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两大因素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效率

2015-06-11刘新民段丽萍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效率

刘新民+段丽萍

【摘要】阅读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阅读理解在英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英语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阅读效率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阅读成绩提高不快。

【关键词】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 阅读效率

一、引言

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是很多学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阅读理解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著名语言学家Christine Nuttall认为,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形成语篇,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作者要把他头脑里的信息传达出去,让别人理解,首先必须把信息形诸于文字,即编码,作者亦被称为编码者。作者一旦完成了编码过程,信息就以语篇的形式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之外。阅读过程则是一个解码过程。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进人读者头脑,交际过程随之完成。但是,交际过程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交际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故障”,致使交际中断,信息无法传递。

二、阅读效率与训练

学生的阅读能力强与弱首先是受到词汇量的限制。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一般与阅读的速度、效度成正比关系。词汇量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就少,阅读速度就快,理解程度也更深。而我国现行的教材,虽增加了阅读量,但难度不够,词汇量仅在2000 以内。而日本的要求是5900 ;俄罗斯则要求掌握9000。我国学生阅读除词汇总量不足而受到制约以外,还有一词多义、熟词新义的问题。如:The patient worried us a lot .worry(使 … 担心)但容易误认为:那个病人为我们很担心。The children there are really tiresome .tiresome (令人生厌)但容易误认为:那儿的孩子们真是疲倦了。产生误解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这些英语单词的确切内涵。又如:The young soldier stood there still .误认为:那个年青的士兵仍然站在那里。这是学生没有注意英语中一词多义,而使这些看起来面熟但弄不懂确切含义的短语给理解带来的误差,成了阅读理解的障碍。

目前,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已特别强化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新编教材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融于情景教学之中。在课堂上,英语文化气氛浓,学生们大有置身于异国校园与外国朋友们谈笑、交往的感受。但这毕竟不是处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们从呱呱落地时起,一直接触的就是本族语;步入校门后,天天念的、读的、写的也全是本族语;中学阶段,大部分学校无能力为学生创造最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没有条件让学生常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情感。因此,很多学生虽具有一定量的词汇,语法规则也能倒背如流,但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即使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没有一点语法障碍,把每个句子分开来看,也句句都能看懂,但是对文章的整体大意不能百分之百地理解,只要做选择题就出错。大学阶段,尽可能引导学生常听地道的英语磁带、学唱英语歌、鼓励学生大胆与外教或外宾会话、零距离地学英语,但毕竟受时间和条件的严重制约。

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涉及类似内容的文章时往往就会误解句意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般来说,英美人谈吐坦率,个性突出,幽默感强,而中国人则讲话含蓄,克己善忍,文笔拘谨。

三、语言因素

读者读一篇文章,必须弄清三层意义:词语意义、结构或语法意义以及社会文化意义。了解词语、结构或语法意义是深人理解原文的先决条件。倘若读者把misshapen 解作happen wrongly,将complainants 看成complaints,或不明白possibly 、almost 、to some extent 、mainly 的区别,不懂得however,what ' s more,even if,so 等连词所提供的信息,或将either … or … 误解为neither … nor …,那他一定会不理解或误解文章意义。因此,好的读者首先必须具备相当水平的语言基本功,必须拥有扎扎实实的语言基础及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

四、非语言因素

1.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时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应该是脑力活动极为活跃、思维极其敏捷,除眼球转动和手翻书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参与阅读。

2.阅读心理素质。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是一个成功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不少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就对文章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这是信心不足的表现,特别是在遇到生词,理解出现困难时,他们的畏惧心理就会随之增加,毫无疑问,这将直接影响后面的阅读,影响阅读部分的成绩。

3.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篇文章是否能读懂,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词汇量有多少,还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当了解古今中外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才能正确地去理解文章,从而达到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英语既不是单纯的知识课,也不是专项技能课,它是一门与语言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和思维逻辑学都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提高这学科的总体水平,有很多方法和技巧,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在阅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践,日积月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做到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猜你喜欢

阅读效率
提高初中生阅读效率的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