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宝石花台造像
2015-06-11杜维荣
杜维荣
寺庙宫观,因供奉神佛,深受广大民众敬信,故虽经历朝代更迭,留存古物较多。又因宗教信仰活动而进行的瘗埋供养特色,更为后代保存大量重要文物。常熟博物馆所藏的宋代文物——石雕宝石花台造像,即是其中之一。
宝石花台造像(图1),半圆雕摆件,残高30、宽41、厚10厘米,青色石灰岩材质。1963年在常熟市崇教兴福寺塔(即常熟方塔)塔基出土。
本藏品整体扁平呈片状,主体雕刻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长方形覆莲纹基座,底部前面刻出四枚花足,后背面则呈平板状,花足之上为素面方台,台上端略收,除后背无纹饰外,其余三方均以阳雕阴刻覆莲花瓣,共计一十五枚,其纹样结构与底部花足基本统一。藏品上半部分呈椭圆形,左右宽,上下窄,中央以半圆雕刻一童子像,面部饱满圆润,神态安详,顶额光滑无饰,耳际及脑后可见长发卷曲垂肩,项饰璎珞,右肩及胸前披有斜帛,身体肥满,肩上缯带左右飘拂,腰束下裙,站立于池水之中。可惜该造像双臂残损,故难窥其全貌,除面部特征已经深度汉化外,从其发型、项饰、衣着形式上,无不透露出这是一个充满印度特征的人物造像。人物造像周围簇拥着浮雕莲叶、莲花,花丛自池水中涌出,蔓缠枝连,错综交络,然层次分明,繁简有度。花叶厚硕,极富有质感,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代雕刻的雍容华贵风范。莲花丛四周,以阴线刻出池水波纹。外侧以宝石山作围边,运刀峻朗爽利。池水与宝石山接界处深刻,表面平滑过渡,以增强图案的立体感。此宝石花台的造型结构,源于大乘佛教典籍《佛说阿弥陀经》,经云:“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正是这段描写极乐世界庄严瑰丽的经文,给予工匠极其重要的创作灵感和指导思想,从而设计、琢制出如此精美的石质摆件。藏品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令观者恍然若见童子身佩璎珞,从池中踊跃而起,彩帛飘扬,池水荡漾,莲叶翻动,荷花摇影,祥光涌动,气象非凡。
宝石花台背面有铭文三通(图2),铭文一为北宋端拱元年(988)所镌,文曰:“□州永光禅院僧庆仁,奉为十方信施镌制宝石花台,擎安弥陀变相镜,永充供养。时大宋端拱元年戊子岁五月五日题记。匠人司马恩。”
铭文二为南宋咸淳壬申年(1272)所镌,文曰:“除前,咸淳壬申再造宝塔。”
铭文三为清光绪甲辰年(1904)所镌,文曰:“大清光绪甲辰秋,邑人前荆宜施道俞钟颖、前知铜梁县事杨崇光,督工重建上四级,余一律修整,掘得此石,附志于下。乙巳年五月,敬藏原處。”
从铭文一可知,此石雕件是由一位名叫“庆仁”的僧人发起,在北宋端拱元年匠人司马恩负责雕凿,名称为“宝石花台”,其用途是安放“弥陀变相宝镜”。由于藏品上部有残缺,且出土时并未发现所谓的“弥陀变相宝镜”实物,故而欲窥知本藏品的原貌特征、具体功能,以及所涉及到有关方塔的具体建造年代等情况,在此将作一些粗略的探索。
首先就“弥陀变相宝镜”做一简单探讨。《新编佛学词典》对“变相”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变相,是唐以来佛教界流行的一种美术宣教形式,根据佛经故事,绘为图画,称为经变相。”一般绘制在石窟、寺院的墙壁上或纸帛上,多用几幅连续的画面表现故事的情节,是广泛传播教义的佛教通俗艺术。以敦煌莫高窟为例,石窟墙壁上所绘壁画,很多就是“经变相”,主要以释迦如来本生故事为多,称为“本生经变相”;同时也有依《药师经》内容所演绎的壁画,名为“药师经变相”;依《无量寿经》内容所演绎的壁画,则名为“无量寿经变相”,而“无量寿经变相”的主尊是阿弥陀佛,所衍情景是极乐国土,故也称为“弥陀变相”或“极乐世界变相”。铭文一所提及的 “弥陀变相宝镜”,就是将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的庄严情景制成陶范,浇铸在铜镜背面。陕西省西安博物馆中,曾展出过此类藏品(图3)。这种铜镜于日常生活中已不再用于梳妆照影,而是被佛教信徒用作供养的器物。一般生活中,人们用木材制作支架摆放铜镜,便于移动。而佛教信徒出于对“弥陀变相宝镜”这一器物的崇敬,为了更合适、长久地摆放供奉,故而就采用青石精密雕刻成宝石花台,用于“擎安弥陀变相镜,永充供养”事。
由于藏品上端残损,此宝石花台造像是如何“擎安弥陀变相镜”的呢?“擎”是指怀满敬意地向上托举。虽然藏品中童子的双臂已残破,但根据童子的肩部特征和上臂遗留的趋势,或许不难想象出,此童子站在莲花池中,舒展双臂,高高地托起宝镜的姿势(图4)。
本藏品是在1963年,崇教兴福寺塔大修过程中,施工人员从宝塔底层的万年台地下掘得。因其背面铭文内容与宝塔修建年代有关,故而在此略作分析。
1989年李炎錩先生在《巍巍宝塔屹古城》一文中说:“端拱元年为公元988年,这样,宝塔始建的年代,就比《重修琴川志》中的记载提前了143年。”其实,镌于北宋端拱元年(988)的铭文,其内容仅交代制作宝石花台,擎安弥陀变相宝镜之经过。至于说“永充供养”一事,其实是指用宝石花台作为宝镜的供养器具,并未提及修建宝塔之事。因此,将制作宝石花台的端拱元年,作为崇教兴福寺塔修建的最初年代,并没有充分的史料依据。
《新编常昭合志》载“崇教兴福方塔寺,亦称东塔寺。在县治东北二百步。宋建炎四年建。时有僧文用谓邑客山高,主位低,请立浮图以镇之。知县李闿之然其说,遂令建塔。功未半而僧卒。”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崇教兴福寺塔的始建年代,应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新编常昭合志》又载“咸淳间,有渊塔主者,悉撤其构,更建今塔,其高九级。”此记录与宝石花台背面宋咸淳壬申年(1272)铭文内容相吻合。
另据清光绪甲辰年(1904)可知,石雕宝石花台是被瘗埋在宝塔底层土中(一般宝塔均设有地宫,用来放置舍利或供养物品),在光绪甲辰年维修宝塔时被掘出,次年修缮完毕后,于宝石花台背面下部再次镌刻铭文以记录当时情况,然后重新瘗埋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