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5-06-11方宇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才招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方宇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薄弱,已逐渐成为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短板。目前,主要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战略规划缺乏;人力资源招聘缺乏科学性,人才引进困难;人员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素质老化;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健全人才招聘体系,内选外引并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员工素质;改善薪酬激励机制,增强企业魅力,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培训制度;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招聘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战略规划缺乏

现阶段,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许多民营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认识,致使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的行政性事务管理阶段,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片面地为企业单方利益服务,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的阶段。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多数民营企业只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长,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忽视人才的地位和利益,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十分淡薄,以至于企业出现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以后,才着手进行人才招聘或员工培训。

2.人力资源招聘缺乏科学性,人才引进困难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起点是招聘工作。做好招聘工作,为企业发展选好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项。然而,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却普遍缺乏科学性,致使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具体表现在:招聘程序不规范;招聘过程重学历轻能力,重言谈轻实绩;职位的关键胜任素质不清晰;难以从组织文化角度选人等。

3.人员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素质老化

培训作为提升员工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多数民营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投入了相应的资源,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第一,民营企业的培训缺乏科学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缺少对员工真正需求的深入研究;第二,多数民营企业的培训手段落后,形式单调;第三,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第四,成果转化环境的缺乏。总之,民营企业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导致员工知识技能老化,人力资源无法实现再增值。

4.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流失严重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员工的报酬一般为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比较好,但对于核心员工并不奏效。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过分依赖于工资、奖金、分红等激励方法,极少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如理想激励、成长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同时,受工作环境、工作趣味性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影响,人员的流失及控制始终存在较大的问题。企业由此陷入招聘—流失—再招聘的不良循环中,进而增大人力成本,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如前所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将这一思想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增强管理的人性化色彩,实现人力资源的软性管理,并真正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形成坚定的雇主品牌运营思维。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管理应摆脱原有的经验性与指令性,增加科学性与合理性,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构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战略地图,并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以及员工学习成长等四个角度评价其有效性。

2.健全人才招聘体系,内选外引并举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结合企业内部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和选拔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招聘策略,开拓新的招聘渠道,例如“微招聘”等。首先,从内部培养提拔人才,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潜能。其次,广开“才”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切实考察应聘者与公司文化的契合度,增强企业活力。再次,建设企业人才梯队,明确企业的成长阶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3.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员工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从企业自身实际以及行业特点出发,制定并实施系统的培训计划。深入研究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因人而异,因岗而异,采取相应的培训方式(轮岗学习、企业大学、沙盘模拟等),并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员工自我学习。对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企业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4.改善薪酬激励机制,增强企业魅力

企業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例如,弹性福利),培养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的激励双因素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与精神激励能在更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同时,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使员工做到敬业、爱业、乐业。

猜你喜欢

人才招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基于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评价研究
“大五人格”测验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企业在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