,也不雅,还有点泥土气息,但是它蕴含着平日丰富哲理,只要让你有心动的一个词,几个字,也许会受益终身!有些人的生活一路平坦,有些人一路风顺,一路开怀大笑,但他们都不是人生的全部。

吴明芝当时才30岁,他应当是春风得意,田园风光里的快乐庄家汉。但眼前的他,艰难地行走在一条九曲十八湾的小路上。泥泞、坎坷、崎岖……那句培根的名言,如他在黑夜中见到了一盏灯。他几天后,出现在双板乡桥龙村六组老蚕房家庭农场的庄稼地里。

一年半之后,吴明芝精神状态稍有恢复,为了整天辛苦归来有个伴说说心里话,也为达到家庭农场劳动力要求至少两人以上的标准,他必须做好13岁上初中女儿吴彦茹的思想工作,为她寻个后妈。当然,也得让对方从内心接受他这个男人,才可能将“断了的弦”重新续上。民风淳朴的双板乡,好心人牵线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逢缘。但是吴明芝办了几年的家庭农场,年纪轻,长得又英俊,求爱之风吹得远、散得宽。

一天,在县城回双板的车站,吴明芝刚上车,售票员催买车票,他一头汗还没坐稳,又听那女子嚎着“买票了”。他一急火辣辣回话:“屁股还没坐稳,你急啥子,我既然上你的车了,还怕掏不起车费钱。”售票员低语道:“这毛头娃子像刺头猪。”旁边一位黑发如波,秀眉大眼,脸蛋儿白里透红,给人一副甜甜味道的少妇劝道:“年轻人嘛,他说话直点,也没什么恶意。”她说这几句话,脸却彩云飘飞,而吴明芝觉得这个女人心地好,他又扫了她一眼,装着入睡了,但万万没想到,那位帮他说话的女人看上他了,她是个离婚四年单身女,她猜想这小伙也许是单身该多好啊!女子到许州家下车回去了,而吴明芝家远在六公里北边的双板乡,班车拉上七八个人远去了。也许天老爷有眼,也许是缘分到了,那女子回家很快就摸清楚了吴明芝的家境,他也是丧妻的单身男子。她马上驾着摩托车直达吴明芝的家。同命相通的一对男女,你来我往,仅仅二十多天的交流,这个名叫徐雪梅的女人,成了吴明芝新房的主人。当然,她也正式成了老蚕房农场的骨干成员。

人说,被情爱断了档的人,如久旱见甘露,惊喜幸福到头晕;有人说,续弦的夫妻前几月如美酒,又甜又香,总舍不得大口喝。但风雨日子长了,这“爱之酒”开始苦舌头了。徐雪梅与吴明芝,曾有一阵子都想甩了杯子,但都没下决心,日子依然过着,“苦酒”照常呷着。家庭农场的庄稼长得好好的,今年大约近30亩小麦,苗壮穗大,可能单产800斤,总产两万余斤,他们共同用汗水浇灌的粮食,再过二十多天,会颗粒归仓的。笔者采访徐雪梅放在最后,这位性格开朗、能说善笑的少妇,时而笑口大开、侃侃而谈,如高山流水;时而疾风暴雨,泪水口水激活了压在心底的多少爱多少怨,喷发出来,很多细节如情感电视剧:

我是许州镇的女人,从小没有做过农田庄稼活。和前夫结婚,长期在梓潼县城和成都,哪做过啥子庄稼活。上学七八年仅仅做卫生值日,城里人的生活规律,饮食卫生习惯使我生活常态化了。

嫁到吴家来,栽秧、割谷、砍柴禾、喂猪食、添狗食、喂鸡,天天一身汗,一身臭气,一切都得从头做,再累回家后,都得把饭菜弄好,吃过饭,洗碗刷锅半小时,还要把当天的衣服洗完。我有洁癖、怕脏。你老先生想想,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反差,我要适应是非常不易的。但为了有个归宿,只好自己安慰自己,一切的苦我都认命了。那歌中唱道:“爱得我心好疼。”是我真实心态写照啊!

有一天,顶着烈日割油菜,挥镰转身、用力过猛,我的腰岔气了,动弹不得,丈夫也吓得一脸惨白。他想抱我到树荫下躺着顺气,但我浑身动不得,指头一摸,痛得如针扎般难受,况且,他抱不动我。马上就断气的感觉,我凭借臀部的力量,一寸一寸往有草的地方挪动,经历几个小时疼痛的煎熬,我的四肢肌肉神经才恢复了知觉。如果说没有一点对吴明芝的爱意,没有他在我劳动之中对我的痛惜表现,没有在我一系列的苦果之后的抚摸及安慰,没有他在我偶尔流露出想同他分手时委婉又耐心的劝说,我们俩的爱和情早就划上了句号。

当然,对他偶尔饮酒过量或无名火起的出言不逊,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为捍卫尊严、为平衡心态,我也出口粗野,令他惊愕良久。吴明芝的身影为什么在我心中磨不掉?

首先我认为,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特别能吃苦,很会知女人心,会动脑壳规划家庭生活,发展农业经济,在县乡的政府单位工作人员交往中不卑不亢……所以,有时我与同学、亲友相聚时,有人问“你们时有争吵,甚至暴风骤雨,为什么还能风雨过后见彩虹?”我坦言道:“丈夫丈夫,仗义相扶,他之前妻,我之前夫都远去,虽然性质有别,但都是天意,他同我双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同枕相依,缠绵中同甘苦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八十多岁的杨振宁,寻找到28岁的吴女士为妻时感言:“这是上帝的恩赐!”我十分赞同。吴明芝胸怀大志,热爱故乡 ,重视事业与家人的平安,快乐的品格,我还是充分肯定的。

徐雪梅的长篇品夫表述,既无大惊,也无小怪,这恰好刻画出老蚕房家庭农场主的人格魅力和生活真实。笔者随吴明芝到县农业局农经站。李路生站长对吴明芝的来见,情同兄弟,听说他想买台中型悬耕机,李站长体贴入微提醒:“你那台小型悬耕机,马力太小,也好几年了,换成中型的,作业率高些,买一台要三万五六,国家补贴近一万元,如果使用科学,保养适时,用三四年没有问题。当然,重大基本建设投资,你自己决策更好。”听到这里,颇多感受,农机采购、使用,如同两口子,和家庭农场一样,夫妻和谐,也该“保养”,才会形成合力,向完美高远的目标奋斗。

童年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都有童心天真的梦。吴明芝的童年,快乐得像小鸟。幼稚的他,曾从泥土缝隙间冒出美梦新芽……

当他三四岁时,父亲吴加云是年富力强的光景,因赶上改革的好时代,除了同母亲——三十岁的从盐亭县嫁来吴家勤俭朴实的梁长秀,夫妇除种好七八亩田外,还是全大队较早走村串户做小量杂粮生意的农民。每年秋后,父亲总会挤时间做点小生意,秤粮食、点钞票,乐此不疲。光屁股的“明娃子”跟着父亲转队串户,玩秤砣、看点票子,那双小眼睛可机灵啦!有人笑着说:“你这个儿子长得又乖又聪明,说不定长大了也同你一样,有头脑,爱做生意啊!”父亲却说:“千万别这么说,这娃子将来大了,念好书,走出山区,到外边去闯天下,才有出息。”每当此时,明娃子总会歪着头,眨着眼说:“不,我才不呢,读书上学,回家做活,当个山里小货郎也蛮好嘛!”就在吴明芝六岁那年的中秋节前后,一场病魔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妈妈成了寡妇,小明芝成了孤儿……童年的快乐消失,童年的梦幻无影无踪,继父进家是几年后的话。小小吴明芝从此成了少言寡语的调皮娃。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入了学,既为图书世界的新天地惊喜;又为自己在同伴中少了父爱的快乐而心情沉重。与同龄伙伴感情融合,其内在的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因此读了初中,他拒绝继续上学读书。他说凭自己的劳动,早点过独立日子。当时让家人亲友们非常痛心。长到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牛”脾气就出了名,父母只好依了他,过早地将人生梦想播撒在田间地头。

拾柴,放牛,放鸭,他泥一脚,水一脚。穿行在乡村山野、河谷、田埂、地边,捉泥鳅、捉黄鳝、换本旧书、换包劣质烟,过着成人般的日子,黑了皮肤,瘦了身架,从没怨言。在伙伴中间,爱打抱不平,打斗玩耍,霸道者他不惧怕,以礼相见。但对强欺弱者,他常会爆发伙伴们意料不到的战斗力,仗义之举,早有名气。有一次,一年轻娃于山间岔路口抒发对山川之美的感叹,“小不点”的明娃子也跳上一块大石头,口出“狂言”:

(一)

谁说这穷山沟没啥留念

我还是舍不得离它太远

老爷爷说这里闹过红军潮

多少像我你这样山里娃

都精神振奋告别父老扛上枪杆

多少人一去毫无音讯

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把他们想念

(二)

不要骂这山沟太穷

勤劳的人家没“穷”种

当年恶霸地主为啥富

主要是反动政府同他们穿的一条裤

毛泽东指的路我们向前走

邓小平的“点子”教大家在土地上赚钱

(三)

儿不嫌母丑

红色山区的后代

有本事五湖四海扬帆

愿扎根乡土地的人们啊

汗水和智慧可改地换天

一个城里人休闲到山里打野鸡,路过山垭听见一堆毛头小伙在路口抒发心怀,悄悄地停了脚步,当那个黑瘦矮杵杵的明娃子“狂言”一通下了大石头时,“打猎”人叹道,“这娃子不笨不傻,该好好上学才对,咋个这么个年龄就辍学了,实在可惜!”

人生是个神秘的命题,人生又是个沉重的话题。有人戏言,人生如梦;有人唱到,人生如戏;更有人说,人生如一部没草稿的永远写作,当人生划句号时,你后悔没定稿的时间。但是,人生已经到了终点。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不管你落地何处,人均一次,没有哪个人不想在有限的人生里干一番事业,轰轰烈烈。步步生风,一路辉煌!但是,人生之路无一人能平坦一生,它总会有上坡、下坡、拐弯、过河,攀登高峰……各色各姿的时段磨砺你,或戏弄你。如果你逢坦途洋洋得意,不研究,不珍惜机遇,碰到坎坷、挫折就垂头丧气,没一点儿顽强和坚持,那么人生的公平秤就会告诉你的人生斤两。

吴明芝的童年,仔细想来,有些悲凉、沉重。时至人生“不惑”之年的他,对人生的最新品读,童年只是这部人生大书的一个章节。

吴明芝在播种小麦前,走访过一名农艺师。梓潼多坡地,一半红胶土,一半灰沙壤土。适合种哪个品种,农艺家对他说,绵杂168杂交小麦为宜。这个品种的特性特征是:春性,全生育期182天左右,比对照早熟2—3天。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4厘米左右。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粒粒红色、卵圆形、饱满。小穗粒22粒,穗粒数47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品质检测,平均容重784克/升。抗性鉴定,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该品种杂交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突出,宜种植区域广泛。单产405.7千克,是经历几代科研,在上百个不同土壤的小区、中区试种,适宜在两南浅丘和平原大面积种植的、比较稳定的小麦良种之一。

研究人生“童年”到成年时间段,生活习惯、人格品行、道德操守,思维方式、目标确定……也同优选小麦品种的定型过程相似。十天前,吴明芝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梓潼县老蚕房家庭农场场长吴明芝的发展变化,脉络清晰,正一步步走向他的人生目标。在他身上,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那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农场家庭
快乐农场
农场
家庭“煮”夫
开心农场(4)
开心农场(2)
无人农场丰收日
恋练有词
丰收的农场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