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2015-06-12门瑞瑜
门瑞瑜
公安民警在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涌现出了大批扎根基层一线、深受群众爱戴、事迹感人至深的爱民模范。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14年10月28日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和爱民模范时的讲话。
1、“花园”之光
著名作家靳以曾写过一篇题为《哈尔滨》的游记散文,赞美这个城市是“东方小巴黎”。著名作家骆宾基在他写的《萧红小传》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哈尔滨是一座花园城市,南岗区是哈尔滨的风景区,是花园中的花园。”当年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打开地图,你会看到南岗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花园一般,风景如画,美丽多姿。区内有一条美丽的街道叫“花园街”,有一所最美的小学校叫“花园小学”,全国最富盛名的“花园派出所”也在南岗区。
花园派出所是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是“立警为公,执政为民”先进单位、时代楷模,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公安系统高高飘扬的一面最美丽永不褪色的旗帜。
花园派出所,公安战线一个英雄群体,这里警徽无处不在。看,那由国徽、盾牌、长城、松枝、飘带图案组成的警徽,多么庄严神圣,熠然闪耀着绚丽多彩的光芒。
哈尔滨是一个音乐城市,到处传唱过“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而今,又诞生了一曲《鱼水情深》的歌曲,回荡在冰城上下,松花江两岸。那是被群众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发自肺腑的心灵之歌:
“你是老百姓的及时雨,你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你是老百姓的保护神,警民一家鱼水情深……”
伴随着这悠扬悦耳响亮的歌曲节奏,由辖区受益群众寄来的表扬信、感谢信,一封又一封像雪片一样飞向花园派出所。在所内一个房间里,多少年来的国家级、省市级颁发的奖状,奖旗、奖杯、奖牌,一件又一件,在墙上挂满了,在桌子上摆满了。
这里书写着历史的辉煌,记载着有口皆碑感人至深的光荣业绩,那是哈尔滨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埋头苦干走过的坚实足迹。
听吧,这是中国好故事的精彩片段,中国好声音的强音英雄谱,记者走笔花园派出所,就先从现任所长王海龙写起吧。
2、所长王海龙英姿
那是2013年秋末初冬的一天清晨,王海龙迈着铿锵有力的步子,走在上班的街道上。
今天,他上班特别早,他平时的习惯就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他是每天第一个到派出所上班的人。这时,是他刚刚上任花园派出所所长不久的日子。新官上任,千头万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心潮滚滚,许多事情像蒙太奇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在他脑海中盘旋流动:
接受命令的时刻,哈尔滨南岗公安分局局长谷昭旻深情地凝望着王海龙,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员,专把重担挑在肩,你去花园,一定要继往开来,大干实干,再创辉煌!”
王海龙心领神会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努力去做!”他认真地记下了谷昭旻局长的殷切嘱托……
此刻,那亲切的声音仿佛依然还回响在他的耳畔,萦绕心头,他感到担子太重了,压力太大了,任务太艰难了。然而他还是信心百倍,志在必得,求索向前。他总在扪心自问:“能干好吗?”自答一个字:“能!”
王海龙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市人民警察学校。留校工作两年后,调入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刑警大队任中队长。摸爬滚打,风风雨雨,他的警龄已经走过了二十一个春秋,在公安战线也算是个“老兵”。担任派出所所长工作却是一个“新兵”,新的岗位面临着更严峻更复杂的挑战和考验,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花园派出所,现有二十七名民警,全是大学本科学历,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警力精良,是公安系统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从1947年建立,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文革”浩劫,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今天,花园派出所荣立过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二次,三次受到公安部集体嘉奖,多次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单位,哈尔滨“改善发展环境,优化服务水平”优秀服务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被各级领导机关表彰奖励六十八次,几代花园派出所的民警先后受到过各级各类表彰奖励九十五次。
三十年前,对群众反映的公安基层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社会现象,花园派出所态度明确坚定,断然回答:“不!”
他们身体力行,旗帜鲜明,切实做到了“三声四有五个一样”的服务行动准则:
“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有”:有座位,有热水,有报刊,有意见簿;“五个一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小孩一个样,领导群众一个样,忙时闲时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
后来,这“四有”和“五个一样”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时代内涵,更具体形象,为群众服务切实做到了“时间不同,办事一样耐心;对象不同,接待一样热情;岗位不同,服务一样周到;案件不同,执法一样规范;警情不同,处置一样认真”,这就是花园派出所警风警貌的写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花园派出所的声音振聋发聩,风靡全国,好评如潮,花园派出所荣立集体一等功,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战线先进单位,白山黑水升起的一颗璀璨明星……
全神贯注,成竹在胸,王海龙脑海里所思所想全是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新的愿景,探索前进,继往开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想起了一位巨人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步向前……
王海龙一边想着,一边走着,脑海里不断在“过电影”,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是学而不厌、三思而后行的人。走着走着,前方飘起了淡淡的雪花,天阴了,第一场初雪早早地降临到“冰城”哈尔滨。
“王所,王所。”他正向前走着,忽听后边有一个人在喊他,他转身回头一看,原来是本所警官武兴东。
“老武,你好啊!”
“王所,这么早上班去啊?”
“我习惯了。”
“咱们全所人都非常欢迎你。新上任刚来不几天,就熟悉了情况,和大家相处得那么和谐、亲切。咱们是同志加兄弟的感情。”
“希望你们这些所里的老同志对我多帮助,多支持,工作中多提意见,咱们同心协力把工作搞好。”王海龙目光一闪,抬起右手,亲切地拍着武兴东的肩头说。
武兴东是从部队转业在花园派出所工作的老同志、老警官。他1965年生于哈尔滨,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陆军三十九军驻防辽宁瓦房店,在军营党旗下举手宣誓入党,曾任班、排、连长。在连长战斗岗位上拼搏冲杀四个年头。1997年转业到哈尔滨市公安局防暴支队工作,后来调到花园派出所工作至今,多次立功受奖,工作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出类拔萃。
王海龙刚上任不久,就在同事们口中听到了武兴东很多为民爱民的故事。他经常深入辖区为群众做好事、实事。王海龙一来到花园派出所,对武兴东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他若有所思地问武兴东:
“哎,我说老武,这阵子你要去哪里?”
“我要在早上第一时间去辖区朱桂芬老人家里看望她。”
王海龙突然提高了嗓门说:“那我和你一起去,好吗?”
“那敢情好啊!”武兴东高兴地笑答,两人一拍即合,心灵相通,抬腿就走。
这时,前方纷纷扬扬的雪花越下越大了,一片片飘落在他们那蓝色警服上……
王海龙、武兴东迈开矫健的步伐,迎着一路风雪,一步步向前走去……
3、“临时代办”武兴东
王海龙、武兴东直奔复兴街25号——朱桂芬老人的家而去。
朱桂芬老人今年80岁高龄,孑然一身,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她的一个儿子在天津,女儿在佳木斯工作。另外一个儿子于2007年10月被派往海湾地区一个国家搞援建工程,一年只能回国一次看望老人家。平时唯一的慰藉来源于在大庆上学的孙子。每逢双休日回哈尔滨来与奶奶团聚,照顾奶奶生活,共享天伦之乐。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4月,朱桂芬的孙子在学校打篮球时,一只脚扭伤不能走动,他不但不能来哈尔滨照顾奶奶,就连他自己生活起居也必须依靠同学照顾才行。作为包片民警武兴东听说后,主动走进朱桂芬老人家,上门服务,问寒问暖,无偿地担负起了“家政服务员”的角色。武兴东照顾老人无微不至,经常买好生活日用品给老人送来,还帮助老人家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检查水电煤气的安全,做许多杂活,并对老人亲昵地说:“警民一家亲,你有事随叫,我第一时间随到。”在武兴东的手机上,特设了朱桂芬老人的电话号码,响铃独特,一听必接,接到必办。
隔三岔五、三天两头,武兴东必定跑到朱桂芬老人家中,与老人唠家常,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活,解除老人寂寞之苦和生活困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武兴东这个“家政服务员”,尽职尽责,十分到位。邻居以羡慕的目光对朱桂芬老人说:“你老真有福气,有专业警官为您服务。”她乐呵呵地笑笑说:“武警官是我的临时代办。”说着她又加重语气强调了一句,“民警是老百姓的靠山、亲人。”
从此,一个“武兴东临时代办”的雅号,在花园派出所辖区处处传扬……
当王海龙、武兴东进得朱桂芬老人家里时,一边轻拂着警服上淡淡的雪花,一边热情地向老人打着招呼:
“您好啊,老人家。”武兴东指着王海龙介绍说,“这是我们所新调来的所长王海龙。”
“我叫王海龙,老人家。”说着他递上一张他的名片,这不是名片,上边印着鲜明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卡”,下边是“王海龙”,有手机和办公室电话,还有“服务博客”,王海龙对老人说:“有事找我,找武兴东都行,随叫随到。”
老人拉着武兴东的手没放,一直瞅着他感激地说:“你不知道,兴东几天不来,我都想你呀!”她目光炯炯,眼神盯着武兴东,“你是我信得过的‘临时代办哪!”
说着老人家笑出声来,王海龙也跟着她轻声笑了起来,心里暗想:武兴东啊、武兴东,你真是一个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好民警、大好人!
武兴东面临着老人表扬他的溢美之词,却不以为然,平静地说:“没啥,这是咱民警应该做的。”
那一天,在朱桂芬老人家,武兴东又为他做了一些家务活,唠了许多关心的家常嗑,最后,王海龙、武兴东和老人家依依惜别。
武兴东对辖区情况的熟悉程度,真是了如指掌,一心一意爱民、为民、亲民,春风送暖,故事多多。
那是2009年数九隆冬时节,哈尔滨气温骤降到零下21度。复兴街19号2楼居民吕君家灾难降临,暖气片坏了,跑水……80岁老母亲裹着厚棉被卧床,吕君披着厚棉被修理着漏水的暖气片,里边的漏水哧哧地向外喷流,地板上到处是水,全屋冷气袭人。
吕君急忙跑到楼下锅炉房,找到了锅炉工,关闭了单元阀门,造成了全单元各家住户停了暖气,到了晚上暖气也没修好,受冻的居民们怨声沸腾,吕君惹了大祸,他出去找人修,物业管修暖气的师傅不在,十几户寒冷中受冻的居民苦难不堪,忽然有个人大声说道:
“找花园派出所的民警武兴东!”
对!找老武啊!社会上流行语说:有困难找警察,社区里好多人在遇到麻烦事情时,总是找到武兴东求助,他们把这位四十来岁的民警视为救星一般。而他也确实是这样的人,总是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习惯地爽快回答:
“行,我来想办法。”
这回又找到了武兴东,他依然这样回答。立即闻风而动,雷厉风行,驾驶着警车,请来了水暖工人师傅,拉来了修理工具。跑前跑后,忙上忙下,那天一直忙到午夜零时17分,全楼暖气修理完好,锅炉房里开闸送气,全楼的人们奔走相告:
“热了,暖气热了!”
吕君家修好的暖气,一摸烫手,全屋温暖如春。他紧紧握住武兴东的手,激动地说:
“你,武兴东。冬天里的一把火。”
从此,武兴东又得到了一个新的绰号“冬天里的一把火”。
复兴街19号二楼和吕君住对门的居民向阳先生,八十五岁高龄,是从省剧协副主席退休的老领导、诗人,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感谢花园街派出所暨武兴东同志》的诗歌,写的是:
花开鲜艳永流芳,
园丁勤奋美名扬。
干部垂范先上阵,
警员齐心胜利长。
兴盛繁荣百业旺,
东方吹绽紫丁香。
保得一方平安在,
民欢市稳国更强。
4、“蹲坑守候”之战
2013年2月4日,是春节长假的大年初五。傍晚时分,一位年轻女子急匆匆走进了花园街派出所报案。正在值班的副所长庞家群热情接待,认真听取被害人陈述:
“我叫张姝颖,在齐齐哈尔工作,春节假期来哈尔滨看望母亲。我新买的白色轿车,于今天下午16时30分,停在南岗区复华三道街13号门前时,发现右侧倒车镜没有展开,我便用手掰倒车镜,这时一名男子趁我不备,猛地飞步闯入车内,强行驾车逃跑远去……”
张姝颖说,那辆车车牌号码为:黑A24B80,品牌是一汽奔腾X80,颜色是白色SUV,车内有张姝颖个人证件、银行卡、现金700余元,酷派8190手机一部等贵重物品。
庞家群副所长望着愁云满面的张姝颖,安慰她说:“别上火,你先回去,下一步工作我们来做,一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很快,所长王海龙赶到,与庞家群研究侦破计划,他脸色严峻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一定争取在元宵节前破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对,尽快破案,尽一切警力!”庞家群会意地望着王海龙,将握紧的拳头猛力一挥说。
然而案件的侦破工作异常艰难,春节长假的街上行人稀少,没有目击者。但再难也难不过这里智勇双全的警力,在花园街派出所警官面前,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以所长王海龙任组长、副所长庞家群任副组长的专案组成立。成员是警官武兴东、卜显昆、高峰、陈良,6名精兵强将投入“战斗”,行动神速。他们采用现代化手段首先打开监控录像,寻找锁定了被抢车辆逃跑的轨迹。排查从南岗区一直延续到了动力区。2月20日21时深夜时分,警官们在动力区一个居民小区里发现了一辆与被抢车辆相符的无牌照白色轿车,经过仔细核对车架号,认定正是那一台被抢车辆。
王海龙根据周边情况,判定嫌疑人并未察觉,于是他果断决定“蹲坑守候”。他右手用力一挥,6人各就战斗方位,路边、草丛中、树林边,潜伏隐蔽。无声的战线撒下了一张天衣无缝的天罗地网。
这里的深夜和黎明,静悄悄,人们都在梦乡。只有6双敏锐警惕的眼神,目不转睛,炯炯闪光,苦苦地守候,度时如年,一刻也不能松懈。熬到了次日凌晨3时许,一个男子的魔影悄悄地走向那辆白色轿车,用遥控器开锁,倏地钻进车内,车子迅速地驶离小区。
王海龙所长命令:继续“蹲坑守候”,一时按兵不动。他们屏住呼吸,静观动向,不出王海龙所料,时间到了凌晨5时10分,那辆轿车果然又回到了小区,刚一停车,那嫌犯刚一出车门,只听:
“不许动!”王海龙声如洪钟,随即庞家群、武兴东、卜显昆、高峰、陈良神速地合围而上将该嫌犯一举擒获。
经审讯,该嫌犯马某,1978年12月5日生于哈尔滨,是一个吸毒的无业游民,对抢车及劫获手机、现金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案件告破,王海龙、庞家群他们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情激动溢于言表。王海龙打电话对被害人张姝颖说:
“来派出所取回你被盗的车子、手机吧。”
张姝颖一听十分震惊,十分感动,她出乎意料,难以置信,花园派出所如此神速破案,为民造福。为了表示感谢,她专门定做了一面红色绒锦旗,送到花园派出所,亲手交给了所长王海龙,红色锦旗上两行金色字,熠熠闪光:
“感谢花园街派出所:
你们是人民的保护神!”
锦旗与警徽交相辉映,鲜艳夺目。
5、“警花”张熙的风采
花园街派出所有5位女民警:张熙、安娜、彭宇光、刘雪、王静,她们着一身整洁的蓝色警服,一律是窈窕稍高的身材,朝气蓬勃,英姿飒爽,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神情端庄,说话态度和颜悦色,对群众服务个个做到了“三声、四有、五个一样”,无不为人交口称赞。所里的人们戏称她们是警徽下开放的“5朵金花(金和警的谐音)”,不,是新时代最美的“五朵警花”!
警花张熙是她们的代表。
警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对年轻女警察的美称,对张熙来说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张熙出生在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省总工会干部,母亲是一家医院的药剂师。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童年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上小学时,在南岗长虹小学就读,学习成绩优异。从孩提时代就熟知“古有花木兰,今有娘子军”的故事。她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寻梦入梦,“不爱红装爱武装”,当一名警察!后来她考取了哈尔滨市警察学校。她努力学习,刻苦攻读,进取向上,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2008年5月光荣入党,那时她已经从警校毕业穿上了警服,成了哈尔滨市公安局防暴队的一名女特警。
张熙平素工作总是埋头苦干,不多言,不多语,不张扬。她是属于文静端庄、性格内向、又意志坚定的那种女孩。做什么工作总是走在别人前面。不管领导交给什么工作任务,她都能不畏困难、出色完成。她执着追求的志向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女警!
2009年5月,张熙从公安局防暴队调到南岗区花园街派出所成了一名女片警。第一天走马上任,就经历了使她初露锋芒不平凡的一幕。
她走在辖区的街道上,许多惊奇别样的眼光,向她直射过来:
“看,新来的片警,还是女的,女片警!”
“这警花,很靓啊,她能管片?”
居民们对她纷纷议论,流露着对她的一种不敬的轻视。
对于张熙来讲初出茅庐,神情虽然有些紧张,心情忐忑,然而却又充满自信的力量,初生牛犊不畏虎。
这一带居民区人员比较复杂,破旧的房屋,大杂院里住的是留下的老户和外来户,居民被简陋的小吃铺小杂货店包围。
前边有一个刑满释放的无业青年田某,正在路边支着一个桌子和他的几个哥们喝酒,有人告诉他,看,迎面走来的那个靓女,就是这个社区新来的包片民警。
田某是个无业青年,2006年因寻衅滋事被判刑一年劳改,刚释放回家。他流氓成性。在这一带暗地里称霸一方,惯于惹是生非。一见新片警来了,又起歹心:“我先给这丫头片子点颜色看看,来个下马威,以后少找我麻烦。”想到这里,他猛然站了起来,仰脖咕嘟喝光了一瓶啤酒,顺手将空瓶子摔了个粉碎,大声吵吵起来:
“不好了,要杀人了!”
这时喝酒的几个人动手打起架来,有的挥着酒瓶子,有的抡起凳子,乱作一团。
张熙面对眼前的场景霎时一愕,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冲向前,大喝一声:
“住手,不准打架,我是警察!”
张熙目光如剑逼视着动手打架的几个人,冲到他们中间。那个田某早已甩掉外衣,举起一个酒瓶向张熙砸来。张熙脑袋一闪,右臂一挡,瓶子落地摔碎,酒液飞溅满地。顿时田某一愕,右手又抄起一条板凳向张熙砸来。只见张熙倏然转身,侧步飞脚将那板凳踢向一边,急切地两手合力将田某按倒在地。
原来张熙作为防暴队女特警,经历过严格的散打格斗擒拿的武功训练,并且还在体校专门学习过跆拳道本领,功夫过硬。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制服了田某,使他认输求饶,无奈地从地上狼狈地站了起来,当场说:“大姐,我服了。”
这时张熙凛然下令,让那几个打架的人把一片狼藉的街道现场,收拾干净,又让小吃铺老板算清了损坏的板凳和啤酒的价钱,她当即自己付钱结了账。
从此,辖区的街头巷尾曝出一大新闻:
“社区来了一个女片警,警花,是一个武功超人的女大侠、美女。”
张熙每天工作就是深入辖区群众,保一方平安,匆忙地身影活跃在群众中。她是一个热心人,非常关心群众疾苦,心里装着群众,与辖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群众喜欢这个女片警。这里的群众流行话是“有困难找警察,我们就找张熙”。有一天田某的母亲找到了张熙,老人面带愁苦,心事重重地告诉她:丈夫早年病逝,她工作单位十年前倒闭,她是依靠摆一个水果摊维持生计。儿子不争气,整天喝酒,吃完酒又吵又闹,醉生梦死,不务正业。她乞求张熙给儿子出一份无犯罪记录证明,给找一份工作。
这么大的难题真难坏了张熙,她笑了笑,亲切地安慰老人家说:
“您老别着急,咱慢慢想办法。”
田某是个劳改释放人员,张熙不能给开那份证明。但是从挽救失足青年,帮助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考虑,给他们自食其力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作为公安民警,是应尽的责任。
张熙向所领导所长王海龙、教导员吴汝升作了汇报,领导上肯定了她的认识,热情地支持她去做工作。
张熙陪同田某母亲一起奔波,跑到一些相关单位,去为田某求职联系工作。然而得到的答复是:不接受这种有“前科”的人。张熙因此十分焦急和苦恼,然而她并未灰心,坚持一家又一家去走访,找门路,终于找到了一家经营装饰材料公司的总经理、民营企业家。他被张熙的真诚热心所打动,同意接纳田某,准备安排田某开小货车,但是向张熙提出了一个条件说:
“请片警打包票,保证这个人不会出事。”
“好吧!”张熙欣喜地点头,断然答应。
当天张熙跑到田某家报告这一喜讯,田某母子喜出望外,激动不已。母子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一定干好,不给片警丢脸!”
田某就业后,真没有辜负张熙的一片苦心和殷切的希望,终于浪子回头,工作表现好,还相处了一个女朋友。
张熙工作历来任劳任怨,2011年领导将她从社区片警调到了所内户籍员岗位上,她愉快地服从分配,依然安心工作,尽职尽责。
张熙家住的地址离上班的花园街派出所路程很远,平时上班坐公交车,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是她从来未迟到过一次。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她就犯愁。尤其到了下雪天,哈尔滨之冬,经常下雪。雪天就是坐早班公交也容易上班迟到。坐出租车,司机不愿意跑长途风雪路,要是雪大交通受阻不通车,上班困难,张熙更犯愁。
张熙的同事、年轻的警花刘雪家在外地,她年龄小于张熙。一个小姑娘家在花园街派出所旁边租住一处房子,张熙和刘雪商量每年下大雪频繁的阶段,张熙就住在了刘雪的房子里。房子面积狭窄,她和刘雪挤在一张单人床上,每次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个冬季,确保了张熙按时或提前上班。
刘雪也很高兴,乐呵呵地说:
“有张熙姐陪着我,保护着我,太好啦!”
时间一长张熙的父母想念女儿,埋怨地说:
“工作就那么重要?晚去一会,所领导都能理解。再说,天不好下大雪,去派出所办事的人能去那么早吗?”
张熙依然是心平气和地笑劝父母说:
“领导能理解,办事的老百姓不一定能理解。我可以早去等他们,不能让他们在单位等我。”
工作第一,几年来的户籍员工作,每天张熙总是按时或提前上班,不论什么天气,每天早晨8时前,面带微笑的张熙已经端坐在办公的窗口前,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
工作中的张熙平静中也有波澜,愉快中也有烦恼。有时遇到不讲理的群众,对她出口不逊,她总是微笑不予回敬,骂不还口。任何委屈她都忍耐承受。正如全所同事都能做到,她也能做到的至理名言:
“委屈的时候,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
吃亏的时候,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
无奈的时候,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
危难的时候,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
遇窘境之时,自嘲一笑,是一种智慧;
被误解之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
被蔑视之时,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
这就是花园街派出所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达成一致共识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修养,他们都是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其中当然就有张熙。
“民警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你是不是感到平时生活也是很枯燥?”记者这样问她。
只见她目光一闪,轻声一笑,摇了摇头,断然地说:“不!工作着是美丽的。”她告诉记者,他生活充实,兴趣广泛,业余时间喜欢打羽毛球,喜欢读书,读小说,读诗,“我喜欢读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还有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放声歌唱》。”
“你喜欢谁的小说?”
“张抗抗、迟子建。”
“因为她们两位都是我们省的女作家,才喜欢读她们的小说吧?”
她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她又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唱抒情歌曲,顺口就哼唱起一只苏联骑兵歌曲:
“我们在火里不怕燃烧,
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她意味深长地说:
“我们当警察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记者又问她还最喜欢谁的诗?她兴趣使然,马上从平板智能手机上调出了一首诗让记者欣赏: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记者惊叹这位警花的才气和文字修养,借古喻今,音琴弦断了,又有谁能听得懂了解其心意?张熙,巾帼豪杰,有鸿鹄之志,理想远大。
6、越洋电话:
“哈尔滨,哈尔滨……”
2014年8月末的一天午夜,花园街派出所内鸦雀无声。忽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打破了万籁俱静的气氛。
正在值班的所长王海龙接听电话:
“喂,哈尔滨,哈尔滨……”粗声粗气的嗓音,很不流利的汉语,夹杂着外国语的腔调,一听就知道是外国人说话,“哈尔滨,哈尔滨。”
“我,哈尔滨。”
“哈尔滨花园街派出所,我是美利坚合众国普渡大学,向你们问好,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来自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的国际越洋电话。
位于花园街派出所辖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都是世界一流的名牌高校,两校是友好大学,每年都有互派留学生或学者访问进行学术交流的计划。2014年6月22日,有10名美国留学生被派遣来华,在哈工大机电学院进行短期进修。
他们分别住宿在工大校内的第六公寓的103房间、105房间、509房间。7月25日19时30分,10名美国留学生离开哈工大六公寓去北京学习。7月31日上午8时,他们又回到哈工大六公寓,还住在原来的房间。住在105、509房间的3名美国留学生惊讶地发现去北京未带走存在房间里的手提电脑、自动手表、游戏机、银行卡,还有相当数额的美元现金,全部失窃。
由于语言不通,3名美国留学生没有报案,只是在2014年8月20日离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回美国之前,向工大学校保卫处说了一下情况,也没有向辖区的花园街派出所或中国其他公安机关报案。
3名美国留学生回到国内普渡大学后,向校方反映了在中国被盗的情况,普渡大学当即以学校的名义,郑重地向哈工大机电学院致函,要求哈工大方面就这一事件给以明确回答。
哈工大对此事非常重视,指派保卫处和机电学院专职干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同公安机关展开侦查工作。花园街派出所接报后,立刻成立了以所长王海龙为组长、副所长庞家群为副组长的“7·31留学生被盗”专案组,展开行动,专案组分兵几路迅速出击,一组立即调取哈工大六公寓的监控录像,展开外围调查,一组负责留学生的报案材料和立案。
专案组指派5名民警昼夜连续工作,认真细致地审六公寓监控录像,终于发现六公寓保安员刘某于2014年7月26日凌晨1时56分进入3105房间,5分钟之后出来。凌晨2时7分刘某又进入2103房间,8分钟之后出来,从而确定了犯罪线索,只等立案所需的材料。
报案材料立案工作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3名美国留学生在中国国内没有报案,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没有被害人的报案材料,无法立案侦查,也就不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在王海龙所长、庞家群副所长的努力下,哈工大与普渡大学协商,请3名被害人书写了英语报案材料,又翻译或中文,委托哈工大王晨先生代为办理。2014年8月11日早8时,王海龙、庞家群、武兴东将下夜班的刘某捉拿归案。
审讯刘某时,开始他狡辩抵赖,拒不承认,当警官出示了铁的证据现场录像之后,他才低头认罪,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场被刑事拘留……
普渡大学得悉哈尔滨工业大学通报的情况后,对中国警方的工作效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才有了那一天的越洋电话:“哈尔滨,哈尔滨……”
接听越洋电话,在花园派出所,并非一次,这里连接着五洲四海的异国他乡。有一位名叫琼斯的美国专家,是哈工大交流的学者。一天中午时分,他匆匆走进了花园派出所,急切地对值班民警说,他刚从市公安局出来,去那里办签证却没办成。因他丢失了“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表”,所以未能取回签证,很失望。可是他已经订好当天晚上航班的飞机票,飞北京转机回国,这事使他心急如焚,愁眉不展,所以特来求助。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是年轻女警彭宇光。她听完了他的陈述,莞尔一笑,和颜悦色地用流利的英语安慰他说:
“不要紧,琼斯先生,别着急,我马上为你想办法,请你等候。”她请琼斯在派出所就座等候,她立刻行动。
彭宇光转身走进了档案室,认真查阅起一份份登记表,无数张“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表”,一份又一份查看,已经上千份登记表一一从她眼前筛查而过,忽然她的眼睛一亮。终于发现琼斯填报的底案表格,她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办成此事,她兴冲冲地给了琼斯一个十分满意的回答。
琼斯顺利地领取了签证,如期返回了美国。几天之后,花园派出所接到了越洋电话。
“哈尔滨,花园派出所,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我顺利回到了故乡,很感谢你们……”这是那位美国友人琼斯的声音,充满了感激。
一天上午,花园派出所进来了一位金发蓝眼睛、身材高挑的俄罗斯靓女。她一见到民警俞海巍,就跑上前张开双臂,和他紧紧地拥抱,大声地说:
“哈拉绍:”(俄语:好)拥抱完毕转身伸出了右手的大拇指,“中国警官,哈拉绍!”
这是一个曲折奇妙的故事:
在花园派出所辖区,坐落着俄罗斯风情的莫斯科演艺广场,原是黑龙江京剧团剧场。这里是俄罗斯艺术家演出的舞台,经常有俄罗斯的歌唱家、舞蹈家来轮流演出献艺。尤其是俄罗斯少女表演舞蹈,独唱节目最受观众欢迎,他们都临时住在离演艺广场最近的沈阳街10号宿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这些入境的俄国人必须在24小时之内,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并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下片的民警俞海巍发现这些俄罗斯演艺人员忙于走穴演出,一些人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没有填写临时住宿表格。于是俞海巍就利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深入到他们的临时住所沈阳街10号,为刚入住的俄罗斯演员们填写临时住所登记表,审验他们的护照,热情耐心地为他们服务,关注他们的安全。这位年轻英俊修养有素的中国警官,给那些俄罗斯美女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俞海巍也学会了一些半生不熟的俄语,和她们对话,诚恳相交。
其中有一位名叫佳莉娅的俄罗斯姑娘,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她的亲人有中国血统,她会说流利的汉语,能用汉语演唱《我爱您,塞北的雪》、《我爱您,中国》,受到了中俄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一天,佳莉娅刚演出完节目,在走出剧场的红军街的路上,邂逅俞海巍,笑着对他说:
“俞警官,我,有一事相求,让您帮忙,可以吗?”
俞海巍望了她一眼,不加思索地点头说:
“可以。”
“求您帮我寻找我的一位亲人。”佳莉娅若有所思,蓝色的眼睛仿佛闪烁着一种泪光,深情地望着俞海巍说,“这事我全靠你了。”说完她将一张写着中文名字“李建国”的纸条,认真地交给了他。
原来佳莉娅的祖父是白俄罗斯人,在上个世纪初,参加东清铁路建设,在哈尔滨侨居生活过,佳莉娅的一个亲姑姑,和祖父一起来到了哈尔滨,住在南岗区教堂街(今革新街)一带。姑姑的名字叫达雅斯卡娅,当年正是青春妙龄,闭月羞花之相貌,与一位闯关东的中国青年恋爱结婚成家,生了一个男孩,彼此互敬互爱,相濡以沫。20世纪50年代,姑姑回国,与中国丈夫和儿子失去了联系,从此,像断了线的风筝,大半个世纪的岁月,杳无音信。如今耄耋老年的姑姑知道佳莉娅经常出国赴哈尔滨演出,进行中俄文化交流,于是萌生了一线希望,让她试着去寻找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姑姑告诉佳莉娅,她只记得丈夫的中文名字叫“李建国”。当年的家庭住所是“苏联平房”,有花园,带凉亭,不远处有一片中国人叫的“老毛子坟”,有一座尼古拉教堂,每天能看到有轨电车驰过……
李建国,你在哪里?
只有这么简单的一个线索,真是大海捞针,天涯觅情。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俞海巍每天在南岗区果戈理大街、革新街、红军街一带走访老住户,又去查阅大量的俄罗斯侨民在哈尔滨的历史记录资料,通过人口查询,哈尔滨全市居民中,符合年龄段的人中,居然有18个人叫“李建国”。
经逐一筛查,终于在课士街找到了一个李建国。当俞海巍走进他家时,一眼就发现在住屋的墙上一张纸质发黄的老照片,三位合影中有一位年轻的俄国少妇。俞海巍亮出了佳莉娅给他写有“李建国”的纸条,叫出了“达雅斯卡娅”的名字,一说情况,霎时李建国老人,激动不已,泪如雨下……
一个星期以后,佳莉娅又一次随团来到莫斯科演艺广场时,俞海巍在舞台后化妆间找到了她,说出了这一好消息,佳莉娅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连声说:
“傲琴哈拉绍!”她抑制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姑姑如果知道了这一消息,她会万分高兴,她会来中国,来哈尔滨的,哈尔滨是她的第二故乡。”
7、好消息: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集体”光荣称号
有一首歌曲唱道:“我的家庭很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王海龙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家庭。他的爱人叫王超,当年是和王海龙同在哈尔滨警察学校读书的同学,从那时相处相恋,毕业后两人都分配在公安系统当警察,2000年结婚成家。人们都以羡慕的口吻说:“警花配警官,天作之合”,两人都好强进取,比翼齐飞,一心扑在警务工作上忙碌,事业第一,到了2013年8月,王超已是大龄女时,才生了一个女孩,做了母亲。她平日在单位忙工作,下班回家一头扎进厨房,家务活全包,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唱妇随”,温馨和谐。
这一天晚上8时许,王超下班在家已经做好了晚饭,只等王海龙归来,她时时看表,等了好半天,他终于回来了。
“你可回来了,饭都凉了。”王超一边温存地轻声说着,一边招呼让他就座吃饭。
王超望着王海龙略带疲倦的脸色,心疼地说:“工作累了吧?别死拼,注意劳逸结合。”
“选择了当警察,就不能怕累。”接着他抬眼望着王超,愧疚地说:“你上班,还带孩子,为了我,家务活全包,也够累,够辛苦的,我心里总觉得对不住你。”
王超一摆手,呵呵地笑了,他们边吃饭边唠,海阔天空,无所不言。忽然王超灵机一动说;
“女作家陈学昭有一本小说叫《工作着是美丽的》,我看你以后也不妨写一本小说,《辛苦着是美丽的》,咋样?”
“好哇,和你合作。世界上警察的工作是最辛苦的,辛苦命不苦,也是幸福的——工作着是幸福的。”
两人刚吃完晚饭,王海龙神秘地对王超说:
“有一个好消息,没告诉你,你猜。”
“快说,啥?”
王海龙眼睛一亮,大声地说:
“我们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10月27日上午,由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王寅亮带领的一行,乘飞机抵北京,入住京西宾馆,王海龙代表哈尔滨花园派出所领奖。
10月28日是王海龙毕生难忘的日子。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上午9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庄严肃穆,灯火辉煌,一片喜庆气氛。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亲切接见来自全国公安系统评选出的100个爱民模范集体和100名爱民模范。
王海龙意气风发,身披红色绸缎金色大字的绶带,他被安排在第一排最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笑容可掬,款步走到王海龙面前与他一边紧紧地握手,一边问:“你来自哪里?”
“哈尔滨花园派出所。”
“哈尔滨,好、好……”
接见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会议全体代表合影留念,王海龙在第一排与习近平、李克强的距离最近。在聆听习近平重要讲话时,王海龙聚精会神,听得十分认真,一一牢记在心头。
8、对话以明志
在花园派出所,记者初次见到王海龙时,给了记者以深刻印象,看着他的警容相貌,记者想起了作家魏巍,对一位志愿军战士的描写:“一副黑里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像秋天田野里那一棵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这就是王海龙的肖像。记者对他的印象就是这样,他总是面对记者恭敬礼貌地站着,记者让他坐下交谈,但是他不善辞令,却善于沉默思考,胸中有数,深藏若虚,谦恭谨慎。
记者提出采访他的事迹,他摇摇头,诚恳地说:“最好不要写我,多写花园派出所这个群体,所里的这些人,他们都比我强。”
“都要写到的。”记者的话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多听他谈谈,但是他的话匣子是难以打开的,但是又必须打开,彼此以诚相待,心灵相通,交谈很随意,又很真切,下边是记者与王海龙的对话实况录音。
记者:你认为人民警察的修养是什么?
王海龙:忠诚、奉献。作为人民警察,首先要做到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大到对国家忠诚,对法律忠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小到对公安事业的忠诚。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奉献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尤其是一个花园民警必须做到的,为辖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百姓安危奋不顾身,“一人辛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始终恪守一个警察的天职。
记者:你人生的座右铭是什么?
王海龙:克己慎独,明善诚身。克己慎独,防微杜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放纵自己,能够严于律己,从小处要求,坚持原则,反腐防变,警钟长鸣。明善诚身,在做到格物穷理然后致知,以至诚立身行事。
记者:花园派出所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怎样?
王海龙:非常好,从百姓的口碑、从社区干部的评价,从我们破案数据中体现。
记者:你在岗位上的每一天都是怎样度过的?
王海龙:每天早上来到单位,我会先打开电脑,浏览一下前一天晚上的报警平台,了解一下前一天的警情和处理结果。然后在派出所楼上楼下巡视。了解一下正在处理的案件,看一下所内的卫生情况。
8时30分,开会点名,落实分局工作任务,部署派出所的工作情况。早会后开始上午工作,处理日常工作事务,接待群众,解决纠纷,参与办理案件。下午对辖区单位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或到社区居委、群众家中走访。晚上下班前,对派出所办公区生活区情况进行再次巡视。
记者:你追求的中国梦是什么?
王海龙:我的中国梦,就是花园梦。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花园地区社会形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民警工作无压力有干劲。
记者: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王海龙:我的业余爱好是爬山。爬山不仅可以锻炼一个强健的体魄,而是爬山可以锻炼一种坚强的意志,经百折而不回,迎险恶而勇攀。克服险阻后登高望远,放松身心。
记者:单位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你有何感想?
王海龙:在获得这个荣誉之后,我既感觉无比自豪,同时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花园派出所一直以来接受着来自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这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后,我们所获得殊荣更大了,花园获得这么大的成绩是多年来,历届花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做出的一点点好事不一定能让花园获得多大的进步,而出现在我们个人身上的一点点污点却会给整个花园抹黑。所以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加严于律己,争取为花园的明天添加更加辉煌的色彩。
责任编辑/彭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