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
——基于移动壁垒分隔作用的研究

2015-06-12金占明

中国管理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壁垒群组组内

段 霄,金占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
——基于移动壁垒分隔作用的研究

段 霄,金占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本文基于战略群组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组内竞争、组间竞争对移动壁垒内外部企业具有的不同影响。以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阶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法进行战略群组划分,识别行业中的移动壁垒并将其保护功能作为调节变量,然后分别使用POLS和RE回归模型对两类竞争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检验。研究发现,组内竞争对于移动壁垒外部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显著大于其对壁垒内部企业的影响;相反,组间竞争对移动壁垒内部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显著大于其对壁垒外部企业的影响。上述发现表明,行业中不同类型竞争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而企业相对于移动壁垒的位置是造成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对竞争效果的准确分析需把握以下两方面因素:行业中有哪些移动壁垒,以及竞争发生在组内还是组间。

战略群组;移动壁垒;组内竞争;组间竞争;企业绩效

1 引言

企业间竞争几乎在所有行业中普遍存在,也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以往研究已经揭示,较高的竞争强度不利于企业绩效。在竞争激烈的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来看将获得零经济利润。而能够削弱竞争程度的垄断力量则可能使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例如,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一般整体盈利水平也较高[1]。Porter[2]的行业五种力量模型也表明,激烈的行业内部竞争对行业整体利润率不利。这是因为激烈竞争使各企业的产品价格受到冲击,且需要付出更多精力与成本应对企业间的对抗。而差异化战略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相似性从而减弱竞争,有利于提高盈利[2]。Cool和Dierickx[3]也发现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与该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尽管行业内竞争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已获得共识,但以往研究始终未能揭示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效果上是同质还是异质性的?如果竞争是同质的,企业只需关注总的竞争程度即可,与谁竞争并不重要。反之,如果不同类型的竞争效果有差异,企业就必须关注如何与不同类型对手展开竞争的策略问题。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少量研究文献与上述问题有一定关联性。例如,Peteraf[4]发现不同群组的企业应对竞争的方式有差异。Chen和Hambrick[5]发现企业规模对其竞争行动及响应的程度、速度等方面具有影响。Caves和Porter[6]认为竞争者之间对互相依赖的认知会影响竞争激烈程度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但这些文献未对不同类型竞争的效果差异开展系统性研究。

研究上述问题的困难在于如何系统地对不同类型的竞争进行区分。如果把行业内的企业看作几乎同质的个体,就无法把握不同性质竞争的区别。然而,把行业中每个企业都看作独特的个体又过于繁琐,也不符合管理者在实践中把同类竞争者进行分类的思考习惯[7]。战略群组(Strategic Group)理论恰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战略群组是行业中由一些实施着相似竞争战略的企业组成的企业群[2]。同一群组内的企业在经营范围与资源运用等方面非常相似[8],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模式也相似[9];而不同群组之间则差异明显。战略群组之间在绩效上也存在显著差异。Mascarenhas和Aaker[10],Fiegenbaum和Thomas[11],Nair和Kotha[12],孙先定等[13],倪文斌等[14],杨鑫和金占明[15]都在不同行业中都发现了这种绩效差异。划分战略群组可以把行业中的众多企业按照关键差异进行分类,企业间的竞争也就可以系统地分为战略群组内部的竞争以及处于不同群组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两类竞争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创新性地采用移动壁垒的独特视角对行业内竞争进行分析。移动壁垒(Mobility Barrier)是阻碍企业改变战略模式而从一个群组转移至另一个群组的力量[2,6]。企业跨越移动壁垒移动需要付出特定的成本[16]。由于移动壁垒的存在,战略群组不是自由进出的偶然组合,而是具有稳定性的企业群体[17]。行业内通常存在多种移动壁垒。例如,产品或服务的范围是一种移动壁垒[16],纵向一体化程度[6]和企业掌握的技术[12]在一些行业中也是重要的移动壁垒。

移动壁垒有助于识别不同企业的竞争地位[18]。在行业中,移动壁垒的高度具有相对意义。例如,美国制药业中最有优势的群组相对其它群组的壁垒“高度差”不同[19]。移动壁垒相对高度最低的群组在行业中处于缺乏保护的地位。在其它战略群组看来,这个群组不具备移动壁垒的保护。由于进入的阻碍最小,这个群组一般具有最多的企业数量。除了少数的并购情形之外,行业外的进入者都会进入最缺乏保护的那个群组[6]。郭朝阳[18]也指出,行业外部企业进入本行业最缺乏保护的那个群组并不难。可见,行业中往往存在着处于某种移动壁垒保护下的各具优势的企业和缺少任何壁垒保护的大量普通企业。故此,本文将基于移动壁垒的分隔作用,研究行业中的组内与组间竞争差异。研究结论将对战略群组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并揭示移动壁垒所具有的尚未得到关注的功能,对竞争环境的分析和竞争对手的选择等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也将带来重要启示。

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2.1 移动壁垒的分隔作用

移动壁垒分隔下的行业内竞争如图1所示。为便于理解,图中只考虑一种移动壁垒,竖直的虚线表示移动壁垒,其两侧各有一个战略群组,空心点代表一个企业。同一群组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组内竞争;不同群组成员的竞争称为组间竞争,竞争双方跨越移动壁垒,处于不同的地位。

图1 移动壁垒分隔下的行业内竞争

移动壁垒的隔离作用具有不对称性。移动壁垒通常是单向地阻碍一侧的企业移动至另一侧,如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大规模企业组成的群组,但反方向的移动则容易得多。当然,一般不会有企业愿意进行这种不利的反向移动。不对称隔离作用使移动壁垒两侧的企业处于不对等的竞争地位。移动壁垒对于劣势一侧的群组(外侧)中的企业具有阻碍作用;而对优势一侧的群组(内侧)中的企业则具有保护作用。行业中缺少移动壁垒保护的战略群组最容易受到模仿和损害[9]。

移动壁垒保护下的企业容易获取高绩效的原因包括:(1)移动壁垒能保护企业较少受到行业中其它群组的竞争影响[9],降低了竞争强度。(2)由于仅有很少企业可成功实现群组转移,处于移动壁垒保护下的企业通常在数量上少于移动壁垒外的普通企业,在群组内面对着较少的竞争者。(3)行业外的企业在进入某行业时一般会选择难度较低的战略群组作为目标[6],移动壁垒保护下的群组因较难进入而很大程度上免受行业外进入者的影响。(4)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通常在物质资源、技术与经验上处于优势,普通企业难以模仿壁垒内部企业的战略[10],因而移动壁垒保护下的企业更容易争夺到该行业中高盈利或具有潜力的细分市场。

2.2 组内竞争的效果差异

在参与组内竞争时,移动壁垒内、外部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情况。移动壁垒外部的企业通常是行业中最普通的、缺乏优势的竞争者,且数量众多,因而难以互相沟通和协调[6]。较低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使它们倾向于采用价格战等简单竞争方式。由于缺乏壁垒的保护,行业外的进入者容易瞄准这个群组[6,9]。这些企业在参与当前激烈竞争的同时还面临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资源上的弱势使它们主要在盈利较低的细分市场中竞争。所以,激烈的组内竞争对移动壁垒外部的企业绩效具有强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不仅本群组内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较少受到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群组内的竞争者比较稳定,容易产生长期的互相了解。处于移动壁垒内部的战略群组通常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技术、规模、企业所有者的身份等,基于这些独特优势且高度相似的战略群组成员之间容易感觉到彼此的互相依赖关系[6],易于互相理解从而进行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协作[4],降低竞争强度。可见,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参与组内竞争时,受到的不利影响应比移动壁垒外部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小。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组内竞争对移动壁垒外部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大于其对移动壁垒内部企业的不利影响。

2.3 组间竞争的效果差异

位于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时,它们和竞争者分属不同的战略群组,实施的战略有很大差异,难以互相沟通和协调。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可能需要参与自己不熟悉的价格战等竞争方式,对抗程度比组内竞争更高。而且,移动壁垒外部的竞争者数量众多且容易互相模仿,也不利于企业与之协调而降低对抗。此外,壁垒外的竞争对手通常在知识、技术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在与这类企业竞争时可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较少。可见,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时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

移动壁垒外的企业在参与组间竞争时也面临着难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但移动壁垒外的企业更习惯简单而激烈的竞争方式,这与它们面对的组内竞争模式比较相似。它们一般在产品与技术上不具优势,面对组间竞争时仍使用低成本的竞争策略,不需要进行专门调整。同时,移动壁垒外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时面对的是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高水平的竞争者,可在竞争过程中获取组内竞争难以接触到的知识与经验。企业还可能通过与有名望的实力强的对手竞争来增强自己的声誉。所以,移动壁垒外部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时受到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组间竞争对移动壁垒内部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大于其对移动壁垒外部企业的不利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与群组划分

本文以2010与2011年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为目标样本,除去被标注ST或*ST的公司8个以及数据严重不全的公司21个,适合本研究采用的共计91家上市公司,共获得182个样本观测值。财务方面的数据主要来自CSMAR和RESSET等国内数据库,经营方面的数据由作者从公司年报中收集。专利数据查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药品化学分类和治疗领域查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及《中国药典》。由于国内尚无制药行业的战略群组研究可供参考,划分群组的战略变量及其衡量方法主要参考了国外制药业的战略群组研究文献[8][20]。各战略变量的含义和衡量方法如表1所示。

企业规模用其销售收入的自然对数计算[8,9,21-22]。将各公司销售额最大的3种药品作为该公司的主导药品进行战略变量的计算。本文样本下各战略变量之间相关性普遍较弱,基本在0.3以下,可直接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阶层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Ward)法,此方法在战略群组研究中应用最广[3,11-12,21,23]。各战略变量都事先进行了标准化以保证变量间的可比性[8]。

表1 划分战略群组的战略变量

由于时间跨度不大,聚类时各变量取企业在两年内的均值。借助SAS的cluster过程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考虑R2,ΔR2,Pseudo-t2等指标,得到4个战略群组。通过对每年的数据聚类进行对比,可发现这4个群组的主要成员未发生变化,群组结构稳定。国外制药业中的群组数量通常在3至6个[21],与本文划分结果一致。

3.2 移动壁垒的确定

通过各群组的战略变量均值可对移动壁垒进行识别。战略群组1的研发投入强度是各群组中最高的,其典型成员企业是高度注重研发、生物生化药品居多的公司。研发能力可能是进入该群组的移动壁垒。战略群组2的产品集中度最高,典型成员企业是产品集中、国外销售比例很大的中型化学药公司。高度集中的竞争战略使此群组的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最高的国外销售比例可能表明其产品质量较高,这些应是该群组的进入壁垒。战略群组3的成员企业规模、产品线宽度均最高,其典型成员是产品范围广的大型公司。企业规模和产品线宽度可能是进入该群组的移动壁垒。战略群组4的销售费用和OTC药物数量最高,倾向于提供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OTC药物,且不得不增大销售投入。其成员企业数量众多,没有突出优势。行业的新进入者很可能瞄准这一缺少保护的战略群组。

可见,前三个战略群组各有优势,均得到某种移动壁垒的保护。而战略群组4的进入门槛最低。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前三个群组的平均值是14.67%,群组4是12.26%,且Mann-Whitney检验在P<0.01水平拒绝了两者相等的原假设。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战略群组4缺乏壁垒保护,而前三个群组处在各自的移动壁垒保护之内。

3.3 变量设计

(1)因变量

企业绩效。选择销售净利率(ROS)、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净利率(ROA)作为企业绩效指标。ROS在战略群组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不少应用[3,8],而ROE和ROA则更为广泛地用于企业研究中。三个指标分别进行回归检验,若能取得一致的结果,可说明研究结论更稳健。

(2)自变量

① 组内竞争(RIVW)。

② 组间竞争(RIVB)。

制药业的特点非常符合本研究的需要。药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包含较多的专门知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程度低。多数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的药品属性知识,医生或药师在很大程度上代理了消费决策。根据规定,处方药不可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在促销方面,由于需要定量服用,企业无法建议消费者增加消费量,或者进行买一送一等促销。药品的外观、花色、包装、商品名称都不具有重大作用,关键属性是治疗疾病的类别和效果。以上特点共同决定了制药企业之间产生竞争关系的前提是它们的药品具有相同的治疗类别,治疗类别不同的药品之间没有任何替代性。国外制药业的战略群组文献也是基于药品治疗类别来衡量竞争[3,8,20-21]。

以企业之间具有同样治疗领域的药品数量来衡量竞争。设置二分类变量Dij,当企业i与企业j(i≠j)属于同一战略群组时,Dij=1,属于不同群组时Dij=0。若行业内共有n个企业,企业i与企业j间的竞争为RIVij,则企业i面对的总的组内竞争为:

企业i面对的总的组间竞争为:

以上衡量方法符合企业间竞争的不对称性。即企业间竞争RIVij对于竞争双方的企业虽是同一数值,但是每个企业的面对的总的竞争程度不同,所以RIVij对于两家企业的相对重要性不同。

(3)调节变量

移动壁垒的保护。MB是二分类变量,如果企业所在的群组处于移动壁垒的保护中,MB=1;如果企业缺乏移动壁垒的保护,则MB=0。

(4)控制变量

① 年度时期。Year2011取值为1表明是2011年的数据,取值为0表示是2010年数据。

② 控制人类型。最终控制人是国资委等机构时Ctrl取值为1;是个人时Ctrl取值为0。

③ 股权集中度。OwnCon表示公司前十大股东掌握的股权比例。

④ 资产负债率。DAR表示企业的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⑤ 流动比率。CR表示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⑥ 库存周转率。ITO表示企业该年度内的库存周转率,以次数为单位。

⑦ 应收账款周转率。ARTO表示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以次数为单位。

⑧ 非流动资产比率。NCAP是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占所有资产的比,表明企业的资产属性。

3.4 回归模型的确定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是同一批企业的两年期数据,忽视企业的个体效应可能带来偏误。由于自变量RIVW和RIVB在样本期都未随时间变化,且MB是虚拟变量,因此不能用差分处理或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本文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E)和混合OLS两种方法回归,并将回归结果进行对照。由于对于每个企业来说组内竞争和组间竞争必然同时存在,不论作为自变量或与调节变量MB的交互项,两种竞争RIVW和RIVB都同时加入模型而不是分别考虑。此外,为了增强统计推断的稳健性,所有系数都采用对应的集群稳健(Clustered Robust)标准误。

4 研究结果

4.1 描述统计与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与混合OLS回归的结果分别列在表3和表4中。从表2中可以看到,自变量RIVW和RIVB与各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普遍较弱,多在0.2以下。自变量与调节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或许表明MB不是纯调节变量,而也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表2中还可以看到,RIVW和RIVB与企业绩效的三个指标ROS、ROE和ROA基本都是负相关关系。Cool和Dierickx[3]对美国制药行业战略群组研究中所得到的回归系数也是负数,本文与之一致。但本文中自变量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性不算很高;这或许表明,如果对行业中的所有企业不加区分而从整体上进行回归,竞争程度不会具有特别显著的不利影响。两类竞争的具体效果需结合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4.2 模型结果与讨论

表3所示是采用RE模型时在ROS,ROE和ROA三个因变量指标下的回归结果。对于组内竞争(RIVW),在模型二、四、六中交互项MB×RIVW的系数都为正(0.0790,0.0540,0.0329),分别在P<0.05,P<0.1和P<0.05水平显著,取得了一致的结果。这表明组内竞争对于处于移动壁垒内部(MB=1)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地小于其对移动壁垒外部(MB=0)企业的不利影响。假设1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组间竞争(RIVB),在模型二、四、六中交互项MB×RIVB的系数都为负(-0.1371,-0.0713,-0.0495),且分别在P<0.05,P<0.05和P<0.01水平显著,三个因变量指标下回归检验的结果一致。这表明组间竞争对于处于移动壁垒内部(MB=1)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地高于其对移动壁垒外部(MB=0)企业的不利影响。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而且,模型二、四、六相应比模型一、三、五的Wald chi2显著提高(均在P<0.01水平),表明加入移动壁垒与组内、组间竞争的交互项后,模型对绩效的解释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上结果共同表明,处于不同竞争地位中的企业参与组内竞争或组间竞争的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表2 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性(obs=182)

表3 竞争效果差异的RE回归结果

注:1.系数下方括号中的数字为对应的clustered robust标准误;

2.Δ Wald chi2数值都是与前一模型的比较;

3. 显著性水平:***p<0.01;**p<0.05;*p<0.1。

表4所示是混合OLS模型在三个因变量指标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混合OLS回归与RE方法所得系数数值相差不大。对于组内竞争(RIVW),在模型二、四、六中交互项MB×RIVW的系数都为正(0.0904,0.0555,0.0354),分别在P<0.05,P<0.1和P<0.05水平显著。即组内竞争对处于移动壁垒内部(MB=1)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地小于它对移动壁垒外部(MB=0)企业的不利影响。对于组间竞争(RIVB),在模型二、四、六中交互项MB×RIVB的系数都为负(-0.1499,-0.0759,-0.0540),分别在P<0.05,P<0.05和P<0.01水平显著,即组间竞争对处于移动壁垒内部(MB=1)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著地高于它对移动壁垒外部(MB = 0)企业的不利影响。模型二、四、六相应比模型一、三、五的R2显著提高(均在P<0.01水平),表明加入交互项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显著提升。检验结果表明,在移动壁垒内、外部的企业无论参与组内竞争或组间竞争,企业绩效受到的影响均有显著不同。因此,在分析行业内竞争的效果时,应结合移动壁垒以及竞争的性质都做出分类考虑。

以上结果发现了移动壁垒分隔下的组内竞争和组间竞争的效果差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首先,这提示研究者应注意竞争的本质差异,以后的研究可在模型中对不同性质的竞争做出区分。竞争行为普遍地存在于各个行业中[24]。随着对竞争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考虑差异化的模型设定,否则将会得到模糊的结果。例如,在Galbreath和Galvin[25]的研究中,行业内竞争与企业绩效相关系数为负,但在生产与服务类企业的回归检验中系数均不显著。而Cool和Dierickx[3]对组内竞争和组间竞争做出了区分,并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以及对行业利润的负面影响。

表4 竞争效果差异的混合OLS回归结果

注:1.系数下方括号中的数字为对应的clustered robust标准误;

2.Δ R2数值都是与前一模型的比较;

3. 显著性水平:***p<0.01;**p<0.05;*p< 0.1。

Porac等[24]也区分了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和不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并发现同类企业间的竞争程度较高。但上述研究仍未揭示这两类竞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何差异。而在本文的检验结果中则可以看到,一旦引入移动壁垒这个结构因素,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的差异就显现出来。

其次,以上发现也更深入地揭示了移动壁垒的分隔作用。以往文献对移动壁垒功能的认识主要是对企业移动的阻碍[6],而对移动壁垒的其它作用表现所知甚少。移动壁垒的理论形象似乎是挡在企业面前的“一堵墙”。而本研究表明,移动壁垒把行业中的企业分隔成为竞争地位不对等的群体,即移动壁垒类似于产生高低差异的“地势”因素。处在移动壁垒保护内、外侧的企业,两者在分析竞争环境和选择对手时会有不同的考虑。郭朝阳[18]曾指出,进入某个行业一般不难,但进入后的进一步增长却较难。这与本文观点内在地一致,本文还通过实证检验揭示了其中的机理。

此外,移动壁垒内、外部企业的整体绩效差异在回归模型中也得到了检验。尽管这个问题并未列在本文的研究假设之中,它仍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表3和表4中都可以看到,变量MB在模型一、三、五中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数。在RE模型中分别是0.0815,0.0267和0.0343;在混合OLS模型中分别是0.0816,0.0260和0.0327。在模型一和模型五中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了P<0.01。这些结果表明,移动壁垒的保护对企业平均绩效具有显著的有利影响。这符合Porter[2]的理论观点,并且为之提供了实证支持。Mascarenhas和Aaker[10]发现移动壁垒是造成平均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Kumar[26]的研究也表明移动壁垒与平均盈利能力相关,本文研究结果与以上文献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移动壁垒的种类很可能是因行业不同而变化的。也即是说,脱离行业的具体背景知识可能难以捕捉到有意义的壁垒变量。本研究还提示,忽略移动壁垒可能造成战略群组间的绩效比较结果的模糊。例如,Cool和Schendel[8]未发现群组成员身份与盈利水平有直接关系。而Short等[22]虽发现了群组间的绩效差异,但其作用效果却比预想小得多。可以试想,受到不同移动壁垒保护的群组各具优势,不一定能在绩效水平上分出高下。脱离移动壁垒所进行的简单比较可能不足以揭示群组间绩效差异的真正模式。

5 结语

行业内竞争及其效果是管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竞争对参与其中的企业的绩效以及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具有不利影响。以往对行业内部异质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难以深入揭示不同性质的竞争在效果上的差异。战略群组理论能够客观地把行业分为几个性质差异较大的企业群,同时使群组内部成员在战略上高度相似,清晰而简洁地刻画出了行业的内部结构。当把战略群组和移动壁垒纳入模型后,竞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再是简单一致的。本研究发现了组内竞争和组间竞争对不同战略群组中的企业绩效具有不同作用。

对于组内竞争,处于移动壁垒内的企业参与组内竞争时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而位于移动壁垒外的企业参与组内竞争的不利影响则很大,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组间竞争则相反,处于移动壁垒内部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而位于移动壁垒外的企业参与组间竞争则影响较小,两者也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表明竞争的效果随着企业所处战略位置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分析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时至少需要明确两方面因素:第一,是组内竞争还是组间竞争;第二,企业是否位于某种移动壁垒的保护之内。忽略行业内的战略群组和移动壁垒很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未来研究仍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例如,行业中移动壁垒的高度越大,壁垒内外企业参与竞争的结果差别可能就越大,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检验。

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是,对于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处于移动壁垒保护中的企业,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同群组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化自身的突出优势,力图在高利润或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战略决策应以本群组的典型选择为依据,避免过多参与与其它群组成员的竞争。而对于缺少优势的没有移动壁垒保护的企业,则不可仅关注现有群组中的竞争。需一定程度上参与组间竞争,避免完全陷于同质化的价格战之中,而应及时扩充企业技能,把握潜在的发展机会。

[1] Melicher R W, Rush D F, Winn D 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profitability[J]. Financial Management, 1976, 5(3): 48-53.

[2]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3] Cool K, Dierickx I. Rivalry, strategic groups and firm profitabilit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 47-59.

[4] Peteraf M A. Intra-industry structure and response toward rivals[J]. Journal of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imics, 1993, 14(6): 519-528.

[5] Chen M J, Hambrick D C. Speed, stealth, and selective attack: How small firms differ from large firms in competitive behavio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2): 453-482.

[6] Caves R E, Porter M E. 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 Conjectural decisions and contrived deterrence to new competi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 91(2): 241-262.

[7] Reger R K, Huff A S. Strategicgroup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2): 103-123.

[8] Cool K O, Schendel D. Strategic group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963-1982[J]. Management Science, 1987, 33(9): 1102-1124.

[9] Porter M E. The structure within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 performanc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214-227.

[10] Mascarenhas B, Aaker D A. Mobility barriers and strategic group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5): 475-485.

[11] Fiegenbaum A, Thomas H. Strategic groups and performance: The U.S. insurance industry, 1970-84[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3): 197-215.

[12] Nair A, Kotha S. Does group membership matter: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steel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3): 221-235.

[13] 孙先定,杨锡怀,李颖.基于企业价值的我国家电上市公司的战略集团与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3): 77-81.

[14] 倪文斌,田也壮,姜振寰,等.中日制造企业制造战略分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17(4): 19-22.

[15] 杨鑫,金占明.战略群组的存在性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7): 112-124.

[16] McGee J, Thomas H. Strategic groups: Theory, research and taxonom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 1986, 7(2): 141-160.

[17] Mehra A, Floyd S W. Product market heterogeneity, resource imitability and strategic group form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 24(4): 511-531.

[18] 郭朝阳.策略群组与企业盈利水平的差异[J].中国工业经济,2002,(6): 86-94.

[19] Guedri Z, McGuire J. Multimarket competition, mobility barriers,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48(4): 857-890.

[20] Bogner W C, Thomas H, McGee J.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s and entry paths of European firms in the U.S. pharmaceutical marke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2): 85-107.

[21] Leask G, Parker D. Strategic groups, competitive groups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U.K.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etitive proc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7): 723-745.

[22] Short J C, Ketchen. D J, Palmer T B, et al. Firm, strategic group, and industry influences on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2): 147-167.

[23] Houthoofd N, Heene A. Strategic groups as subsets of strategic scope groups in the Belgian brewing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8): 653-666.

[24] Porac J F, Thomas H, Wilson F, et al. Rivalry and the industry model of Scottish knitwear producer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 40(2): 203-227.

[25] Galbreath J, Galvin P. Firm factors, industry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variation: New empirical evidence to a classic debat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8, 61(2): 109-117.

[26] Kumar N. Mobility barriers and profitability of multinational and local enterprises in Indian 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0, 38(4):449-463.

Opposite Effects of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Rivalries: A Study Based on the Partitioning Effects of Mobility Barriers

DUAN Xiao, JIN Zhan-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rivalries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impacts on firms partitioned by mobility barriers. The sample contains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China over the period of 2010 to 2011. Data were mainly acquired from CSMAR and RESSET databases and annual reports of those companies. Grouping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strategic group research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companies were clustered into four strategic groups aided by SAS software with Ward method, and then mobility barriers were identified.POLS and RE model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rivalries in the panel data regressions, where the protection of mobility barriers is the moderating variable. Results show that intra-group rivalry has a stronger adverse impact on firms outside mobility barriers than on firms inside mobility barriers, whereas inter-group rivalry has a stronger adverse impact on firms inside mobility barriers than on firms outside mobility barrier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ivalries within and between strategic group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firm performance.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firm studies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rategic group structure and mobility barriers, and the effects of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rivalries should be analyzed separately rather than jointly.

strategic groups; mobility barriers; intra-group rivalry; inter-group rivalry; firm performance

1003-207(2015)05-0125-09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5.05.016

2013-06-21;

2014-03-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003)

段霄(1982-),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F272;C93

A

猜你喜欢

壁垒群组组内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鱼与鱼缸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
破除部门间壁垒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