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古塔变形分析
2015-06-12王雪萍杨庆生
王雪萍, 杨庆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基础教育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0 引 言
古代建筑物中的古塔造型在我国许多地区随处可见,一个时期一个地方的古塔建造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一些古塔历经几个朝代,任凭风吹雨打,巍然矗立至今,体现着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建造师的聪明智慧。研究古塔的结构,分析古塔的变形对保护我国古建筑,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和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问题是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乙组C题[1],内容是:由于长时间承受自重、气温、风力等各种作用,偶然还要受地震、飓风的影响,古塔会产生各种变形,诸如倾斜、弯曲、扭曲等。为保护古塔,文物部门需适时对古塔进行观测,了解各种变形量,以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某古塔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管理部门委托测绘公司先后于1986年7月、1996年8月、2009年3月和2011年3月对该塔进行了4次观测。试给出确定古塔各层中心位置的通用方法,古塔各层的中心坐标;分析该塔倾斜、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分析该塔的变形趋势。
1 古塔形状的确定和缺失数据的预测
1.1 对所给的古塔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古塔形状
假设每次测量观测方法相同,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所测量的数据都是真实、精确、可靠的。对附件中提供的某古塔1986年、1996年、2009年、2011年4次每层8个观测点的测量数据进行观察,发现该古塔共有13层,每层有8个观测点,塔尖有4个观测点,且只有1986年和1996年的观测数据,2009年和2011年数据缺失,故不考虑塔尖的变形。对给与的观测数据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应用excel绘图功能做散点图,发现每层8个测量点近似呈八边形分布,1986年和1996年的每层8个测量点观测顺序和2009年、2011年测量点观测顺序不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1986年第1层8个观测点坐标平面图
图2 2009年第1层8个观测点坐标平面图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从横坐标值最小的测量点开始编号,即按照2009年和2011年的测量点顺序调整1986年和1996年每层8个观测点的顺序,即1986年和1996年各层的观测点顺序由12345678改为78123456。即古塔每层近似呈八边形,且上小下大。1986年古塔空间立体图如图3所示。
图3 1986年古塔空间立体图
1.2 对1986年和1996年第13层观测点3的缺失数据预测
由于所提供的1986年和1996年第13层观测点3的坐标数据缺失,为了便于分析,需要对缺失的数据进行预测。1986年、1996年、2009年、2011年每层观测点3的空间坐标用Matlab7.0绘出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 1986年、1996年、2009年、2011年各层第3个观测点空间图形
可以从图形直观看出,古塔在第3个观测点上,1986年和1996年、2009年和2011年测量的数据空间图形几乎一致,变化不大,但是,1996年到2009年这14年间古塔在第3个观测点处变化比较大,在10层到13层上这4次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线性趋势。
用xi,yi表示第i层的横坐标和纵坐标,Δxi=xi-xi-1,Δyi=yi-yi-1分别表示相邻两层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改变量[2],则
对1986年和1996年第13层第3个观测点的缺失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用式(1)预测,结果见表1。
表1 1986年、1996年第13层观测点3缺失数据预测 m
由表1可以看出,各层的绝对改变量Δxi和Δyi很小,相差1mm,这样可以近似用第12层的改变量来推测第13层的坐标。
1986年:
1996年:对于观测点3的z3值,如果把各层看做在同一平面上的话,运用均值法,即用该塔第13层其余7个观测点的竖坐标的平均值来作为z3的预测值,则
以此类推:得出1986年第13层测量点3坐标(567.984,519.588,52.834)、1996年第13层测量点3坐标(568.1,519.581 6,52.83)。
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应用Matlab软件做线性拟合。
1986年第13层观测点3的x坐标预测,从第10层开始取x坐标值,Matlab命令:
>>tr=[10 11 12;568.148 568.094 568.039];
>>t=tr(1,:)';
>>x=tr(2,:)';
>>p=polyfit(t,x,1)
则横坐标x的拟合函数x=568.693-0.054 5t,把t=13代入,x=567.984 67。
纵坐标y拟合函数y=517.333+0.173 5t,把t=13代入,y=519.588 667。
两种方法预测的x和y坐标误差分别是0.67mm和0.667mm,非常小,故这两种方法用来预测缺失数据都可行。
2 古塔变形的分析
2.1 各层中心坐标的确定
古塔建造初期应该是一上小下大的正八边形空间立体,除了第1层外,其它各层是一个截面为八边形的正棱台,经过上千年,古塔发生了变形,不再是一个规则的正八边形,由于所提供的数据是每层8个点的测量坐标,为了简化问题,方便问题的解决,我们把每层看做一个八边形正棱柱。正八边形内接于圆,内接圆的圆心即可作为所在层的中心,可以用正八边形拟合圆的方程,则圆心坐标是各层中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第k层拟合的圆方程:
根据所给各观测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用Matlab软件拟合圆的方程。1986年第1层的中心横坐标和纵坐标的Matlab命令[3-4]:
则可得拟合圆心坐标(566.665,522.709)。假设测量点位于各层的顶部,则各层中心应该位于相邻两层的中间位置,第1层中心的竖坐标取层高的平均值的二分之一,第k层中心竖坐标记为zk0,其中
则可得1986年第1层的中心坐标为(566.665,522.709,0.894),同 理,可 以 计 算 出1986年第2层的中心坐标(566.723,522.671,4.554)。
另外,计算各层中心的简单方法可以用各层8个测量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平均值来近似表示各层的中心坐标,即
则可得1986年第1层的中心坐标为(566.665,522.711,0.894),同理,可计算出1986年第2层中心坐标(566.720,522.668,4.554),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心坐标偏差均小于0.005m,因此两种方法计算中心坐标都是可行的。
2.2 古塔的倾斜、弯曲、扭曲分析
2.2.1 古塔的倾斜分析
如果古塔没有倾斜,各层的中心坐标应该在古塔中心轴上,即其投影在xoy平面上的同一点处,根据建筑施工误差标准,轴线位置偏移<10mm是允许的[5-8]。由1986年各层的中心坐标可以看出,古塔的中心坐标不在同一点处,做1986年各层中心在xoy面的投影坐标图,如图5所示。
中心坐标在x轴上的极差0.542m,在y轴上的极差0.348m,且横坐标随着层数的增加递增,纵坐标随着层数的增加递减,即向x轴正向倾斜。记第1层与第13层中心的投影距离为l1,13,塔身与xoy平面的夹角α,则
即1986年塔的倾斜角为89.31°。同理,可计算出1996年塔的倾斜角为89.303°;2009年塔的倾斜角为89.251°;2011年塔的倾斜角为89.246°。可以看出,1986年和1996年塔的倾斜变化不大,1996年到2009年间塔的倾斜变化较大,2009年和2011年间塔的倾斜变化不大。
图5 1986年古塔各层中心坐标在xoy平面的投影
对各层8个观测点的高计算层高差、平均层高、层高均方差,见表2。
表2 1986年各层8个观测点层高数据统计
对于1986年的古塔各层8个观测点的z坐标进行分析,得出各层高的变化趋势,第1层到第5层极差较小,倾斜程度不大,第6层到第10层极差较大,倾斜较大,第11层和第12层次之,第13层倾斜最大。
其它3年的分析方法相同。
2.2.2 古塔的弯曲与扭曲分析古塔建造初期应该是一个正八棱台,每层8个观测点在xoy平面的投影应该是均匀分布的直线,如果弯曲,则在xoy平面的投影不再是均匀分布的直线,如果没有发生扭曲,则在xoy平面各层的观测点的投影的距离就是非均匀分布。如果发生扭曲,则投影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1986年古塔13层8个观测点空间曲线和每层8个观测点在xoy平面的投影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1986年古塔各层8个观测点空间线图
图7 1986年古塔各层8个观测点在xoy平面投影点
从1986年各层8个点的空间线图可以直观看出,1~6层变化不大,从第7层开始发生弯曲,第7层正好处于该塔的中心位置,可能受重力的作用开始发生弯曲。
1986年每层8个点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不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看出发生了扭曲,观测点7,8从第7层开始向x轴正向发生扭曲,观测点6到第10层扭曲较大,观测点5扭曲不明显,观测点4和观测点3、观测点2都从第7层开始扭曲,其中观测点3扭曲较严重,观测点1扭曲不明显。
2.2.3 古塔变形趋势分析
根据测量的坐标数据,用Matlab7.0做出1986年、1996年、2009年、2011年观测点1的空间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1986年、1996年、2009年、2011年观测点1的空间曲线
从图形观察可以看出,1986年和1996年这两次测量,古塔的变形不大,2009年和2011年两次测量古塔变形也不大,但在1996年和2009年期间,也许发生了地震、飓风等原因,古塔发生了很大的变形。从1986年和1996年这两次测量可以看出,从第7层开始发生了弯曲,其它形变不明显,而2009年,从第1层开始到第5层观测点1发生了位移和整体倾斜,向着y轴正向倾斜,从第6层开始到7,8,9层发生了弯曲和扭曲,从第10层开始再一次发生了弯曲和扭曲现象,之后的2011年测量,几乎变化不大。结合图4的第3个观测点的空间图形,可以看出变形情况基本一致。
3 结 语
应用Matlab7.0对某古塔4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给出了每层中心坐标的2种算法及塔与xoy平面的倾斜角,结合观测点在平面的投影和空间曲线图,得出1986年和1996年两次测量,古塔变化不大,1996年到2009年期间,古塔发生了严重的变形,2011年相对于2009年古塔的变化不大,说明1996年至2009年期间有可能发生了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在没有地震、飓风等发生的情况下,由于受重力等影响,古塔易发生倾斜,在其高度的1/2处易发生较明显的弯曲,在2/3处也易发生轻微弯曲;由于受风力和风向影响,古塔在其高度1/2之上处容易发生扭曲,高度的1/2处之下一般比较稳固,对于文物保护部门来说,古塔高度的1/2处及以上楼层要多加关注,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201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EB/OL].[2014-12-22].http://www.mcm.edu.cn/.
[2] 李丽,王振领.MATLAB工程计算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苏金明,阮沈永.MATLAB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卜璞,向亭译.用整体方差分析法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07-409.
[6] 丁宁,孙英俊.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J].测绘科学,2011,36(5):93-95.
[7] 黄强.古塔变形检测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6):217-220.
[8] 张方程,李晓天.同心圆亚像素中心定位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5):5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