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2015-06-11雷剑平
雷剑平
摘 要: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创意的教学改革思路,是基于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提出来的,近年来在各地轰轰烈烈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教学运用,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大探索热点。主要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及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
关键词:指导;反思性学习;错误;反思习惯
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反思教学活动过程进而学习的一种模式,是对思维过程、思维结果再确认的检验活动。反思性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提高学生反思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点和内容的理解把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反思性学习在取得一定教学成果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学生无从下手等问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反思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尝试错误,激发反思
研究表明,错误更能激发学生的反思,使学生产生反思认知体验,特别是造成错误的原因越为隐蔽,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当充分利用“错误”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尝试错误,并从中获得反思的对象信息,从而弥补知识点的不足和反思思维的缺陷。另外,还要灵活地运用变式训练,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加强学生反思活动的体验。变式问题的解决需要做到知识点、数学公式等的灵活运用和迁移。在数学教学中,要得到由浅入深的反思认知规律,就应当巧妙创建多层次、多变化的问题情境,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反思变式训练的本质要素,反思问题与条件的内在联系及其知識点运用的规律等等。
二、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良好的反思习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能够使学生总结归纳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反思是再认识和再确认的过程,良好的反思习惯使学生能够将正在进行的认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不断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整。比如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良好的反思习惯就包括审题过程的反思和解题思路的反思。审题是为了弄清题意,是对问题条件和结论内在联系的思考过程。在审题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反思引导学习,学生就应当作如下自我反思:这道题我见过吗?类似的题目我有见过吗?这道题的条件、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有用的信息?而在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反思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对不对,还有没有其他更为简便的思路和方法?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不是能够运用到这类型的题目中?如果题目的条件改变了,结论和解决方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劝学》里荀子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几,则知名而行为过矣。”反思性学习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和再认识,对培养学生反思思维、反思能力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反思习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参考文献:
张骥.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0(1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