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2015-06-11魏小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言语语境

魏小娜

【评议文章】刘仁增《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温儒敏《语文课要“聚焦语用”——在济南明湖中学的讲话》,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3A期;王元华《语文教学中语用的核心和层次》,原载《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王敏《“语用热”:从虚浮走向理性建构》,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3年第11C期。

【内容提要】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强调,掀起了“语用”的研究和实践热潮。这些研究初步形成了对“语用”内涵的论述和辨析,澄清了“语用学”与“语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梳理出了语用的基本层次和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并清醒认识到目前语用教学实践的误区。

近年来,“语用”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新兴的核心词汇。针对这一新兴的语文教育理念,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语用”的基本内涵、实践经验及常见误区都有了一定的思考,为有效开展“语用”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 关于“语用”的基本内涵

1.“语用”的基本内涵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等,但核心和基本目标是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实践中所看到的语用以及一线教师研究的语用,其大概内容基本上包括在高考语文中的“现代文语言运用”考查内容中,主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默写、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之外的部分,具体包括句子衔接(包括特定情境下上下文的应答)、句子改写、句子仿写、语病判断与修改、语段关键信息提取、特定要求的语意归纳概括、语句内容分析鉴赏、特定要求的短文写作。

2.“语用”与“语用学”的区别与联系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所指的“语用”,与“语用学”的“语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用学与语形学和语义学相对。利奇指出了语用学的判断标准:考虑到说话人和听话人,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图或听话人的解释,考虑到语境,考虑到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语言而实施的那种行为或行动,就是语用学的范畴。由此可见,语用学的语用,其意义与语文教学实践和高考中的语用有差别,外延要小得多,内涵集中得多。

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都重视具体语境中语言的具体运用,重视探究各个层次、各种结构中的语言运用效果及产生这种效果的语言形式。也即,无论“语言文字运用”还是语用学的“语用”,其核心要求和本质特征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人对语言文字的主体性地使用和交流”。正因为此,专业的语用学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小学“语用”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 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为有效实施语用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

1.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的基本层次

“语用”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理念提出,要想在实践中切实落实,必须要求清晰的教学内容为支架。

以语言形式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依葫芦画瓢似的“用词造句”与单复句“仿写”,口头、笔头都行。 其次,是用一个主题词、几个词或几个小句子,写或说几十个字、两三百字的情境内涵丰富的小段落、小文章,或者理解文章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某一主题等,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或写出来。最后,是写大作文或演讲。

以内容的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用对,即用对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或者是表达出来的对文章中的某处内容理解基本正确。这种情况下,词语、句子或语言结构形式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语境中得到了运用,语言使用者是动了脑筋的,是与相应的生活体验发生关联的,但程度比较浅,语用的主体性特征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其次是切己深刻体验,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境中,给他人印象也很深刻,或者是对文章具体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表达。再次是用奇,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新奇的语境中,给人超凡脱俗之感,或者对文章内容有独到的理解与表达。 最后是现身说法,即结合现场情境和文章具体语境,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贴切地运用到现场情境中去,尤其是师生当下的活动、表情中去。这种语用,调动了当下的情境语境,让大家全身心参与,也容易引起共鸣,拥有其他语用实践难以匹敌的优势,包括强烈的现场感、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全方位的主体感受等。

2.“语用”教学的基本构架和教学范式

基于“语用”的教学设计和传统语文教学设计之间,肯定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刘仁增提出了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对一线的语用教学设计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其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是指“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创造”。即发现:生发语意,聚焦形式;领悟:揣摩语言,敏化语感;模仿:情境迁移,习得方法;类推:复现类比,把握规律;创造:内化语言,自主读写。

其语用课堂的“教学范式”包括:指向语言习得的理解式运用;指向语言形式的迁移式运用;指向言语转换的创生式运用;指向读写策略的学用型运用;指向读写知识的积累型运用。

三、“语用”教学实践的困惑和误区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美其名曰“语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也暴露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窄化“语用”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常见的是造句、说话、写作,潜意识下是把阅读理解排除在语用之外的。以为在一篇文章中抓出“习作训练点”抓到了“语言运用”,让学生“为写而读”,把阅读教学变成写作教学的行为。

针对这种现象,目前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一问题,认为这是“语用”教学中应该批判和澄清的一种错误认识。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全语用”的概念,既包括输入性言语(如听、读)的学习,也包括输出性言语(如说、写)的学习;既包括审美性言语的学习,也包括实用性言语的学习;既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也重视语言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在“全语用”教学中,“言”和“意”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读”和“写”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 “语感”和“语理”是完整地契合在一起的,“语言实践”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新课标提“语用”就是为了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不能认定写作是语文的终极目标,而应理性地掌握阅读和表达的尺度。

2.仅满足于“语文知识积累”

因为强调“语用”,目前语文课上老师们会关注语言形式和语文现象,探寻作者的言语奥秘,却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仅仅止于语言概念(比如发现排比的句式,先概括后具体,动静结合等睿智的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忽视其表达效果的体味、表达内容的借鉴。

但是纯知识的语言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了、记住了一些写法名称外,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无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在“知道”与“会用”之间,必须架设一座连接的桥梁,那就是言语实践。有了言语实践,当学生面对那些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复杂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时,就能沉入语言情境,触摸到语言温度,感受到语言形象,获得语言经验,把握语言规律,掌握语用技能,从而为规范、熟练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的“学”始终处于中心的位置,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感,引领学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变“我”在语言的泥淖中挣扎为“我”在言语的海洋中自主遨游。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懂得语言”“谈论语言”,更要“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

3.阅读课上“语用”与“人文”结合不自然

目前,在不少阅读课上,对课文主题包括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属于文化修养(人文性)的讲授与讨论,不是从语言文字运用这里很自然地引出,或者两者结合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糙,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比如所谓的“精读”,究竟“精”在哪里?大多老师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方面下功夫,这当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没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很难把“人文”的理解与“语用”的实践结合起来。

[作者通联:西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言语语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语言文字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