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载货汽车前轴的有限元动态特性分析*
2015-06-11王科
王 科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28)
0 引言
汽车前轴不仅承载车身重量,而且会受到来自路面及发动机等产生的激振。如果激振频率与前轴的某阶固有频率相同,将会引起共振,影响前轴及装配零部件的寿命,也影响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因此在前轴设计阶段不能只考虑其强度和刚度等静态特性,也要将动态特性纳入前期设计体系,与整车同步开发,为整车提升NVH性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 理论简介
机械领域里,对n个自由度系统,其运动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F为系统的激振力向量,即 F={f1,f2,…,fn}T;X 为位移响应向量,即 X={x1,x2,…,xn}T;M、C、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均为n×n阶矩阵。
式(4)表征的是系统激振力与系统的位移响应之间的比值,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由于D(s)具有刚度特性,故称为系统的动刚度。在一定的激励力作用下,D(s)与系统的响应X(s)成反比,它具有阻止系统振动的性质,因此也称为系统的机械阻抗或位移阻抗,它是n×n阶矩阵。如果对机械阻抗D(s)求逆矩阵,即:
则H(s)称为机械导纳,也称为传递函数矩阵。
由于系统的响应还可以是速度或加速度,因此可扩展名称及表达式为:
对线性时不变系统,将式(3)中的s换成jω,可得出傅氏域中的机械阻抗矩阵和频响函数矩阵:
此时,系统的频域运动方程为:
由振动分析理论知道,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的任一点响应均可表示为各阶模态响应的线性组合。
2 有限元模型
2.1 网格划分
有限元建模时,网格类型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针对前轴的不规则外形,利用Hypermesh软件划分网格,网格类型为2阶四面体C3D10单元,大小设置为5 mm,共划分61 693个网格,112 114节点,如图1。
图1 有限元模型
2.2 材质属性
前轴材质为50#钢,密度为7.86 ×10-9t/mm3,弹性模量为2.07 ×105MPa,泊松比为 0.27。
2.3 边界条件及载荷
利用Radioss求解器提供的模态频率响应方法分析前轴的动态特性。自由状态下的频率响应分析不需要施加任何约束,因此不必定义约束。输入载荷施加在两板簧座表面节点上,具体操作是将两板簧座表面节点分别耦合到空间一点,如图2为左侧板簧座加载点,对称位置为右侧板簧座加载点,分别在这两点上施加X、Y、Z方向各1 N的集中力。
图2 板簧座加载点
2.4 分析步及输出
由于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阶模态,高阶模态很小,即使发生高阶振动,在自由状态下,高阶振动很快就衰减了。为消除刚体位移,设置在1~2 000 Hz内输出前12阶模态,临界阻尼比设为0.03。该前轴的板簧座动态特性反应了整体性能,因此在历程输出里设置输出左侧板簧座加载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 前轴动态特性分析
汽车前轴在行驶时受到的外部激振源主要有路面不平,车轮的动平衡、发动机运转等[1-2]。路面不平度所造成的车轮不平衡激振频率一般都在0.5~20 Hz。车轮不平衡引起的激振频率一般低于11 Hz。该车发动机主要参数为:四缸直列四冲程,最大扭矩:285 N·m/1 800 r/min,怠速:800 r/min,常用转速范围:800~2 300 r/min。发动机运转时,工作冲程燃烧爆发压力和活塞往复惯性力引起的简谐激振频率为[3]:
式中:n为发动机转速;z为发动机的缸数;τ为发动机的冲程数。得到发动机运转对应的激振频率为27~77 Hz。如果前轴的固有频率在这三个频率段内,就可能产生共振,影响整车性能。
3.1 模态计算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得到前轴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可知最低阶固有频率为155 Hz,远大于前文分析的激振频率。此处仅列出前6阶模态振型特征(放大50倍)如表1和图3。
表1 前轴前6阶模态
图3 前轴前6阶模态振型图
3.2 响应分析
如图4计算得到的板簧座加载点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响应。在一阶模态155 Hz时,纵向(x向)的位移响应最大。在此也说明了工字梁在纵向方向上抗弯强度最差。针对不同的工况,需要考查不同方向的动态响应。主要关注的是垂向(z向)动态响应,从图5垂向位移响应可知,在一阶模态155 Hz时,垂向位移响应很小,可忽略。影响最大的激振频率发生在431 Hz和728 Hz,汽车在正常使用时已很难遇到此段激振频率,因此垂向位移响应满足设计要求。
图4 加载点三方向的位移响应
图5 加载点垂向的位移响应
图6是图5垂向位移响应的绝对值数据,它表征了在板簧座上按1~2 000 Hz的频率施加1 N的垂向力,板簧座产生的振幅。如果对图6曲线上的值取倒数,则得到的曲线如图7为在不同频率上的动刚度,表达为板簧座表面在材质的弹性范围内产生1 mm的位移,在不同频率上需要施加的垂向力。
图6 加载点垂向的振幅
图7 加载点垂向的动刚度
在考虑频率范围外的动刚度可以忽略。针对不同整车参数和NVH性能,在设计阶段设定前轴乃至其他零部件的动刚度目标,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种途径。
4 总结
从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分析引入动态响应的基本含义,阐述了模态分析的目的及动态响应的加载方式。通过对输出响应曲线的处理,可直观得到不同频率上的振动幅值和动刚度值,为汽车前轴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1] 卢耀祖,周中坚.机械与汽车结构的有限元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 朱茂桃,何志刚,徐 凌.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5(3):3-15.
[3] 高云凯,邓有志.客车车身前围动刚度分析及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1):10-12.