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能源矿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管控

2015-06-11童建平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风险管控

[摘要]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各中资能源矿产企业不断加大对境外项目的投资,也凸显出项目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本文从六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境外能源矿产投资项目风险的主要范围,介绍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并提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动态监控和提高风险管控意识来管控风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境外;风险;管控

一、投资决策风险评估范围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投资者因东道国政局结构与演变因素和政府控制与管理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又可细分为国际政治环境、区域政治环境和国家政治环境。上述三个层面的政治风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例如,曾经塔利班基地组织受到西方世界的合力打击,迫于国际形势,部分基地组织化整为零,流窜至北非诸多国家。受此影响,一些位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地质勘查、矿产开发项目受到严重影响。再如,苏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美国经济制裁影响,苏丹一度限制美元自由流出。

结合能源矿产项目的特性,一般资源都掌握在东道国政府,即使支付了大额的勘探补偿费或矿权费,但仍存在项目征收风险。同时,能源矿产项目建设投资额较大,回收期较长,因此,对任何一个新投项目,无论投资收益率多高,首先要充分评估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

(二)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某些法律障碍而无法完成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在投资决策前,一般通常做法是进行法律(包括税收)尽职调查。如果是与东道国政府合作初始开发项目,调查范围主要围绕资源所在国政府批准的合法性,税收政策情况以及对成立合资公司后,矿业协议/合同、章程的审查。若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参与的能源矿产项目,调查范围一般还要涉及目标企业的主体资格,资源所在国对并购事项的批准情况,目标企业的股权架构和股东出资情况,目标企业的财产权利情况、重大合同及债权债务情况,目标企业是否涉及法律诉讼,以及涉及诉讼的结果预期,同时还要对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目前运营情况和人员结构进行审查。结合能矿行业特点,其环评情况,也应纳入法律尽职调查的范畴。

(三)资源风险

资源风险主要指资源开发项目,如金属与非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可采储量、开拓工程量及采选方式等与原预测结果发生较大偏离,导致项目开采成本增高,产量降低或者开采期缩短的可能性。

尤其针对通过矿权获取方式的新项目,需要对被投资项目资源储量实地考察,并组织专家对水冶工艺进行论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中,要对资源储量和工艺流程进行充分论证。虽然与资源所在国合资合作开发,可适当降低部分风险,但由于近年中资企业所能涉及的均为非洲等不发达国家,超过一半的资金投入来自中方,因此若资源储量、品位或工艺流程与原预测出现重大差异,往往是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四)市场风险

任何能矿资源开采,都需要在项目初始阶段确认其销售渠道或者获利方式,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联动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会直接、间接影响黄金、煤炭、钢铁等主要矿产资源国际现货、期货价格。因此,在投资前期能有效确定资源产品的销售渠道或长期定价模式,是投资项目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2011年3月发生的福岛事故负面影响下,国际铀价大幅降低。澳大利亚帕拉丁公司位于纳米比亚的LH项目,由于其所签署的长期销售合同价格模式为长期供货价或长期与现货平均价,因此即使国际现货价格持续低迷,项目也维持了正常的生产运营。

(五)资金风险

1.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筹资活动中由于筹资的规划而引起的收益变动的风险。由于境外投资项目,资源所在国公司法要求不一,很多国家没有强制要求项目资本金比例。因此一般境外项目,投资者在提供较低资本金外,其余资金均采用项目融资或股东借款。

在项目评价初期,需要明确融资的整体规模、融资期限、价格可接受程度、融资条件等主要因素。对于融资规模,通常出考虑项目初始基建概算或股权并购价格外,还需要考虑投资初期还款利息以及投资并购过程中发生的中介费用。对于融资期限,还要考虑宽限期的影响。针对融资条件所涉及的担保质押,也需要提前考虑可接受程度,以及融资条件落实所需时间是否对投资时点产生影响。

2.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针对境外投资项目,汇率风险主要来源于投资币种与项目可回收现金币种差异对投资收益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初始筹资使用币种与项目投资币种一致,可规避还款环节的汇率风险。但对于实际投资收益汇回境内折算人民币,一般通过银行汇率掉期等措施规避。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也会产生一定成本,需要在项目投资前期一并考虑。

(六)劳务用工风险

由于境外能矿开发项目归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工程基建到实现生产运营,涉及大量人力投入。一般情况下,资源所在国与投资方所签署的矿业协议中,会对使用本土员工有所规定和要求。针对西方发达国家,人员成本较高,即使是非洲等不发达地区,受西方殖民地文化影响,当地工会较为强势,偶发的罢工以及较低的劳动效率也会对项目效益产生影响。

二、投资项目风险管控措施

1.通過政治保险降低风险损失。政治保险,主要承保投资者因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①战争、类似战争行为、叛乱、罢工及暴动。②政府当局征用或没收。③政府有关部门汇兑限制,使投资者不能按规定把可以汇出的外汇汇出。该保险通常与工程保险或财产保险一起投保,保险金额的最高限额为投资金额的90%。虽然购买政治保险会增加部分项目投入,但对于地处不发达地区或政治环境不稳定国家的能源矿产项目,政治保险可以有效规避政治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诸多中资“走出去”企业提供政治保险服务,通过提供政策性保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每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都会针对全球主要投资标的国家,发布信用风险评级。企业投资可以参考每年发布的风险评级,也可参考中国驻资源所在国使馆、经商处信息,综合评估政治风险。

2.提升内外部法律保障能力。尊重资源所在国的法律规章,是项目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條件。企业除需要配备内部法律人员外,建议聘请熟识当地法律的法律顾问,为项目保驾护航。对于重大的法律事项,例如当地环保要求、用工模式以及合同纠纷,还需要聘请当地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建议。虽然法律服务价格不菲,但保证了项目、企业的稳健发展。

3.维护和开拓市场渠道。为保证项目经济效益,从项目投资伊始,应指派专人对所开发资源产品的国际价格走势进行监控,在国内国外通过多维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长短期搭配方式,构建产品销售价格模型。通过成本管控,提升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尤其在国际价格低迷期,通过矿产资源产品全成本、经营成本、付现成本分析,寻找项目保障资金平衡的临界点。

4.合理安排购销周期,提高资金流动性。境外矿产品开发,涉及原材料国际采购和产品销售回款。一方面,需要提前测算原材料采购周期和合理库存,在提升存货周转率的同时,有效保证正常生产。由于矿山或水冶厂可能处于交通不便地区,基础配套设施薄弱,采购周期可能受突发例外事项影响,因此采购周期测算要充分根据项目所在国的实际情况,增加安全库存储备。另一方面,国际销售涉及经济启运量,通过国际票据结算和信用证,提升销售回款次数,提升项目资金的整体流动性。

5.通过劳务外包,降低用工风险。由于大部分能矿开发项目与政府间矿业协议中,会与资源所在国用工比例和待遇有所规定,因此如何降低当地用工风险,成为许多中资机构遇到的问题。目前惯常的做法是通过当地劳务派遣机构,聘用当地人员。在月度、季度绩效考核未达标时,可以通过劳务派遣机构更换人员或代为培训。虽然通过中介机构会增加部分运营成本,但能够有效规避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用工风险。

6.多渠道沟通,风险早知道。境外开发项目,需要建立多渠道信息沟通平台,包括与资源所在国的有关政府部门、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处、当地的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以及其他中资企业。同时,为保证本国人员的安全,也需要建立内部的定期沟通机制和渠道。

三、风险管控实施建议

(一)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考核配套

针对境外能矿资源投资项目风险管控,要在投资主体企业和项目主体、合资公司层面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及制度体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风险管控责任,例如资源勘查部门对项目的资源储量风险进行评估、生产运营部门对项目水冶工艺和后期运营风险负责、人力资源部门对用工风险进行分析、财务部门对资金风险进行防控、法律部门对法律、合同风险进行评估等等,同时职责任务纳入部门考核责任书,与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兑现。而被投资项目公司管理层,则通过年度经营成果,经项目董事会、股东会认可后,考核兑现。

(二)通过动态监控,提高风险量化水平

通过建立海外风险动态评估监控机制,推进风险量化管理。可以选取财务、运营等关键指标,建立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将重要风险,例如资源储量变化、工艺参数变化、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重要指标进行动态监控,使风险管理实现由“定性、静态”向“定量、动态”的转变。例如,2012年年初,中国石油启动了海外风险量化评估预警模型的研制和推广工作,在项目投资、招投标、工程建设、装备贸易、油品贸易等重要业务和关键环节,开展业务层面的风险量化分析模型的优化研究,逐步实现海外业务活动全过程的风险量化管理,为管理层决策和风险防范提供量化参考指标。

(三)通过人员培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

目前,人才队伍成为制约境外能矿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由于能矿业的行业特点,往往派驻人员都是与有色矿采选、水冶工艺或项目工程建设知识相关人员,但是境外项目开发特性,需要懂外语、了解市场、具有风险管控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海外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选拔,调配专业精、外语好、年富力强的骨干,派往项目建设前线,提高前线识别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海外风险管理培训,使员工系统了解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最新趋势,具备应对地缘政治、社会环境等风险的意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风险管理实务技能。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风险管控及案例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信评估中心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

童建平(1978.12),女,汉族,湖北随州,大学本科,职称:经济师,工作单位:中国国核海外铀业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海外投资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有效管控保函风险
结果控制向过程管控的转变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