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6-11吴金知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圆心角圆周角创造性

吴金知

创新能力是在新的情境中建立新的组合和系统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提出创新能力?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有些答案是肯定的,有些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各抒己见、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艰苦工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我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抛砖引玉,以期共同切磋。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感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把微笑带入课堂,让激励贯穿于教学,使竞争带动学习,在亲其师而言其道的氛围内,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学习过程尤其是自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他们会得到亲身的体验,建立第一手的感性材料,长期的积累就是经验,这种经验是创造的起点。其次,教学不但是传授已有知识,也是重温先人的创造过程。重视每一个新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科学家的动机,享受他人的创造乐趣,吸取崇高的思想成分,在学习经验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充分给予学生质疑、讨论、总结的机会,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合作,师生共建一个共同探求与发展的基础,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应,进而形成稳定的学生兴趣,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二、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從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只有对已有的知识充分理解,对所学内容重新组合与系统,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创造。没有疑惑的目光,没有探究的发问,没有释疑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充其量是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决不是创造性的学习,也决不能培养其能力。

三、精心设计,合理引导,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所以在讲解与圆有关的角时,适当拓展书中有关的角,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合理的想象,促使他们的求新欲望不断高涨。我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圆心角和圆周角的组成有什么不同?把圆周角的顶点位置移动,所得的角按照它与圆的位置关系你可以形象地给以什么样的名称?“圆内角”(含圆心角)、“圆上角”(含圆周角的弦切角)、“圆外角”他们能否像圆周角一样与其所对(夹)弧建立相应关系?根据从个别到一般的教学探索规律,以谁作为基础推导角与弧的对应关系?至此,建议优生课下做兴趣类探讨研究,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会大大扩大,锻炼他们按照自然科学规律创造科学新体系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圆心角圆周角创造性
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演示教具
各种各样的扇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运用圆周角定理求角的大小“五结合”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圆心角”度数:弧长计算的关键点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