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协商英雄谱 群英公举毛泽东

2015-06-11

党史天地 2015年25期
关键词:国歌

搬新居高朋满座说恩怨书屋菊香

周恩来可谓日理万机,且和诸葛亮般事必躬亲:大到前线战事、开国筹备、国际交往;小到百姓油盐酱醋茶的供应,事事在心,对于毛泽东的起居生活,更是心中记挂。

现在,西南地区之外的中国大地牢牢控制在解放军手里,北平的社会秩序也日趋安定。解放军自然是社会治安的主体,由爱国市民组织起来的治安联防队员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是天罗地网的只只“网眼”,令暗藏的阶级敌人不敢轻易出动。

毛泽东该进城了。

太液池恢复了它的清洁和美丽,是已经入住中南海的领导干部和家属们游船、散步的好去处。毛泽东和周恩来偶有机会也在湖边散步小憩。

望着绿柳婆娑、湖水荡漾的“海景”,毛泽东停住了脚步,不无感慨:“嗯,真是一个都市里的田园风光,很美。”

周恩来不失时机地进言:“是啊,这里是最合适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办公的地方了,居住也方便。主席,朱总司令和少奇同志已经入住丰泽园的北院,我已经搬到西花厅,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是为主席一家准备的,院落相对独立,又有一扇旁门可以开闭,到勤政殿开会时不必外出绕道,军委临时设在东厢,其他屋子已经修缮完毕,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和汪东兴同志的意见也是希望主席搬过来住,无论从工作或生活和安全考虑,都到时候了。”

“是啊!住在香山,大家都辛苦,也浪费时间。”最近,毛泽东的耳边时时都有要他搬家的声音。也难怪,诸多问题摆在眼前:除了周恩来刚才讲的,比如李讷的上学问题,突如其来的大事的决策问题……都是几十公里之外的双清别墅难以克服的问题。

毛泽东略加思索,说:“好吧!看来进京赶考第一份答卷合格了,那就进京接着考吧!”周恩来笑了,说:“明天就搬,请主席到菊香书屋看看,怎样布置好些。”

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各处走一遭。

漆画的回廊在菊香书屋内院串起所有屋子,既挡风遮雨又可歇息乘凉。作为即将上任的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元首居所,这套院子的确不算大。南屋和东西厢房是韵味一致也几乎结构相同的屋子,除门窗的雕琢顺应皇家风格外,与普通住宅没太大区别。

明亮的窗子下放一张宽大的简易木板硬床,挨窗的那从头到尾60公分宽的地方摆满两排约15公分厚的书籍,那是复原双清别墅毛泽东卧床的样子,当然,那床也是从双清别墅搬来。开始为毛泽东准备的是软软的沙发床,被毛泽东坚持换走。屋内除了面对睡床的摆成环形的沙发外,其余空间几乎全被高大的书架占据。

在客人眼里,这里更像是一位学者的工作室。

毛泽东乔迁之喜,是江青按照她的家乡搬家要“暖房”的习俗操办的两桌酒席。除自家人外,还请了周恩來、邓颖超夫妇,朱德、康克清夫妇,刘少奇、王光美夫妇及康生、杨尚昆、郭沫若、程潜、徐特立、柳亚子、李济深等人。毛岸英和刘思齐忙着帮厨,李敏、李讷端菜上盘,江青以女主人的身份照应客人,菊香书屋充满了欢笑声。

应该说,这不仅仅是毛家一家的乔迁之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乔迁之喜。毛泽东入住中南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由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标志着由农村包围城市到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政治飞跃。

由于是家宴,也是毛泽东进城后的第一次家宴,主客都放松,心情畅快,大家无拘无束,话就随便一些。

“来啊,”毛泽东端起酒杯,“大家随便喝么。”

五大书记中只有周恩来好酒量。在座的柳亚子和程潜善酒,也难以和海量的周恩来相比。虽然有酒量,但不是礼节需要,周恩来是不会敞开量喝的。

“我代主席敬大家一杯,”周恩来端起酒杯依次和每个人碰杯,“请大家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献计献策,为了祖国的未来,干杯!”

“干杯!”

大家纷纷响应。

家宴结束,毛泽东特请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到菊香书屋一叙。毛泽东亲自到丰泽园的大门处恭候,大家进入客厅依次落座。

毛泽东说:“革命胜利了,我们共享胜利果实,共同管理新中国。3位先生和各党派领袖们接触多些,我们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要求。”

郭沫若道:“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从红军到人民解放军,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新的人民政权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几天前的茶话会上,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组建人民政府不持异议。”

毛泽东听了摆摆手,说:“不是中国共产党一党组建人民政府,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多党及民主人士代表参加的人民政府。请各党派代表来协商建国大计,包括选举一定比例的党外人士进新的政府工作,也包括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和官员。比如程潜、傅作义、陈明仁等。”

何香凝颇感意外。

毛泽东解释道:“我们是有言在先的,只要为人民立新功,过去的不予追究,共产党是说话算数的。纵观历史,化敌为友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关张赵马黄,五虎将中多是化敌为友的,为刘备得蜀立下汗马功劳。事实上,解放战争之初,我们解放军100万人,蒋介石800万大军。到今天,人民解放军达到400万人,国民党只剩100余万人,而解放军新增的200多万人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解放过来的国民党兵。他们经过教育改造,成为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而原国民党军中将领的起义,对局部战争贡献极大,以至影响了整个战场的形势,减少流血,减少战争破坏,做了有益于民族的事,我们不会忘记的。”

宋庆龄为毛泽东的坦诚和革命情怀所感动,对毛泽东道:“共产党肝胆相照,各党派同志一定会拥护新的国家政权,请主席放心。”毛泽东听了十分欣慰:宋庆龄是民革乃至其他党派崇敬、信赖的领袖人物,她的密切合作,必将对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明宗义酝酿乃金曲立大旗筛选是五星

1949年9月21日,期待已久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此前已经召集召开过多少次的会议,或听取意见,或专题讨论,或联欢茶话会,都没有今天如此盛会。除坚守在西南前线和大西北的一些将领之外,其他党政军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到会,各党派代表、民主人士代表也都到来,一些避难于香港的爱国名流也辗转到来。到会代表共662人,涵盖了党政军工农商学各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由于此前各个专题委员会都完成了国徽之外的准备工作,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3个奠基性的历史性文件,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进行协商、表决。会议一开始,就热烈而高潮不断:从古至今,朝朝代代,哪里有过如此平等、民主、自由的政治空气啊!

毛泽东是662个明星中的明星,或者说是一颗红彤彤的太阳。当他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会场上掌声便响起来。毛泽东致完开幕词,大会执行主席周恩来向代表们报告各专门委员会的提案情况:

各位代表,先生们!我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对重要提案进行报告说明。首先是国都。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史中,改朝换代导致国都变迁,给中国版图上留下了如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和几代王朝荣衰的洛阳、七朝古都的南京,还有开封、北平等市,都曾经作为国都辉煌多少年。为此,专案委员会和社会上众多学者乃至领导同志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西安和南京作为历代废都,都不宜作为新中国的首都。现在的洛阳和开封规模较小,也不适于作为新中国的国都。还有的代表建议武汉、上海、承德、哈尔滨为国都,也得不到大多数专家的支持。最后,多数意见统一到北平的方案上来。

选择北平,是考虑到它的政治渊源和战略地位。元、明、清三代,对北京进行了几百年的建设维护,保留了皇城的基本容貌,和平解放北平,使这座城市没有遭到破坏。另外,北平地处重工业基地的东三省和中原之间,背山面海,连接东西南北中,最为适宜。因此,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

再就是国旗和国歌,国内外艺术家、爱国人士寄来了几千件设计方案。

先说国旗,曾联松先生设计的方案五星红旗为专门委员会所认同,也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推荐。一颗大星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他的四颗星围在大星周围,代表的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国歌的争论比较激烈。备选的歌中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呼声较高。

纪年,则倾向于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公元纪年,便于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

以上各方案及各筛选的其他方案一并发给各位代表酝酿讨论,并登报向全国人民公布,以听取更广泛的意见。会议期间,主席还将亲自主持座谈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共同决定,通过国都、国旗、国歌和采用纪年的决议方案。

代表们以同样热烈的掌声向周恩来致意。当周恩来宣布休会的时候,会场里的代表们不肯马上离去,一个个抱着国旗方案,挤上前和主席台上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宋庆龄、张澜、郭沫若等人握手、致意。

9月25日晚,毛泽东邀请大家在丰泽园就各个方案座谈。关于纪年,代表们一致赞成采用国际上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元纪年,毛泽东没有多做诠释。关于定都北平,毛泽东道:“恩来同志已经讲过定都北平的理由,我是同意的。看来,多数代表也是这个意见。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恢复它原来的名字,叫北京。”至此,定都北平并恢复原名北京,就确定下来了。

毛泽东记得,在早些时候代表们讨论国号时,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到“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上来,黄炎培老先生力排众议,说:“我坚决反对沿用‘民国,是因为蒋介石反动派糟蹋了民国,亵渎了民国的含义,既然是新中国,就要体现一个新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称呼也须斟酌:焉有人民共和国不民主者乎?因此,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矣!”

黄炎培此言一出,令毛泽东大为赞赏,代表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

接着,是国旗的讨论。毛泽东道:“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这样,在筛选出的近300个设计图案中,五星红旗图案脱颖而出,获得通过。

选定国歌的争议最大。大会共收到国内外几千件专供筛选的作品,专门委员会经过几十次的讨论比较,难有一首获得多数支持。对于新中国,大家寄予的希望由此可见一斑。近乎全才的毛泽东虽然对音乐不研究,但他对国歌的要求使大家清晰了选择国歌方向:

“国歌,要能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和文化,要振奋人民向上,而且要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陈叔通发言:“既然从征集之作品中没有合乎条件者,也可以考虑以往的传唱歌曲嘛!”

这个说法马上引起代表们的热议。著名画家徐悲鸿说:“《义勇军进行曲》可以作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作家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谱曲。

“这支曲子非常雄壮,歌唱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徐悲鴻解释说,“每当我想起它,就会使我热血沸腾。”

大家同意徐悲鸿的说法。有人指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过时了?这句话改一改是否更好?

毛泽东谈出自己的看法,说:“过去呢,我们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现在,帝国主义还在包围着我们,反动派仍然不甘心失败,我们仍然没有脱离最危险的时候。保留原歌词还是有它的好处,时时提醒、激励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如果改动了歌词,就没有那个感情了。”周恩来也有自己看法。

代表们还是议论纷纷,但又别无良策。还是毛泽东高屋建瓴,说:“既然《义勇军进行曲》是目前最为可选的歌子,是否作为代国歌先用?我们在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不能没有国歌么!”

“这是个好主意!”

有人觉得“代”字总不那么舒服。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代”就是几十年,而没有人考虑拿什么曲子替下它。雄壮的旋律在每一次奏响的时候,就会令人振奋不已。而历史的演绎也证实了毛泽东的话:我们还是天天受到威胁的!于是,代国歌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并在1982年12月4日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决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博学多才的马叙伦是第六组也即负责国旗、国歌、国徽和纪年诸项工作的组长,国旗、国歌、纪年都确定下来,还有国徽难以获得通过,便提出疑问:“国徽怎么办?”

和其他几项相比,国徽征集到的图案要少,仅114幅,而且只有4幅候选。此前的小组讨论会上,大家已经争论了多次而统一不下来。毛泽东说:“原小组继续存在,再去设计。”

这样,开国大典必有的标志性要素,除国徽外都逐一确定了。

新中国必有一个新政府。新政府必有新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和诸多方家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将完成它伟大的使命———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从现在开始,5000年文明史的华夏古国将从此颠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这个架构,让人民当家做主人。也就是说,新的人民政府是体现人民意志、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权。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首脑的会议正在进行中。参加投票的政协代表总共527人,一票之外的526票投了赞成票,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国家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组成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向前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

毛泽东主席宣布,任命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同样获得全场代表的热烈掌声。政务院组成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

政务院政务委员:谭平山、谢觉哉、罗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远、章伯钧、李立三、马叙伦、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竑

秘书长:李维汉

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必武

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

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谭平山

内务部部长:谢觉哉

外交部部长:周恩来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

财政部部长:薄一波

贸易部部长:叶季壮

重工业部部长:陈云(兼)

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

纺织工业部部长:曾山

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

轻工业部部长:曾培炎(兼)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

邮电部部长:朱学范

交通部部长:章伯钧

农业部部长:李书城

水利部部长:傅作义

劳动部部长:李立三

文化部部长:沈雁冰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

卫生部部长:李德全

司法部部长:史良

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绍禹

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维汉

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香凝

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兼)

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

各委员会、部、院、署、行副职若干人,皆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名单发至代表手中,无不喜出望外,被中共宽大胸怀所感动,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主持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周恩来宣布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圆满结束。

万众欢呼广场沸腾独夫自闭阳明一叹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30万首都群众翘首仰望的天安门城楼,那里登上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领导者以及特邀贵宾们。礼炮二十八响,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上响起!装有扩音器的灯柱上响起毛泽东那高亢激昂的声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欢呼声骤然响起,像春雷,在祖国大地响彻开来!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金水桥前,长安街南侧,广场居中的旗杆上缓缓升起那面划时代的五星红旗;军乐队奏响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五星红旗响彻云霄。上百万只胳膊举起来,向五星紅旗敬礼———霎时间,整个广场沸腾了!人们手里挥动着鲜花和国旗,欢呼声此起彼伏: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宣布阅兵开始。参加国庆阅兵式的空军驾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参阅部队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炮兵、坦克部队、步兵、海军等方队,英雄们英姿勃发,举手向天安门城楼上的首长敬礼。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乘坐敞篷汽车检阅部队。

“同志们好!”

“首长好!”

主席和官兵互动,天地和人响应。天安门广场已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海洋,神仙也动容的欢乐世界!庄严与欢乐同步,雄壮和激情共生,只有人民庆祝自己的节日才会有这样的动人画面。

人民胜利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天安门城楼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总攻!

这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国家的名义开始剿匪。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罢了,毛泽东提前兑现了他的诺言:共产党和国民党、毛泽东和蒋介石角色互换,完成了民主代替独裁的进程。

天安门广场上的欢呼声传遍五洲四海,也震惊了台湾的蒋介石,令远在太平洋西岸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心神不安。

蒋介石没有勇气收听收音机里广播的北京庆典,只是听由蒋经国转来的消息。蒋经国向父亲检讨筹划炮击天安门计划失败责任,蒋介石叹一口气:“算啦!百万大军都守不住长江天险,又怎指望几个人炮轰天安门成功?”

“朱德命令解放军全线进攻还占领在云南、四川的国军。”蒋经国报告。

“什么?”蒋介石差点儿跳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一边在搞庆典,一边又在指挥全线进攻!蒋介石清楚以中共的军力和士气,那几个守在大陆边陲的败军之将还能言勇吗?

“发报给北平潜伏的同志,不要轻举妄动送死。另等机会吧!”说着,蒋介石向蒋经国摆摆手,“我要休息了。”

“是,父親。”蒋经国悻悻退出。

蒋介石没有进卧室休息,而是继续坐在沙发上痴痴发愣。

北京,欢乐还在继续。

开国大典上的中外记者忙个不停。当各路精英簇拥着毛泽东走上天安门城楼,就要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摄影记者不失时机地按下相机的快门儿。镜头中,毛泽东神情严肃而激越,在诸多熠熠生辉的政治明星中独领风骚,别具魅力。人的气质是其道德、阅历、修养、知识、个性的结晶,是别人无法克隆的个人资产。毛泽东的博大精深和坚定;周恩来的机警睿智与温雅;朱德的坚定执著和忠诚;刘少奇的沉着冷静且自信;任弼时的鞠躬尽瘁并执著;彭德怀的坦诚刚烈加无畏;宋庆龄的雍容华贵和淡定;郭沫若的风采独具真风流;柳亚子的清狂不羁而潇洒……无论是伟人或方家,都大同于爱国,小别于气质。

盛世背后,凝结着周恩来这位时刻关心着别人的政治巨星的心血。早在政治协商会议刚刚结束之时,周恩来顾不上休息,就在北京市市长叶剑英的陪同下来到天安门,检查开国大典的现场准备工作。他从上城楼的第一个台阶亲自试走,看看新铺的地毯有否不平的地方,检查城门楼休息室安排得是否妥当。当他发现有的电线裸露在地毯上面时马上纠正:“电线不能裸露在外面,要放在地毯下面,免得绊脚。”

是啊!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领导人不少已年过六旬,就连毛泽东主席也56岁之长,马虎不得。

“马上改过!”叶剑英命令负责天安门警卫的某部司令员———离开国大典的举行只有3个小时了!

当毛泽东走在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台阶上时,周恩来总是不离左右,注意着毛泽东的安全———这并不是他觉得比毛泽东年轻几岁的缘故,而是对毛泽东的爱护,更确切地说,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就很难知道共产党的命运如何。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和缜密睿智的周恩来迫使坚持独裁的蒋介石逃亡海岛,在踏上新的征程时依然必须休戚与共。两位政治家对此心照不宣且更加坚定。

正是:

因征战定位伯仲,为革命珠联璧合。

入夜,天安门城楼宫灯高挂,广场灯火辉煌。稍事休息的毛泽东匆匆吃过晚餐,就带上家人和首都人民群众共享胜利的喜悦。广场上搭起了临时舞台,首都的艺术家和解放军文艺战士们联袂演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文艺节目。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的爱国京剧名伶梅兰芳,以其代表剧目《贵妃醉酒》献礼新中国的狂欢之夜。梅兰芳先生从艺久矣,而今晚才是他演出的最大舞台:现场有数以万计的观众欣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步转播,他那圆润甜美的声音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今夜有酒焉能不醉?舞台上的贵妃醉在寂寞,而四万万同胞喜在狂欢!

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欢庆之夜的演出,舞蹈自然是节目之重。舞蹈家赛嫦娥表演的红绸舞《太阳升》以优美的舞蹈语言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和崇敬。画家徐悲鸿当场泼墨写生,把自己的作品赠予现场观众。

“主席,总理,到了开始放礼花的时间了。”8时左右,叶剑英报告。

毛泽东兴奋地说:“好!哑了蒋介石的一管炮,放开万千礼花来。”话声刚落,就见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礼花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绽开,时而如繁星四溅,时而似天女散花,时而像飞龙当空,时而像仙子狂舞……这时,天安门广场上的欢庆活动又达到一次高潮:龙舞、狮舞、踩高跷、打花棍儿、扭秧歌……人们难以尽兴!走到天安门城楼护栏望着广场上欢乐的海洋,毛泽东激动不已,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致意。广场上的群众看到城门楼上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庆胜利的节日,欢呼声雷鸣般响起来:

“毛主席万岁!万岁!”

“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毛泽东挥动大手向人民致意:“人民万岁!”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广场上,数万人手拿火把、灯笼,向天安门走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游动的火龙。五彩缤纷的礼花冲向天安门的夜空,照亮了广场。

晚上10点,开国大典落下帷幕。回到丰泽园的毛泽东久久没能入睡。他对身边的卫士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搬掉了三座大山,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啊。”

直到10月2日清晨,毫无睡意的毛泽东,提出要吃安眠药,两个小时之后,他才发出了鼾声。

此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缕晨曦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

(摘自《大英雄本色》采风楼主著,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素材地
国歌
国歌
当国歌在耳边响起
当国歌响起
每当我唱起国歌
国歌抒怀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礼赞国歌
当我们唱起“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