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为情深至此休
2015-06-12洪钧寿
●洪钧寿
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
此联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号完白山人)所撰,不仅对仗工整,且用草书书写出来。字如深海蛟龙,笔如千岁古藤,一个“鹤”字更是神采飞扬。可见邓石如对鹤寄托着无限深情。其中还有一段曲折凄美的故事,堪与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相媲比。
清嘉庆元年(1796年),邓石如(1743——1805)从家乡怀宁前往京口(今镇江市),访问老友袁延极。袁家养着一对仙鹤,“元裳缟衣,铁足朱顶”,邓石如一见倾心,爱怜不舍。正好袁将去京城就职,于是将仙鹤慷慨相赠,邓石如喜出望外,遂买舟载鹤回到老家。此时正好铁砚石山房落成,恰好孙儿也刚刚出生,正是鹤(贺)喜成双、三喜临门。使五十三岁的完白老人喜悦至极。
据史料记载:仙鹤在袁家蓄养已达三十年之久,而在袁家之前,仙鹤在常熟蒋家,次在吴兴(今湖州市)沈家,后归德清徐家,前后已达一百三十年之久。古语说“松鹤延年”此言不假。
再说一对仙鹤在怀宁铁砚山房好不悠哉,每翱翔蓝天之时,一声清鸣,响彻云霄,乡里邻人,扶老携幼,争相目睹。在铁砚山房生活了六年之后,即嘉庆六年冬季的一天,雌鹤在溪涧觅食时遭“野人之厄”不幸而亡;仅相隔半月,邓夫人沈氏去世,真是祸不单行,五十九岁的邓石如悲伤至极,那雄鹤也孤名不已,与他相依为命。后邓石如不忍看孤鹤那悲戚之状,于是将它送到三十里外的集贤关寺,寄养在僧舍中。临别时犹如与亲人话别,并每月往返三十里,亲自挑担送粮饲鹤不懈。可惜好景不长,安庆知府樊晋经过集贤关寺,见鹤神异,强携而去。完白山人此时正在江苏扬州大明寺小住,得此消息,即刻动身返回安庆,写了一篇《陈寄鹤书》,上书知府,向樊晋索鹤。书中将得鹤、雌鹤遭厄、雄鹤悲鸣情状、寄鹤等悲欣往事一一呈述,文辞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樊晋接书,无言以答,不日将鹤送往佛寺。至此,结局尤为满意。完白山人遂云游各地,以书会友,当他游览到杭州灵隐寺时,追念往事,写下了这副著名的草书对联。赠给另一位云游到灵隐寺的僧人见初和尚,以示对神鹤的深情。可惜的是,正当他在外云游期间,嘉庆十年四月,集贤关佛寺的竹院内发生了一场蛇鹤恶战,最终雄鹤不敌巨蛇,被捆而死。寺僧兰台和尚将鹤埋葬立塔,并书“鹤塚”隶书二字,刻碑立于院内。邓石如得知消息,如雷轰顶,从此卧病不起,六个月后随鹤而去,享年六十三岁。古有“人琴俱亡”之事,不竟还有“人鹤俱亡”的一段故事,流传至今。
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
邓如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