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4人一天割稻7亩2分
2015-06-11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李源潮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较早地在江苏将其化为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四优先”政策。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此前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李源潮铁腕治吏,引发民众的强烈关注。
李源潮多次对选人、用人、治吏等做出的经典论述,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称其“够狠、够劲道”。2010年,针对干部管理问题,李源潮说,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严查买官賣官行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13年“两会”期间,谈到对权力的监督,李源潮说:“习总书记最近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笼子有哪些?第一个是民主的笼子,你的决策是不是经过程序?第二个是法治的笼子,要依法行政。第三个是监督的笼子,不让权力跑出我们人民民主国家的赋权。”
知青岁月:割稻挖河挑泥
1968年,李源潮响应国家号召,到江苏大丰县境内的海丰农场(最早是上海农场的一个分场),成为上海农场第一批5000多名“老知青”中的一员,待在仿部队建制的海丰农场庆丰二队。他那时还用着“李援朝”这个名字。
和他一起的知青梁铁旦回忆说:“我们4人一天割稻7亩2分,那时秋收很紧张,农活很艰巨,但大家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很高兴。”
多年后,李源潮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劳动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劳动让我们结识了百姓,建立起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读懂有字的书,更要读懂无字的书。”经历过贫困农村磨砺的李源潮,热情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拜人民为师。20万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有知识、有文化的新鲜血液,也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了人才。
生活中温文尔雅,酷爱读书
1974年,李源潮在上海市南昌中学任教师,197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1983年成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2年底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开始了主政一方的历练。
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李源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大丰“探亲”。他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挖河挑泥时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边,有时夜里会突然涨潮,海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全湿了,人要赶紧往堤上跑。兴致很高的他还让儿子当了一回“挑河工”。
日常工作生活中温文尔雅,待人接物谦和,富有亲和力,但如果遇到违法乱纪的事,他的铁腕特色会毫不含糊地显露出来。
李源潮酷爱读书,在火车上,他把解数学难题作为一种休息的方式。他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理学硕士、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他还是中国第一批派往哈佛大学学习的省部级干部。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李源潮当选国家副主席。
李源潮的夫人高建进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系首任系主任。夫妻俩同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校友,育有一子。
(摘自《都市快报》2013年3月15日,新华社201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